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懂鹹帶魚,公基不摸魚!

不同於計劃經濟時代的常見,鹹帶魚在今天中國人的餐桌上已經越來越稀少。但是有關鹹帶魚的公基考點卻並不少,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讀懂鹹帶魚,公基不摸魚!

在中國,帶魚與大黃魚、小黃魚、烏賊一起,並稱為“四大海產”(四大海洋經濟魚類)。帶魚的分佈也極廣,渤海、黃海、東海、南海都能見到它的蹤影。

雖然各地出產的帶魚看起來長得差不多,但並非全是一個物種。

帶魚的種類很多,全世界一共有9個屬44種帶魚,僅在中國沿海,就有帶魚屬、小帶魚屬、沙帶魚屬和窄顱帶魚屬等4個屬的帶魚。

讀懂鹹帶魚,公基不摸魚!

平時被我們食用的國產帶魚有4種,帶魚屬下邊的白帶魚、短帶魚、南海帶魚,以及小帶魚屬下的小帶魚。

《清宮海錯圖》中曾描繪釣帶魚時,帶魚首尾相連,釣上一串的場景。據推測,有可能是其它魚想趁機咬上已上鉤的同伴一口,沒承想,連自己也一起上鉤了。廈門就有諺語說,白魚連尾釣。

作為家庭餐桌上普及率最高的海鮮,帶魚無論是與豬肉燉粉條、回鍋肉同框,還是與手抓飯、刀削麵同框,都不會讓人覺得意外違和。

自古以來,帶魚就不大上得了檯面。

讀懂鹹帶魚,公基不摸魚!

宋元以前,罕有關於帶魚的記載。直至明朝,博物學家、福建人謝肇淛在《五雜俎》提到帶魚:“閩有帶魚長丈餘,無鱗而腥,諸魚中最賤者,獻客不以登俎。然中人之家,用油沃煎,亦甚馨潔。”

這段對帶魚的描述,直至今天也不過時。帶魚地位低賤,始終登不上宴席,但一點也不耽誤它成為普通人家的美味。

清朝康熙年間的《日照縣誌》就稱帶魚“味佳”,而乾隆年間的《諸城縣誌》則記為“鮮肥”。直至上世紀50年代之前,帶魚都還是沿海民眾的專屬美味。

1950年代之後,帶魚才開始從沿海走向內陸。那時起出海捕魚的漁船越來越多,到1960年代,機帆船和尼龍網的使用,使得帶魚捕獲量進一步上升。

捕獲上來的帶魚,冷凍起來後,相當一部分運往內地,除了售賣,還有相當一部分作為福利發給了企事業單位的職工。

尤其在擁有大量國有企業的東北,工廠髮帶魚,回家炸帶魚、燉帶魚,幾乎成了一種集體記憶。

舟山帶魚是全國首批海鮮類地理標誌證明商標海鮮。入冬之後,冷空氣南下,帶魚自北向南洄游越冬,舟山漁場所在的海域是冷暖水交匯處,帶魚在此逗留,形成漁汛。

每年的立冬到第二年驚蟄,是帶魚最美味的時節,尤其是冬至前後,最為肥美。這時候的帶魚油脂豐富,口感細膩,魚身較厚,但是不寬,所以在浙江的一些地區,會有冬至吃帶魚的習慣。

與大多數的海魚一樣,遇上新鮮帶魚,最適合的就是將它清蒸。新鮮帶魚鋪上蔥姜,倒上黃酒清蒸,上桌前再點上一點熟豬油,口感豐腴。

不過,對於凍帶魚或是冷凍帶魚段來說,還是更合適用來紅燒、幹煎、油炸。

幹煎帶魚蘸上一點醋、帶魚燒蘿蔔絲、糖醋帶魚都是上海人的最愛。就連沒什麼人要的,一指寬的小帶魚,上海人也能化腐朽為神奇,將它小火慢炒,做成魚鬆。

到了北京,很多打著老北京風味的館子裡都有一道“傳統北京菜”——烙餅卷帶魚。將帶魚煎好後,與香料和調料一起進高壓鍋,壓一段時間,連魚骨也變酥,完全不用擔心被扎到。

在沿海各地,也都會將吃不了的帶魚用鹽醃起來製成鹹帶魚來儲存,或是將帶魚先用鹽醃一下,然後風乾或曬乾,做成帶魚乾,吃的時候上鍋蒸一下就可以了。

TAG: 帶魚美味沿海同框清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