榮譽是暫時的,金錢物質是身外的,唯有健康是自己的。

生活習慣的不正常,成為人類重大慢性疾病的幫兇

20世紀50年代,針對那些隨著年齡增長而難免患上的疾病,提出了有關成人病的概念,由於這一定義在使用過程中易被誤認為是每位中老年人都會得的疾病,因此在1996年日本厚生省衛生會議上將包括癌症、高血壓、動脈硬化、心臟病、腦中風、糖尿病等成人病正式改名為生活習慣病(life style-related disease)。

榮譽是暫時的,金錢物質是身外的,唯有健康是自己的。

生活習慣病的定義強調的是造成疾病的原因,並不是每個人達到一定年齡就會罹患的疾病。如常見生活習慣病:

與飲食相關病——乙型糖尿病、肥胖、高血脂、高尿酸血癥、迴圈系統疾病、大腸癌、牙周疾病等。

與運動相關病——乙型糖尿病、肥胖、高血脂症、高尿酸血癥、高血壓症等。

與吸菸相關病——肺癌、迴圈系統疾病、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牙周硬化等。

與飲酒相關病——酒精肝硬化等,

綜上述疾病中,遺傳因素和環境因素固然是與疾病的發生有著密切的關係,但生活習慣病仍是其相關的重要誘因,例如,非胰島素型糖尿病患者除體質與遺傳方面的因素外,偏愛高能量、高脂肪食物,體型肥胖,運動不足等生活習慣都是造成疾病的原因。此外,Ca攝入量不足、偏食、運動不足及因過度疲勞和壓力影響Ca吸收等因素也是易患骨質疏鬆症的原因。

不良的生活習慣往往是兒童時期就開始形成,它在不知不覺、進行性地影響著人的健康。從無任何症狀到最終發病,經歷了一段時間的累積過程,一旦發病,復原起來就較困難。

榮譽是暫時的,金錢物質是身外的,唯有健康是自己的。

因此,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是預防生活習慣病的最好方法。對於生活習慣病的患者來說,除了積極的治療之外,也應注意糾正不健康的生活習慣,避免由此而造成的病情惡化。

生活習慣病要從預防開始,不要等到“病來如山倒”的時候再後梅

三方面預防:一是膳食平衡,二是生理指標監測達標,三是控制情緒心態。

營養學家建議說:“一口肉,兩口飯,三口水果,四口蔬菜”是保持健康的最佳飲食方法。多吃蔬菜、水果,是屬低熱量食物,含有大量食物纖維,能減少大腸癌症的發生。另外,還要保持平和的心態,情緒的多變也會傷及健康,如“怒傷肝”,“憂傷肺”,“恐傷腎”……正所謂“心寬體健”,健康才不會遠離。

身體是自己的,健康是需要維護的;不要依靠醫院來治病,必須要靠自己來預防疾病。

我們應該信“年輕不等於健康”的這一說法

我們經常在廣告中聽說“30歲的人60歲的身體,60歲的人30歲的身體”,兩類人群的兩種數字顛倒看似無稽之談,其實這才是現代社會年輕人生活特徵的真實寫照。

隨著社會的發展,年輕已經不代表“健康”。作壓カ、生活壓力等改變了人們的生活習慣。精神高度緊張,心理壓力過大;體力付出不多,身體鍛鍊很少;抽菸、喝酒、熬夜等無度;飲食偏於方便、高脂食品;網際網路發達,網民過於迷戀;環境汙染嚴重,蔬菜營養成分被破壞,人們無法及時獲取人體所必需的營養……“機會”是留給“有準備”的人,因此“疾病”時刻準備好侵襲你的健康,而你卻全然不知……

榮譽是暫時的,金錢物質是身外的,唯有健康是自己的。

目前,各種重大慢性疾病,如癌症、腫瘤、前列腺增生、乳腺増生、心腦血管病等已逐漸年輕化,這就證明:年輕已經不是“健康”的象徵。

年輕是資本,資本是需要維護,是需要“保值”和“增值”的。如果你認同這一觀點,那麼就應該從現在開始改變不良習慣,善待你的身體,尊重你的生命。

醫生的話:

榮譽是暫時的,金錢物質是身外的,唯有健康是自己的。

生活習慣病都有共同的發病機理

1、由於不好的生活習慣導致身體某部分(如血液等)長期處於不平衡的狀態;

2、由於不平狀態的持續導致身體組織的變質;

3、組織的變質導致臟器機能的損害。

榮譽是暫時的,金錢物質是身外的,唯有健康是自己的。

當還只是上述第一種狀態時,若改變飲食習慣可以調整回來;若是身體組織受到損害的第種狀態,完全治癒復原是比較困難的:但是一旦組織變質、受損害,即使是不斷進步的現代醫學,想要完全治癒都是非常困難的。因此,若一直持續不良的生活習慣,損害會越來越大,當最終發展到第三種情況時,那麼很快,臟器就不能正常工作。

榮譽是暫時的,金錢物質是身外的,唯有健康是自己的。

TAG: 生活習慣疾病健康身體糖尿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