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豬存欄超過4億頭,為何豬肉還不降價?“2個壟斷”是主因

據國家統計局的資料顯示,2020年12月份能繁母豬

存欄

量為4161萬頭,增加到2017年年末的93。1%;

生豬

存欄4。07一頭,是2017年年末的93。1%。按理說隨著存欄量的增加,

豬肉

供應也會增加,豬肉應該降價才對,可實際情況是豬肉不僅沒有降價反而持續高位,這是怎麼回事呢?

生豬存欄超過4億頭,為何豬肉還不降價?“2個壟斷”是主因

1、春節臨近豬肉走貨加快,市場供需關係發生轉變

隨著春節的臨近,市場豬肉走量明顯增加,據統計規模化以上屠宰企業屠宰量2020年9月份環比增長9%,10月份環比增長11。5%,11月和12月環比分別增長了13。5%和26。7%。屠企屠宰率增加了就說明市場豬肉消費增加了,在消費的支撐下,豬肉供需關係由此前的供需不足變成嚴重供需不足。

生豬存欄超過4億頭,為何豬肉還不降價?“2個壟斷”是主因

2、生豬存欄雖超過4億頭,但仍有3000萬頭的缺口

雖然現有生豬存欄量達到了4。07億頭,但是相比2017年年末依然有3000多萬頭的缺口,再考慮到春節豬肉消費的增加和進口肉的減少,豬肉缺口就更大了,豬肉不降價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生豬存欄超過4億頭,為何豬肉還不降價?“2個壟斷”是主因

3、“兩個”壟斷是主要原因

以上兩個算是次要原因,主要原因在於“兩個”壟斷,一個壟斷是生豬養殖的壟斷,非洲豬瘟的發生重創了我國的養豬業,在產能恢復過程中,中小規模化豬場和散養戶因為資金問題、風險問題以及可能存在的環保問題,恢復速度緩慢,而集團化豬場依靠自身的資金優勢和技術優勢快速發展,據上市豬企披露的銷售資料顯示,2021年1月,

大北農

銷售生豬30。59萬頭,銷售數量同比增長250。4%;

正邦科技

銷售生豬78。67萬頭,同比增長162。47%;

溫氏股份

銷售生豬100。4萬頭,同比增長15。48%,可見集團化豬場生豬存欄在總存欄量中的佔比越來越高。

相比於散養戶,集團化豬場雖然生產成績略高,但是人員成本、疾病防控成本,物資成本都要明顯高於散養戶,這也就導致國內生豬養殖成本整體增加,在高養殖成本的壓力下豬肉想降價是很難的。

生豬存欄超過4億頭,為何豬肉還不降價?“2個壟斷”是主因

另一個壟斷是生豬屠宰的壟斷,以前我國生豬屠宰是以農村小刀手為主力的,由於缺乏監管,市場常見病死豬肉、注水肉等,為了讓大家吃上健康放心的豬肉,國家開始在各地區推行生豬集中屠宰,取締農村小刀手屠宰,生豬屠宰前和屠宰後都會進行檢驗檢疫過程,只有健康合格的豬肉才會流向市場,而有問題的病死豬肉都會被進行無害化處理。

雖然設想是好的,但是在實際操作過程中,卻有很多問題,其中最大的一個問題就是屠宰費用的增加,規模化屠宰場為了提高屠宰效率採用的都是機械化屠宰。以前小刀手多是自己屠宰自己賣肉賺一份錢就夠了,現在屠企要賺一份錢,豬肉販子要賺一份錢,豬肉零售攤主還要賺一份錢,這就使得生豬集中屠宰的費用大大增加。集中屠宰後,不論是豬還是豬肉運輸距離和運輸成本也會隨之增加,而這些費用最終都會疊加到豬肉身上,這也成了豬肉無法降價的一個主要原因。

生豬存欄超過4億頭,為何豬肉還不降價?“2個壟斷”是主因

雖然生豬集中養殖和集中屠宰解決了養豬行業中的部分問題,但是又引發了新的問題,尤其是一味得搞集中化管理,就相當於變相增加了養豬場和屠企的話語權,一旦形成真正的壟斷,決定豬價的就不再是市場供應了,而是養豬場和屠企的利潤了。

希望養殖和屠宰的“壟斷”能引起國家的重視,加以監管,並在一定程度上防控農民養豬和民間殺豬,打破兩方面企業的壟斷地位,恢復豬肉的市場調控能力,如此有可能讓居民真正實現“豬肉自由”。

TAG: 豬肉屠宰生豬存欄壟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