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腿拉傷-小腿三頭肌損傷的治療策略

小腿拉傷-小腿三頭肌損傷的治療策略

很多運動員和跑步愛好者,會出現小腿肚疼痛,影響運動水平的發揮,今天聊一聊小腿三頭肌的運動損傷的康復治療。

1

解剖結構及生理功能

小腿三頭肌位於小腿後側,它是由淺層的腓腸肌和深層的比目魚肌構成。腓腸肌兩個頭分別起自脛骨的內外側髁上面的膕面。與比目魚肌向下構成跟腱,止於跟骨結節。腓腸肌能有力地屈膝和屈踝。在跑動過程中有力的推動身體向前運動,並且對於支撐腿蹬地有重要作用。對於擺動腿側的腓腸肌還拮抗伸膝。對於距跟關節和距跟舟關節來說有旋後功能,使足踝關節在蹠屈時伴有內翻。比目魚肌起自腓骨後側上1/3和比目魚線,止於跟骨結節。它時重要的踝關節屈肌。它最特別的意義在於站立時使腿部在踝關節保持平衡。

小腿拉傷-小腿三頭肌損傷的治療策略

2

損傷機制

肌肉受外力損傷或斷裂,常見於足球運動員,跑動時腓腸肌處於緊張狀態受到搶斷等產生小腿受到外力撞擊。以及一些意外事件。

肌肉負荷較大損傷或斷裂,快速的蹬地使腓腸肌承受極大應力,出現肌肉損傷。以及跳躍後的落地不穩導致小腿三頭肌的損傷甚至跟腱斷裂。

肌肉疲勞性損傷或斷裂,運動愛好者或長期的小腿三頭肌緊張的人群,肌肉持續的緊張下,容易疲勞,柔韌下降,負荷能力降低出現損傷。

3

臨床表現

無外傷史的小腿三頭肌損傷表現,大多出現小腿後側肌群酸脹和疼痛,應力增加時疼痛明顯,休息明顯減輕。受到外力或是負荷較大導致的損傷,通常影響下肢功能,不能正常行走,跛行,足踝活動受限,小腿後側劇烈疼痛,可能出現肌肉塌陷。

4

診斷及治療

診斷是治療的前提,我們結合病人主訴以及影像檢查和常用的特殊檢查以及觸診肌肉輪廓,皮溫。

特殊試驗:

牽拉試驗:被動牽拉小腿三頭肌,疼痛或肌肉緊張為陽性。

抗阻試驗:抗擊自重或較大阻力,不能或困難時為陽性。

功能測試:完成提踵,蹬地等踝關節屈曲功能和站立時使腿部在踝關節保持平衡能力,陽性為功能異常。

治療

手術治療針對肌肉斷裂等損傷嚴重的,以縫合重建,鬆解粘連。

非手術治療對於拉傷等損傷程度小,少量肌纖維和肌筋膜損傷的。

急性期,控制炎症水腫,緩解疼痛。

常常採用POLICE原則以及物理治療

保護(Protect):

當發生急性損傷時,首先強調對受傷關節的保護措施。應及時休息,減少/避免受傷下肢負重,可用手杖、腋杖等輔助負重;支具進行包紮固定。如存在明顯腫脹、畸形,有開放性創面、出血等異常情況,應立即到附近醫院就診。如無須緊急醫療救治,則可自行採取後續處理原則進行處置。

適當負重(Optimal Loading):

是保護措施的延續,應結合受傷的情況,考慮能否負重或部分負重。進行適當關節活動度鍛鍊,並給予適當的負重,可以促使損傷更快恢復。長時間的制動會導致踝關節早期僵硬、活動度減少,會人為延長損傷後的康復期。

冷敷(Ice):

冰敷或冷敷,應敷在軟組織損傷較明顯處(即腫痛顯著處),每次可以敷10分鐘~15分鐘,每2小時~3小時可以重複一次。冰敷可以刺激損傷處血管收縮,讓組織液和炎症因子滲出減少,從而達到止血、減輕腫脹和鎮痛的效果。至於踝關節扭傷後冰敷的期限,目前並沒有統一結論,多建議急性期(一般指損傷後3天或一週)儘早冰敷,且急性期不建議熱敷。

加壓包紮(Compression):

抬高患肢(Elevation):

將傷側下肢抬高,平臥時稍高於心臟水平即可。以減少流向損傷部位的血液,從而減少軟組織內出血和損傷部位的組織液滲出。

恢復期,主要負荷管理,提高負荷能力,恢復下肢正常功能,關節活動度。進行專業的康復訓練

增強小腿後期肌肉負荷能力

我們在這個階段的核心問題就是,個案最適宜的應力下提高小腿三頭肌負荷能力。有研究表明接受離心性應力訓練能一定程度改善甚至逆轉肌腱病的影響。這為我們處理跟腱問題提供思路。提踵訓練和比目魚蹲訓練

小腿拉傷-小腿三頭肌損傷的治療策略

比目魚蹲:雙腿與肩同寬開立。靠牆下蹲到膝關節屈曲100°左右,用腳尖往上推,保持15-20s

小腿拉傷-小腿三頭肌損傷的治療策略

放鬆緊張肌肉

牽拉試驗陽性的人群,應重視小腿後肌群柔韌性。一般分為兩部分,在運動前啟用,做一些深蹲、弓步等動作來動態地拉伸小腿。在運動後放松整理運動,也可以做一些靜態拉伸。(泡沫滾軸)避免積勞成疾。

小腿拉傷-小腿三頭肌損傷的治療策略

功能訓練(專項訓練)

針對不同的運動專案,進行專項訓練以助運動員重返賽場。對於康復過程中,我們進行有針對的功能訓練,包括動作控制訓練,本體感覺,平衡協調訓練,以及糾正錯誤運動模式。

TAG: 損傷小腿踝關節肌肉腓腸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