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年請不要這樣逗我的孩子!(附應對指南)

說起“中國式逗娃”,大家都不陌生,相信不少人曾為此左右為難。當場反對吧,不僅顯得氣量小,不懂事,還容易得罪人;不反對吧,又害怕孩子受了委屈,留下陰影。

果仁媽今天的分享的這篇文章,來自於好朋友筱恬,她不僅剖析

了“中國式逗娃“的種種行為

,同時

根據過往經驗,給出了很有參考意義的解決方案

。快來看看她的這份

「中國式逗娃抵制錦囊」

吧!

馬上春節了。一項不可避免的活動安排即將提上日程——

走親訪友

。而如果各位爸媽準備帶娃一起的話,恐怕得直面一個問題——

如何避免自己的孩子(尤其是小寶寶)遭到一些比較特別的對待。

這種對待可以用一個詞來概括——“

中國式逗娃”

。這種行為流傳已久,概括來說,就是某些大人會用種種方式,對孩子進行毫無分寸的耍弄逗引,並且以此為樂;有時候還會附帶依仗著過來人的所謂經驗和主觀臆想,對孩子父母的育兒方式指指點點。

過年請不要這樣逗我的孩子!(附應對指南)

這類人,可能是我們的七大姑八大姨,關係不遠不近,走動不多不少;也可能是鄉里鄉親的大爺大媽,偶爾串個門、聊個天;甚至還可能是八竿子打不著的吃瓜陌生人。在這裡送他們一個統稱——“

熊大人

”。

不可否認,這些人中大部分其實本無惡意,只是愛寶寶的方式不妥當;但也確有不少大人相當惡趣味,習慣把自己短暫的快樂和優越感建立在

居高臨下地惡意逗娃

、以及

隨便貶低他人育兒方式

之上。

過年期間,孩子接觸熊大人的機率大大增加。

如何預防被“中國式”逗娃?家長和孩子都需要做好心理建設以及應對的準備。

過年請不要這樣逗我的孩子!(附應對指南)

過年請不要這樣逗我的孩子!(附應對指南)

熊大人們最常乾的事

一般來說,惡意逗娃大致分為以下幾大類:

第一類是

生理健康方面

,包括:

◆ 亂餵食物

什麼東西都餵給寶寶

,包括各種大魚大肉、糖果飲料,甚至是酒、果凍、堅果等禁忌食物,對孩子的安全置若罔聞。

而且

在方式上,也極不衛生

。比如,大人用吃過的筷子蘸一點、或是放自己嘴巴里嚼碎了,再給孩子吃。

◆ 亂動亂搖

對孩子做各種高難度動作

,比如舉高高、拋起接住、猛烈搖晃、抱著轉圈、玩倒立等等,容易發生脫臼、摔倒等危險,對小寶寶還可能導致“搖晃嬰兒症候群”。

◆亂摸亂親

孩子簡單粗暴地表達喜愛

,比如隨意親嘴、捏鼻子、捏臉蛋、摸隱私敏感部位等等。這種行為不僅對孩子不夠尊重,而且容易使他們大機率接觸致病的細菌病毒,增加患病風險。

◆亂玩東西

任何物品都被用來當做逗娃的玩具,比如紐扣等小顆粒物體,有誤吞的風險;比如打火機,容易引發火災;比如錢幣或鑰匙,很髒很不衛生。

過年請不要這樣逗我的孩子!(附應對指南)

第二類是

行為習慣方面

,包括:

◆各種強迫

用威逼利誘的方式,強迫孩子做出各種違心的舉動,比如:在眾人面前表演節目、分享自己最喜歡的玩具……完全無視孩子內心的糾結和不情願。

◆不良舉止

當一個孩子做出一系列成年人的事情時,這種反差萌會刺激熊大人們的興奮神經。於是,他們可能會故意教孩子學說粗話髒話、誘導他們做成人的不雅舉動、甚至是模仿抽菸等,以此來博取大眾一笑。

第三類是

心理情感方面

相對更容易被忽視,但殺傷力一點都不小。

熊大人們喜歡用言語來撩撥得孩子無助又難堪。以下這些話,你是不是似曾相識?

“跟我回去吧,你媽不要你了。”

“等你爸爸媽媽生了小弟弟,他們就不喜歡你嘍!”

“你喜歡爸爸還是喜歡媽媽?只能選一個,快說!”

“你再不聽話,我就把你扔掉,讓人販子抓去。”

“你再跑來跑去,我可要把你的腿腳給砍下來了啊。”

“你媽不讓你吃零食,她是壞人,我們不要跟她好了,好不好?”

“你再吃,可要胖得像豬一樣了,我要叫你小豬仔。”

內容上包括了恐嚇、取外號、嘲諷、挑撥親子關係等等。

《原生家庭》中說:“任何孩子都不懂得分辨玩笑和事實、取笑和威脅。”因此

大人們這些看似開玩笑的話,對孩子就是一種攻擊和傷害

過年請不要這樣逗我的孩子!(附應對指南)

過年請不要這樣逗我的孩子!(附應對指南)

如何應對惡意逗娃?

育兒專家尹建莉說:“‘逗’孩子是一種惡習,毫無趣味,只會增加孩子的社交恐懼和對他人的不信任。”

如何在過年這熱烈的氣氛中,將熊大人對孩子的傷害降到最低呢?

總之就是一個原則:

及時站在孩子這一邊,維護他們的利益

。當然,面對不同的情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有時需要堅決拒絕,有時則可以巧妙智取。

1

設定底線,一旦越界,果斷說“不”

《廣州日報》曾針對惡意逗娃的情況做過一項網路調查。結果顯示,儘管超七成的受訪者表示許多“逗小孩”的做法是陋習,應該被糾正。但是當遇到別人這樣逗自己的孩子時,

僅有21.61%的受訪者明確表示會加以阻止

,絕大部分則選擇“根據親疏程度和逗弄孩子的方式來決定是否阻止”,比例為74。58%。

家長的心態可以理解,畢竟面對的大部分都是親戚朋友,不太好為此撕破臉。但是很多時候,

我們模稜兩可的態度會助長對方肆無忌憚逗娃的勇氣。

建議家長首先在心裡羅列一下,哪些事情是逾越了自己底線的,萬萬無法接受,比如直接威脅到孩子生命健康的,像喝酒、給小寶寶餵食花生米之類的堅果、高空拋小孩等等,一旦出現,必須果斷拒絕。

態度上可以不卑不亢,但一定要堅決。

情景模擬

熊大人:“來,筷子蘸點酒給孩子嚐嚐!”

家長:“哈哈,不了,對寶寶健康危害太大,咱們不這麼做哈!”

不怕一萬就怕萬一,畢竟孩子的性命和健康,容不得兒戲。

過年請不要這樣逗我的孩子!(附應對指南)

2

以柔克剛,巧妙智取

對於其他一些雖然難以接受、但後果不是那麼嚴重的情況,比如強迫孩子表演節目、隨便摸私處、教孩子惡習等,則無須硬碰硬,

可以巧妙轉移話題,委婉拒絕

熊大人:“來來來,你給奶奶看看小雞雞,奶奶就給你糖吃!”

家長:“

先謝謝奶奶,不過媽媽這也有糖,寶寶先吃媽媽給的好嗎?”

與此同時,也可以

跟自己父母或公婆事先溝通好,取得他們的理解與支援

如果面對一些實在不便掌控的局面時,由他們長輩出面會更好。

3

提前給孩子做好心理建設

面對可能發生的種種情況,我們應該如實告訴孩子

比如,我們可以跟孩子們說:“寶貝,待會我們會去看很多叔叔阿姨爺爺奶奶,他們對待你的方式或許會有一些特別,讓你不是很喜歡。如果發生這種情況,

你要拒絕,也要告訴媽媽

,但記得他們沒有惡意哦。”

平日裡,我們也可以

透過情景模擬的方式

來鍛鍊孩子的應對能力;以及閱讀相關主題繪本,比如《讓孩子學會說“不”——愛撓癢癢的威力叔叔的故事》、《請不要隨便摸我》等,來提前給孩子做好心理建設。

未雨綢繆、有的放矢,才能把握主動權。

過年請不要這樣逗我的孩子!(附應對指南)

4

讓孩子感受到我們無條件的愛與支援

當然,凡事都無法避免,萬一熊大人們對孩子說了諸如“你爸媽不要你了”之類的話,那該怎麼辦?

毫無疑問,

立即用實際行動安撫他們,證明這不可能

。一個擁抱、一個親吻、一句“這不是真的,媽媽永遠愛你”,是孩子最堅強的後盾,也是治癒他們的良藥,能夠瞬間瓦碎那些不懷好意的玩笑與捉弄。

總之,面對“中國式逗娃”,該強硬時則強硬,能迴避時就回避。歡天喜地過大年,從遠離惡意逗娃開始。

- END -

作者 |

筱恬,一個三歲半女孩的媽媽,生物學碩士,職場媽媽,親子文自由撰稿人;歡用文字記錄寶貝成長,用科學理念實踐養育日常。

編輯 | 章魚媽,一個一歲半兒子的媽媽

參考資料

| [1]尹建莉,(2016)。好媽媽勝過好老師2:自由的孩子最自覺|百花洲文藝出版社。[2]調查發現七成人指中國式逗小孩為陋習(2015)。|廣州日報。

https://health。huanqiu。com/article/9CaKrnJLjfQ

本文來自:果殼童學館

TAG: 孩子逗娃熊大人中國式比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