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絲往事 千年瑰寶」開元寺:泉州歷史文化積澱集大成者

「海絲往事 千年瑰寶」開元寺:泉州歷史文化積澱集大成者

大雄寶殿後廊的一對16角形石柱,從印度教寺廟番佛寺移來,上面有多幅印度教古代神話故事。

「海絲往事 千年瑰寶」開元寺:泉州歷史文化積澱集大成者

大雄寶殿是中國古代建築中最高的形制

「海絲往事 千年瑰寶」開元寺:泉州歷史文化積澱集大成者

拜庭內的寶篋印經塔

「海絲往事 千年瑰寶」開元寺:泉州歷史文化積澱集大成者

大雄寶殿前須彌座上的獅身人面石刻,為印度教寺廟番佛寺移來。

「海絲往事 千年瑰寶」開元寺:泉州歷史文化積澱集大成者

開元寺佈局完整,宏偉壯麗。

「海絲往事 千年瑰寶」開元寺:泉州歷史文化積澱集大成者

東西塔代表了13世紀中國石構建築技藝的最高水平 (陳英傑 攝)

「海絲往事 千年瑰寶」開元寺:泉州歷史文化積澱集大成者

大雄寶殿飛天樂伎 (泉州晚報資料圖片)

臺海網4月27日訊 據泉州網報道 每座歷史文化悠久的城市,都有一個文化地標,歷史文化名城泉州的文化地標,是開元寺,開元寺堪稱泉州歷史文化積澱之集大成者。

作為宋元時期泉州規模最大、官方地位最突出的佛教寺院,開元寺宏大的規模、高規格的建築形制及極高的歷史、宗教、藝術、科學價值,都彰顯了宋元時期刺桐港作為“東方第一大港”非凡的政治地位及經濟、文化實力。

開元寺是泉州“世界宗教博物館”的一方縮影。寺內眾多中外宗教文化融合的史蹟,是泉州輝煌的“海絲”歷史與中外宗教文化頻繁交流的歷史見證。

在時光中沉澱了一千多年的開元寺,故事很多、很長,有許多您可能還沒聽過,我們跟著開元寺知客師的腳步,走進這座泉州人引以為傲的寶藏。

舍地建寺 “桑開白蓮”締千古佳話

外地人來泉州、泉州人招待遠方的親友,第一站往往是開元寺。開元寺的故事,從山門對面的紫雲屏、山門上懸掛的“紫雲”匾額開始講起。“桑開白蓮”“紫雲覆地”等建寺傳說,不僅是一段樂善好施的美談,更見證了泉州自唐以來的輝煌海上貿易史。

黃守恭“舍地建寺”的故事,是泉州婦孺皆知的傳奇。據載,唐朝初年,泉州海上貿易逐漸興起,閩南的氣候環境非常適合種植桑樹,郡儒黃守恭敏銳地發現了商機,在老宅的附近開闢出一大片桑樹園。傳說唐垂拱二年(686年),一位叫匡護的和尚到泉州講經,聽聞黃守恭為人慷慨,便向他募地建道場。黃守恭雖樂善好施,卻也捨不得大片桑園,便跟匡護和尚說,如果桑樹可以開白蓮花就獻地結緣。沒想到幾日後,滿園桑樹都開出白蓮花,黃守恭被無邊佛法所感動,將桑樹園捐出。

百畝桑園變為寺廟,開元寺也有了“桑蓮法界”的雅稱。寺院最初稱“蓮花道場”,傳說建殿時常有“紫雲覆地”,又稱紫雲寺,黃守恭也因此被尊為“紫雲始祖”,後世子孫以“紫雲”為燈號。開元寺僧感念黃守恭獻地的善舉,在寺東側建檀越祠供奉他。幾乎與開元寺同齡的檀越祠、至今仍蓬勃生長的古桑樹,都是這段千古佳話的力證。

唐朝長壽元年(692年),蓮花道場升為興教寺,神龍元年(705年)改名龍興寺,唐玄宗開元二十六年(738年),詔天下諸州各建一寺,以年號為名,遂又改稱開元寺。

宋元時期,開元寺發展進入鼎盛時期,香火日盛,有支院120所。至元二十二年(1285年),僧錄劉鑑義向當時的福建行省平章伯顏申請,經朝廷批准合併為一寺,賜名“大開元萬壽禪寺”。

宏偉壯麗 中國古代建築藝術奇葩

開元寺佈局完整、嚴謹勻稱、宏偉壯麗,其主體格局奠定於10世紀,至今儲存著中國古代大型佛寺建造形制發展成型初期的典型佈局,即在中軸院落的東西兩側另建塔院,14世紀後少有出現,非常珍貴。

寺院坐北朝南,中軸線主要建築自南向北依次為紫雲屏、天王殿與拜亭、拜庭及東西廊、大雄寶殿、甘露戒壇、藏經閣及其東側檀越祠。東、西兩側矗立著鎮國塔、仁壽塔兩座宋代石塔,整體佔地面積約8萬平方米。

進山門,出天王殿,進去就是拜庭,傳說拜庭因建寺時紫雲覆地,自古“凡草不生”。拜庭兩旁列置的陀羅尼經幢、窣堵波式塔、寶篋印經塔,都是8—10世紀隨著漢傳密教的發展而在中國新產生的佛教建築形式。這些經幢、佛塔遺存,建造年代多為10—14世紀,是東亞地區佛教建築發展史中珍貴的年代標本,也有力地見證了泉州作為中國當時最重要的官方國際港口,多元文化在此地匯聚、融合和發展,留下了豐富的成果。

拜庭內有兩座建於1145年的石塔,因塔的造型酷似藏經寶匣,故得名寶篋印經塔。傳說公元前二世紀古印度阿育王敕建八萬四千座塔,其中十九座傳入中國,因此又稱為阿育王塔。石構大型寶篋印經塔現僅存於閩浙粵沿海三省,特別是泉州一帶,它們僅建於宋元兩代。這兩座塔高5。48米,方形塔身是這種塔的基本特徵,四面刻龕,內雕佛本生故事。

1982年維修這個寶篋印經塔時,在塔內發現一件南唐保大四年(946年)建造的“佛頂尊勝陀羅尼經幢”,幢身文字記載有當時管理海外貿易官員的職銜“軍事左押衙充海路都指揮兼御史大夫”,及當時泉州最早的海外貿易管理機構——榷利院,印證了五代時期官方對海外貿易的重視及當時泉州海外貿易的發展。

大雄寶殿是開元寺中最早的建築,面闊九開間,屬於中國古建築裡最高的形制。與一般禪宗供奉的佛像不同,殿內供奉著佛教密宗最高級別的五尊神祇五方佛,開元寺也因此成為中國南方唯一供奉密宗五方佛的寺廟。

大殿中最令人讚歎的,便是中部兩排石柱和樑架接合處的斗栱,雕刻成二十四尊飛天樂伎。其造型源自佛經所述的神鳥“迦陵頻伽”(妙音鳥),形象為人身羽翅鳥腿,這些飛天手中或執管絃絲竹樂器,或捧文房四寶,既承擔支撐樑架的結構作用,又具有極高的藝術價值,為中國木構建築所罕見。迦陵頻伽斗拱的創造性特徵,充分體現出10-14世紀的泉州,因來自中原及海外的多元文化匯聚融合作用,形成的開放、包容精神,以及社會文化的繁榮與活力。

地位崇高 佛教建築史的珍貴物證

除了大雄寶殿內,開元寺還有另一處也有24尊木雕飛天樂伎,那便是甘露戒壇。戒壇是古代佛教僧侶受戒的場所,甘露戒壇始建於宋代(1019年),10世紀後只有一定級別的行政區域才能設立戒壇,體現了當時泉州及開元寺具有很高的官方地位。

據寺志載:“甘露戒壇在大殿之後。先是唐時,其地常降甘露,僧行昭因浚甘露井。宋天禧三年(1019年)朝例普度,僧始築戒壇。”因在井上建壇,遂稱甘露戒壇。戒壇歷代都有修繕,現存戒壇系1666年(清代)重修。戒壇建築為五重簷八角攢尖頂式,是依據7世紀律宗經典《關中創立戒壇圖經》所述規制建設,由5層臺座構成,象徵五分法身,分別供奉佛、菩薩、金剛等。殿頂正中為八角圓形藻井,採用無樑結構,柱頭及補間鋪作也有24尊木雕飛天樂伎,手執泉州南音樂器。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教授方擁曾讚歎地說:“從內外兩方面看,甘露戒壇建築都堪稱閩南現存古蹟中最富變化者。”

中國佛寺中現存的古代戒壇建築甚為稀少,開元寺戒壇形制高度吻合古代佛教經典記述的規制,被視為佛教建築發展史中的珍貴物證。

中外融合 “世界宗教博物館”的縮影

與其他佛教寺廟相比,開元寺最大的特色,便是中外特別是中印的宗教、藝術文化在這裡的融合。宋元時期,泉州以“東方第一大港”的寬博胸懷,接納來自世界各地的商賈,多種宗教文化和宗教藝術也得以在這片自由的土地上紮根、成長,泉州也因此被譽為“世界宗教博物館”,開元寺許多儲存至今的珍貴遺蹟,成為宋元泉州輝煌“海絲”歷史與中外宗教文化頻繁交流的歷史見證。

開元寺大雄寶殿後廊,有一對16角形石柱,石柱的外形及雕刻與南印度12—14世紀(朱羅國晚期)的印度教寺院相似。兩根石柱身上的24幅圓浮雕圖案中,9幅雕刻有印度教古代神話故事,這些故事的中心內容與印度古代著名史詩《摩訶婆羅多》《羅摩衍那》有關。石柱上分別雕刻有:印度教三大主神之一溼婆立像,毗溼奴騎坐金翅鳥,閻摩那河七女出浴,吹笛子的克里希那,克里希那與阿周樹,還有甘尼巴與基斯那摔跤,毗溼奴和他的妻子財富女神拉克希米、大地女神普黛維等。其他雕刻著“雙獅戲球”等中國古代傳統吉祥圖案及花草圖案,有力證明了外來文化與泉州本土文化的交流與融合。

為什麼這對刻有印度教主題的石柱,會出現在宋元時期中國著名的佛教寺廟裡?原來這對石柱原是印度教寺廟番佛寺所有。13世紀末,沿海上絲綢之路到達泉州並定居於此的阿拉伯商人,在泉州建設了一座供奉印度教溼婆神的寺廟番佛寺。元末,番佛寺坍塌後,大部分印度教建築構件流入民間,有的成為其他寺廟用來維修的構件。明代崇禎年間鄭芝龍出資重修開元寺大雄寶殿時,這對石柱被搬來,就此在這裡佇立了近400載。

除了這對石柱,大雄寶殿殿前月臺的須彌座也來自番佛寺。須彌座束腰處有73方獅子與人面獅身石刻,這與南印度朱羅時期的印度教寺院裡的人面獅身石刻風格非常相似。大殿重修時,在這座發展成熟的中國佛教寺院中,居然使用了印度教主題的建築構件,是非常罕見的文化現象,側面體現了泉州本土文化多元包容的獨特傳統。

如今,這對印度教石柱、須彌座已成為泉州開元寺最重要的文物之一,成為世界各地遊客來訪必“打卡”點之一。

東西雙塔 泉州人的精神航標

“站著像東西塔,躺著像洛陽橋”,700多年櫛風沐雨、經歷了地震狂風等自然災害仍屹立不倒的東西塔,一直被泉州人視為精神航標。作為我國現存最高的一對宋代石塔,東西塔不僅代表了13世紀中國石構建築技藝的最高水平,也是泉州古城的獨特標誌和象徵,無論泉州人在世界哪個角落,看到東西塔,就看到了故鄉。

東西塔是鎮國塔、仁壽塔的合稱,東塔為鎮國塔,西塔為仁壽塔。不少人可能以為東西塔是同時期的建築,其實,兩者的施工時間均為10年,但西塔早東塔十年建設,高度也不一樣,西塔為45。06米,東塔高48。27米,西塔略低。

鎮國塔建於1238—1250年(南宋),為五層八角仿閣樓式石塔,塔中為一根花崗岩塊石疊砌的八角形塔心柱,直徑約4米,從塔底直達塔頂。每面塔壁均由立柱、額坊、斗拱等組成。一層東、西、南、北各開一門,二層起逐層錯位,塔身外壁每層雕有佛像16尊,共80尊,造像自下而上代表逐漸提升的佛教修行的五種境界,須彌座束腰處有40幅雕刻,其中37幅是佛經故事圖。該塔在比例關係、構件形式等方面,均體現了7—13世紀的唐宋建築特徵。塔壁一順多丁的砌築方式,以及塔身收分、門龕錯位、分段接柱等建造方式,增強了塔身的穩定、美觀和抗震能力,體現出古代工匠的非凡智慧。

除了建造時間、高度等方面的差異,西塔與東塔還有幾處主要差異,一是第三、四、五層補間鋪作僅一組斗拱,二是塔身外壁的80尊石刻造像內容為佛教人物,代表佛教所弘揚的眾生佛性平等理念,須彌座石刻為花獸圖案。此外,西塔第四層雕刻有印度佛教男性觀音菩薩、猴行者腰繫《孔雀王咒》經書,體現出與外來宗教文化的交流融合。

古時沒有起重機、千斤頂、推土機等基建裝置,東西塔是如何建成的呢?據說設計建造時先建了一座土山,然後用土山做斜坡,從土山腳往土山頂慢慢將石頭一塊塊往上疊,塔造愈高,土山堆也越堆愈高,土山愈伸愈遠,一直堆到如今的中山路十字路口,這個地方俗稱“土山街”,也就是如今的塗門街。傳說,當年造塔時用的石頭從西街排到泉州城郊,即現在東海街道法石社群,所以,這裡舊時有條石頭古街。

雙塔的宏偉體量和精湛的石雕工藝,非普通水平的財力和物力所及,從側面反映出13世紀時泉州作為國家指定的國際港口,擁有的先進建築技術、完整工程組織、強大社會動員能力以及雄厚的經濟實力。

刺桐瑰寶 古泉州城的規劃原點

隨著考古研究的深入,開元寺的價值正日益被發現。“開元寺大雄寶殿的中心及其中軸線,是泉州城的規劃原點和精神之軸。”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員、參加泉州古城考古的汪勃表示。

汪勃在尋找泉州古代城池與山脈、河流、重要建築之間在方位和朝向上的關係時,透過反覆踏勘和測繪後,驚喜地發現開元寺與古城的有趣聯絡——五代時期泉州羅城的七門形制出現後,除了正南門之外,其他六座城門皆以開元寺為中心。

汪勃還在開元寺找到兩條中軸線,一條是大雄寶殿的中軸線,另一條是大雄寶殿中心至東西塔連線的垂線。從這兩條中軸線延伸開,為考古工作者尋找泉州的南外宗正司遺址與市舶司遺址指明瞭大致方向。

“各種寺塔比比皆是,而能構成天盤縫針且至今還儲存在地面上的,目前知道的也只有泉州開元寺大雄寶殿和東西塔構成的測繪體系了。”汪勃表示。

開元寺的價值有待繼續發掘,開元寺的故事還有很多沒講完,她還將帶給世界多少驚喜,值得期待。(記者 黃寶陽/文 張九強/圖)

TAG: 開元寺泉州戒壇大雄寶殿建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