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氣”真能消氣麼?丨心理雜貨鋪

編者按: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 PsyCh Journal 編輯王日出在中科院之聲開了一個雜貨鋪,鋪子裡有各種有趣的心理學百貨。歡迎大家沒事過來逛逛。

我參觀過不少機構或者學校的心理健康中心,其中有不少都會設定“發洩室”,一般的裝置包括人形沙袋、軟立柱或者牆、發洩角、拳擊手套等等,總之就是一些攻擊目標或者攻擊工具。學校老師們反映,這些“發洩室”也往往是學校心理健康中心最受歡迎的地方之一,也有不少老師會讓學生進行“心理發洩”,比如把不好的情緒寫出來、喊出來。這種設定來源於一種“常識”:發洩出來就好了。很少有人質疑,但這種“發洩”真的有用,真的就好麼?

最近PsyCh Journal就發表了一項研究,透過實驗來驗證“發洩”是不是真的可以讓人降低憤怒。60名大學生自願參加了實驗。由於前期實驗發現,實驗室方法很難激發男性被試的憤怒情緒,因此全部被試者均為女性。實驗要求學生們兩兩參加實驗,首先她們要對一些社會熱點議題輪流發表看法、交換意見,然後被帶到不同的房間對對方發表評價並收到同伴的反饋。實際上,每個人以為接收到的對方評價,都是研究者給出的負面反饋,以此達到引發負面情緒的目的。在“發洩”環節,被“激怒”的被試者隨機分成三組進行“情緒平復”:一組是對於給出負面評價的同伴進行言語攻擊(有目標攻擊組)、一組是隨便寫下一件讓自己不高興的事情(隨機攻擊組)、另一組則是回憶一些最近吃的東西(非攻擊組)。結果顯示,所有被試者在接收到負面評價後憤怒情緒都顯著升高,在“情緒平復”期後憤怒情緒都有所降低,但攻擊組(有目標或隨機攻擊)在“發洩”之後,憤怒情緒顯著高於“非發洩組”。在“平復”之後,還透過競爭反應時任務(用來測量攻擊行為)對被試者的攻擊性行為進行了測試,結果發現在發洩之後,隨機攻擊組的攻擊性最強烈。

總結研究結果,不論物件,“發洩”並不會讓人更“平靜”、反而會提高整體的敵對態度。相比之下,生氣的時候對非目標事件的發洩,更會引發敵對行為。推而廣之,如果一所學校鼓勵每個學生一不高興就發洩,而沒有教導其他衝突解決和情緒調節的方式,學校整體就會處於高敵對的氛圍中,就像一個加壓的火藥桶,一點就爆炸。

根據“常識”而採取的措施,並不是第一次被科學證實是適得其反的。其中影響最大的,應屬對於菸草危害的宣傳。在醫學界肯定了菸草對健康存在危害之後,很多國家便開始了針對青少年的“禁菸”行動。六七十年代預防吸菸的廣告,主要是透過宣傳吸菸對於健康的長期危害,其中包括了不少“恐嚇”元素:展示長期吸菸者黑黢黢的肺、糟糕的牙齒等等。這種“恐嚇禁菸法”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佔據主導,宣傳者認為透過“嚇唬”,可以防止青少年吸菸。但是幾十年後,透過眾多研究的總結指出,“恐嚇”並沒有起到減少青少年吸菸的效果,尤其對於已經開始吸菸的青少年沒有“勸誡”效果。這是因為,青少年很難被幾十年後的健康風險嚇到,他們普遍存在“免疫感”,尤其當負面結果不會馬上出現的時候,就會認為糟糕的事情不會發生在自己身上,那些得癌症的都是“倒黴鬼”,自己才不會有事。另一方面,大範圍的控煙宣傳(比如電視廣告),反而讓更多的青少年知道了“吸菸”可能是件挺酷的事情,他們想去嘗試“禁區”、或者禁不起同輩壓力而吸菸。在繞了很多彎路之後,教育者們才改變了策略,透過宣傳吸菸帶來的短期負面影響(如口臭、影響運動能力),營造社會家庭學校的“反吸菸”氛圍(吸菸“不酷”、不受歡迎)、並教導學生如何抵制不良的同輩壓力,來改變青少年對吸菸的態度和行為。

“孤證不足為憑”,“恐嚇宣傳”的負面效果也是透過很長時間、很多研究才得以明確。同樣,要證明“發洩”到底是好是壞,也不是一項研究就能說明的。但對“想當然”的質疑,是詢證科學的第一步。PsyCh Journal這篇文章中還提到了對於“發洩室”在全國心理諮詢機構配置情況的調研:40%的心理健康中心有“發洩室”、48%配備了“心理發洩裝置”,這些數字更凸顯了重新評估“發洩室”效果的重要性。

參考文獻:

1。 Zhang, J。 et al。 The effects of written catharsis on anger relief。 PsyCh Journal。 https://doi。org/10。1002/pchj。490

2。 Wakefield, M。 et al。 (2003)。 Effects of anti-smoking advertising on youth smoking: a review。 Journal of Health Communication, https://doi。org/10。1080/10810730305686

TAG: 發洩吸菸Journal攻擊青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