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論水仙、肉桂、大紅袍,去原產地購買就不容易踩坑?喝懂茶再說

不論水仙、肉桂、大紅袍,去原產地購買就不容易踩坑?喝懂茶再說

丨本文由小陳茶事原創

丨首發於搜狗號:小陳茶事

丨作者:李麻花

《1》

最近,有很多外地朋友到武夷山旅遊。

逛茶展,看鬥茶,走景區。

對愛巖茶的人來說,親自到了一趟武夷山,必不可少的是淘茶。

不然輕輕地來,輕輕地走。

揮一揮衣袖,不帶走一款好茶。

這簡直如入寶山,空手而歸。

於是在遊客熱背後,還掀起了淘茶熱。

很多人相信從原產地入手,不易踩坑交學費。

但事實給大家潑了冷水,別太天真!

買巖茶要想不踩坑,關鍵看懂不懂茶。

否則,很容易就會成為為爛茶買單的冤大頭。

不論水仙、肉桂、大紅袍,去原產地購買就不容易踩坑?喝懂茶再說

不論水仙、肉桂、大紅袍,去原產地購買就不容易踩坑?喝懂茶再說

《2》

之前聽武夷山的朋友,說起“補刀店”模式。

何為“補刀店”?大家可以簡單理解成宰客店。

對遊客來說,親自來了一趟武夷山,不帶些茶葉當伴手禮,確實說不過去。

然而,面對三姑紅袍街那琳琅滿目,比比皆是的茶葉店,根本讓人挑花了眼。

這時候,該如何挑到價效比高的巖茶?

很多遊客會選擇向當地人請教,問出租車司機,問旅店/民宿老闆,問地陪導遊……

“這麼巧?想買好茶還不容易,我的姑姑/舅舅/叔叔/親戚剛好家裡就有茶山,有茶廠, 並且茶葉店還開在街上,地址是***。”

“你直接過去,報我名字可以給你折扣優惠,絕對成本價。”

“要是找不到路,我可以順路帶你們過去。”

如此“好事”砸到頭,很多人會選擇欣然接受。

殊不知,這些所謂親戚熟人開的店,大機率是“補刀店”。

他們不做本地人生意,也不做熟客生意,專門做遊客生意。

別人只要帶遊客到店,就能抽到人頭費。

源源不斷“遊客”到來,人流量等於成交量。

畢竟,專營“補刀店”的人,個個堪稱是人精,賣茶營銷心理學一流。

對一點不懂茶,連大紅袍是巖茶都分不清的新手 ,隨便亮出幾泡高香的外山茶,大機率會成交。

而對於想買茶帶回去送禮的遊客,推幾款包裝精緻的牛肉,馬肉,也保準不出錯。

而遇上喝過一點巖茶的人,也不擔心直接賣爛茶會露餡。

直接奉上審評式的泡茶(很多遊客會覺得用勺子舀茶很新奇,很有專業範),一泡茶悶上三五分鐘再端給客人喝。

幾杯又濃又重又煞口的茶湯下肚,準保讓人喝得七暈八素。

這時只要稍微引導兩句,“這茶的茶氣真足,煞口”、“這肉桂很霸道很猛”、“越好的巖茶越耐焙火,火功焙越高越好”之類的鬼話,就能輕易上鉤。

總之,只要你不懂茶,不懂行,很容易就入了“補刀店”的圈套。

認為有熟人推薦更穩妥,認為茶農直銷更放心,認為原產地買茶有實惠。

但其實,這在無形當中就會落入陷阱!

不論水仙、肉桂、大紅袍,去原產地購買就不容易踩坑?喝懂茶再說

不論水仙、肉桂、大紅袍,去原產地購買就不容易踩坑?喝懂茶再說

《3》

看到這,很多茶友在慶幸。

還好,自己不算遊客啊。

“武夷山我去挺多回了,算挺熟了。”

“何況,我在武夷山還認識有同學/朋友/熟人。”

“每年都去武夷山待好幾個月,是半個‘武夷山通’。”

嗯,混跡武夷山的時間長,就一定懂茶,買茶不踩坑?

那也未必啊。

對武夷山熟對武夷巖茶熟。

不信,你找幾個土生土長的武夷山人,問他們正巖茶是什麼滋味?

大機率上,對方也說不出所以然來。

因為正巖的好茶,它們的資源有限,普通人輕易接觸不到。

所以在淘茶路上,不是親自到了原產地,就能淘到好茶。

也不是認識有熟人在武夷山,就能買到尖貨。

要想買茶不踩坑,靠人不如靠自己。

自己會喝茶,夠懂行,才是買茶不容易交學費的關鍵。

不然,如果你根本喝不明白巖茶。

水仙和肉桂放在一起盲喝,分不出來;

半巖和正巖有哪些差距,也猜不出來;

遇到一泡拼了大量瑞香、黃觀音的肉桂,還覺得它很香,是好茶;

碰到一款已經焙得接近焦炭,泡出來是醬油湯的病火茶,覺得它的味道兇;

林林總總的挑茶問題,靠得是在茶桌上實打實練出來的基本功。

要不然,只是在武夷山走馬觀花待了幾年,未必懂茶。

平時喝茶從來都是隨便泡,大壺泡,不講究喝法,未必懂茶。

等到真正需要挑一款好茶時,還是會露怯。

在武夷山待過很多年,未必能買茶不踩坑。

只有自己會喝,會挑,會選,才能有買茶的底氣。

不然,別人淘汰出來的病火茶遞給你,還捧著當成寶。

要想買茶不吃虧,一個字,玄!

不論水仙、肉桂、大紅袍,去原產地購買就不容易踩坑?喝懂茶再說

不論水仙、肉桂、大紅袍,去原產地購買就不容易踩坑?喝懂茶再說

《4》

最後,很多人相信買到好茶靠的是兩點。

1。有RMB,有經濟實力。

2。有人脈實力,認識正巖茶農。

有錢有渠道,還擔心買不到好茶?這不應該哇。

但我要告訴你,這還真不能100%保證穩妥。

前些天,有朋友給我們帶了泡蜜桃香馬肉分享,順便帶來一段故事。

“聽說這款茶,有位廣東來的大客戶,一次性拿了80斤!”

哇,那是不是說,這款茶還不錯?

於是,滿懷期待的,認真燒水試了茶。

但衝入沸水,倒出茶湯,揭蓋一聞是一股濃濃的花香。

這是哪門子正巖茶嘛,花香這麼衝,能到半巖就不錯了。

喝過兩杯茶後,更是堅定了這份猜測。

因為從始到終都沒有聞到什麼桂皮香,沒有半點馬肉應有的風骨。

簡直就像在一泡外山高香品種裡,掉進兩根馬肉的條索!

不過,肉桂味喝起來這麼淡的“馬肉”,是怎麼被那位大客戶看入眼呢?

想到這,就向那位朋友八卦起來。

朋友正言,人家那是正兒八經擁有馬頭巖山場,並且還帶客戶逛了一圈山場。

有山場,有茶廠,有茶青證……

做戲做全套,你說別人能不信嗎?

何況這泡茶喝起來這麼香,有香也有味,拼得這麼天衣無縫。

要是你沒喝過真“馬肉”,直接喝這泡茶,誰能說不是好茶?

這倒也是,要說那泡茶是大紅袍,絕對能拿八九十分,品質算拔尖。

但要是按正巖馬肉的價格購入,未免太吃虧啊。

不論水仙、肉桂、大紅袍,去原產地購買就不容易踩坑?喝懂茶再說

不論水仙、肉桂、大紅袍,去原產地購買就不容易踩坑?喝懂茶再說

《5》

到武夷山,你會發現滿大街都有正巖茶。

隨便在街頭走進一家店,都有牛肉、馬肉資源。

彷彿,好茶遍地都是。

只要親自到武夷山,淘茶準沒錯。

停停停,好茶沒有這麼多。

買茶,要理性。

不是到了原產地,買茶就不會吃虧。

萬變不離其宗的買茶原則,在於自己懂茶。

懂行,才是一勞永逸的買茶寶典!

原創不易,如果您覺得這篇文章對您有幫助,請幫忙點個贊。

關注【小陳茶事】,瞭解更多白茶,巖茶的知識!

小陳茶事村姑陳,專欄寫手,茶行業原創新媒體“小陳茶事”旗下巖茶課堂主筆,2016年-2020年已經累計撰寫超過1000多篇原創文章。

TAG: 武夷山巖茶馬肉遊客陳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