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史上大部分時期食物匱乏,所以人類貪吃

若從解剖結構上來看,人類似乎是葷食動物。比如,人類的大腸不如兔子之類的草食動物那樣發達,大腸主要用於分解植物中的纖維素;但從生理功能上來看,人類消化肉食的能力又遠遠及不上如獅虎之類的肉食動物,對於肉食動物來說,頓頓有肉、暴飲暴食是它們的常態,但它們卻不會遭遇血液指標的“三高”麻煩。那麼人類的獨特性在哪裡?生物學家認為,人類是一種以素食為主的雜食動物。我們的大腸之所以退化,那是因為人類透過切割、燒煮等方式,把食物加工的物理過程轉移到了體外,因而減輕了大腸的負擔,但食物的化學消化依然得由人體自身來完成,過多的肉食對於素食為主的人體就會是一個額外的負擔。

人類史上大部分時期食物匱乏,所以人類貪吃

農業對於人類健康的危害,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首先,史前期人類的食譜種類繁多,營養均衡;而農業時代的食譜,大部分是富含澱粉的農作物,熱量有餘,營養卻不夠均衡。現代人類消耗的熱量中,小麥、水稻、玉米的供給就超過50%,它們提供的主要是糖原。其次,農業時代的人們面臨更多的風險,由於僅依賴少數幾種作物為生,一旦天有不測風雲,人就會有旦夕之禍,如1942年的那場大饑荒。還有就是傳染病的侵襲,病菌極易在擁擠不堪、營養不良的定居人群中蔓延。最後,農業文明還帶來階級分化和性別歧視。土地、糧食乃至財產都必須有某種分配規則,這就有了強勢的統治階層。

人類史上大部分時期食物匱乏,所以人類貪吃

當然,農業的好處無須贅述。在此我們想要關注的是,人類自古以來的食譜究竟如何搭配。若說回到農業時代,顯然是澱粉為主,而澱粉主要是提供由糖原分解而得到的能量;但若說回到史前文明時代,食譜依然是素食為主,但搭配則更為豐富,各種果實類(包括堅果等)居多,甚至不乏昆蟲之類(黑猩猩會食用螞蟻,其實昆蟲的蛋白質含量極為豐富),偶爾還有狩獵所得的小型動物。難怪狩獵-採集者的健康狀況甚至好於農民。

人類史上大部分時期食物匱乏,所以人類貪吃

再回到本文開頭提出的另外一個問題:人類為何貪吃?這是因為在人類歷史上的絕大多數時期,食物總是相對匱乏。在狩獵-採集時代,邊走邊吃的生活狀態決定了人們不可能餐餐過飽;農業時代不乏青黃不接的年份,因此逮著機會盡可能多吃就是一種適應性狀,逢年過節更是大吃大喝的大好機會。但自從進入工業時代以來,人類一舉告別食物匱乏年代,不僅衣食無憂成為常態,加工食物更是成為家常便飯,它們重色、重味,強烈刺激感官慾望,更令美食成為擋不住的誘惑。與此同時,現代人的運動量卻遠遠及不上長年勞作的農民或到處流浪的狩獵-採集者。結果就是,營養失衡伴之熱量過度成為當代人特有的疾病之源。本來儘可能多吃是一種適應性狀,但當環境快速變化之後,原先有利的適應性狀反而成為有害性狀——計劃不如變化快。

如此說來,舌尖上的美食,令人心動卻不能輕易行動,更不應成為節日的主調。

TAG: 人類食譜時代大腸農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