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子使楚》中的橘樹長在淮北就結出枳,可能另有說法

以前我們都學過《晏子使楚》的故事,裡面就有提到“橘生於淮南為橘,生於淮北則為枳”,對這個說法我們一直以來都是深信不疑,覺得不同地域的地理氣候、水土條件真的能夠讓一種植物所結的果實發生異變,事情果真如此嗎?

晏子,名嬰,字仲,一生經歷齊靈公、齊莊公、齊景公三朝。晏子雖然身材短小,但聰穎機智,能言善辯,深受齊景公的器重。齊景公曾打算封賞富饒的邶殿60座城邑給晏子,但被拒絕了,反而接受北郭佐較為貧瘠的60座城邑,足見晏子品德之高尚,齊景公也因此覺得晏子這人很忠誠。

《晏子使楚》中的橘樹長在淮北就結出枳,可能另有說法

春秋時期地圖,楚國在齊國的南方

故事要從晏子代表齊國出使楚國開始。在楚王招待晏子的宴會上,在酒酣飯足之時,下面兩個官吏押著一個犯人來請示楚王。

“堂下所縛何人也”,楚王明知故問。

“是齊國人,犯了盜竊罪”,官吏回答。

楚王面露譏笑,看著晏子說:“看來你們齊人善於偷盜啊哈。”

晏子離開坐席,對著楚王鄭重地說道:“我聽說,橘生淮南則為橘,生於淮北則為枳,葉子看起來相似,但果實吃起來味道不同。為什麼會這樣?水土不一樣罷了。這個被綁之人出生於齊國不做偷盜之事,來到楚國就犯了偷盜,可不可以說是楚國的水土適合使民善盜耶?”

楚王尷尬之極,悻悻地回答說:“聖人是不能取笑的的,寡人反而自討苦吃……”

晏子用“橘生於淮南淮北而結不同之果”來反駁楚王的“齊人善盜”之論,可謂完美。於是我們都不加懷疑地認為枳和橘是同一種植物橘樹所結的果,只是在不同水土、不同氣候影響下結的果實大小味道有差別而已。

《晏子使楚》中的橘樹長在淮北就結出枳,可能另有說法

實際上,枳樹和橘樹還真不是同一品種。枳和橘同為芸香科,但枳為枸橘屬,橘為柑橘屬,枳與橘不能一概而論。枳樹葉柄的翼葉狹長,指狀3出葉,少有4-5小葉,生長範圍不侷限於淮河以北,南方地區也廣泛分佈,如湖南,浙江、江西、貴州等。

《晏子使楚》中的橘樹長在淮北就結出枳,可能另有說法

枳樹

橘樹單身複葉,翼葉狹窄,披針形。葉片呈橢圓形或闊卵形。主要生長在長江以南,喜溼暖,不耐寒,對溫度敏感,過低的溫度能使某些橘子品種凍死,如-9℃會使溫州蜜柑凍死。

《晏子使楚》中的橘樹長在淮北就結出枳,可能另有說法

橘樹

之所以古人認為橘樹到了淮北就會退化結出枳,第一個原因應該是古人沒有分清枳和橘的真正區別,晏子是北方貴族,可能吃過枳子,見過枳樹,但沒見過生長於溫暖溼潤的南方橘樹,看著橘子外表和枳字一樣都是圓球狀,只是大小不同,所以就認為枳是橘樹在北方結出的變異果實,還好楚王也沒見過枳樹,不然肯定露餡;第二個原因是枳子難吃好養,橘子好吃難養,北方氣寒,橘子不易生長,於是古人為了吃上好吃點的橘子,就將橘樹枝條嫁接於枳樹,這樣樹幹還是為枳,但樹枝變為橘,而晏子平常吃過這樣的果子,就誤認為,橘樹生於淮北只能結出枳。

《晏子使楚》中的橘樹長在淮北就結出枳,可能另有說法

其實枳樹和橘樹到底是不是不一樣並非重點,重點是這個故事從側面突出了晏子的聰穎機智和展示了作為一名使者不卑不亢的高貴氣節,用自己的才智保住了國家和自己的尊嚴,這才是值得我們學習的東西。

TAG: 晏子橘樹楚王橘子齊景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