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緒管理的三個階段

情緒管理的三個階段

情緒管理三階段:“

無意識的壓抑或發洩

”到“

有意識的宣洩與表達

”再到“

有意識的覺察與成長

”。

無意識的壓抑或發洩

情緒,尤其是強烈的情緒,如果沒有處理好,傷已又傷人。

無意識的壓抑”明顯屬於傷自己比較多的型別。

成長過程中,因為父母、老師的各種教導,

或者他們的干預方式,讓我們覺得有些情緒是不適合的,是不能有、不能表達的,

或者他們的教育方式,讓我們習得一種忽視、壓抑自己情緒的習慣,我們會自動的把它壓抑下去,或者覺得它無所謂。

事實上,這些情緒一直存在著,變成

“內傷”

,不斷積累,有一天突然爆發出來,連我們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怎麼突然這個樣子,相信很多人體驗過,或者見過這樣的現象。

如果說“無意識的壓抑”傷自己比較多,那“無意識的發洩”明顯傷別人多一些。

“無意識的發洩”有以下兩種常見的表現方式:

一種是以情緒化的方式表現出來,讓別人覺得你的表現有點過分或者有點奇怪。

我們會有這樣的體驗,在跟對方交流過程中,不知道說的哪句話“傷”到了他/她,對方突然很大情緒,說話聲音、語調,狀態發生了變化。

這種情況下,可能對方並沒有完全意識到自己的情緒,而直接以“激烈”的方式表現出來,關閉正在進行的溝通。這個時候,他/她說話的方式、內容,只是為了表達情緒。

另一種是轉移到其它地方,讓身邊人覺得莫名其妙。

我們也經常會遇到某些人突然莫名其妙對你發火,或者我們也會無名爆怒,對他人發洩,比如常見的現象在單位受了氣,回家衝老婆/老公、孩子發火。此刻,自己並沒有看見自己的情緒、自己待在受傷裡。

以上兩種方式,都是沒有意識到自己的情緒,衝身邊人無序發洩,而別人不知道究竟發生了什麼,莫名其妙的傷及無辜。

情緒管理的三個階段

有意識的宣洩與表達

情緒發生時,自己有沒有意識,有一個質的區別。

自己沒有意識,我們就會把情緒壓抑下去,或者下意識的以“消極的方式”表現出來或者轉移到其它地方。

這種情況下,情緒會附帶在我們的言行中,變相去表達,讓我們的行為不受控,

我們以為自己在表達內容,實際上是在潛意識的表達情緒。

別人不知道我們為什麼會這樣子,變得不講道理,有時候,我們也自己也疑惑,

為什麼自己控制不了自己,其實都是情緒惹的禍,而自己並不知道。

對情緒的敏感覺察(即有情緒時,能很好的意識到自己的情緒)最大的益處在於,我們知道自己有情緒,也知道自己這樣說、這樣做有發洩情緒的原因在裡面,我們可以表達情緒。

最常見的“有意識的情緒管理方法”,就是“有意識的宣洩”

,即,我們意識到自己有情緒,並選擇一種方式去宣洩(傾訴、體育運動、睡覺、唱歌、看電影等等)。

有時候在溝透過程中,我們意識到自己有了情緒,也意識到自己的聲音大了點,語速快了點,覺察到了自己的情緒。

當溝通不暢時,或者因自己帶情緒的表達方式讓溝通效果不理想時,

我們可以意識到是自己的情緒在作怪,就可以及時調節、控制。

這也是很多擅長溝通的人經常做的,他們會主動承認並表達自己的情緒

,當這樣描述時,一般都能等到對方的理解,也讓溝通有了轉機。

情緒管理的三個階段

有意識的覺察與成長

情緒管理的另一個水平,就是覺察與成長,目的就是

放下

接納

情緒從本質上來講,是動機、慾望滿足與否的表現

,慾望滿足時,我們開心、高興、興奮,各種積極情緒。

慾望沒有實現時,我們傷心、生氣、憤怒,各種消極情緒。歸根到底,還是因為我們有慾望,我們易受傷害。

而我們的大部分慾望,來源我們成長過程中的欲求未被及時滿足

,我們太容易受傷害,也源於在我們成長過程中,沒有及時得到父母等“重要他人”的認可與支援。

每一次情緒的發生,其實都是我們覺察與成長的機會。

覺察情緒過程中的心理感受、身體反應

,可以讓我們對自己更瞭解、對身體更敏感,對自己的瞭解和對身體的敏感,可以提高自己的直覺能力,提升自己的靈性水平,讓我們更容易與自己、他人、自然聯結。

覺察的同時,也是機會,讓我們可以深入去了解自己的行為模式

,明白自己在成長過程中那些未滿足的慾望與期待,面對它們,

透過“接納”、“原諒”、“轉變”等方式去放下、成長。

如此,我們在面臨很多情境時,可以放下原來的應對方式,即使再有情緒,也可以坦然應對。

當我們那些負面的情緒越來越少,那些被壓抑的,沒有表現機會的自我實現動機、愛的欲求就會自然表現出來。

每次情緒的產生,

都是我們成長的機會,

問題是:

我們是否有能力

從無意識轉化到有意識,

是否可以

覺察

瞬間產生的

情緒以獲得成長

還是隻是任由情緒傷害自己、傷害身邊的人。

TAG: 情緒自己我們覺察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