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手術到免疫治療,一部蕩氣迴腸的癌症治療革命史

在人類漫長的疾病史中,很多疾病隨著技術的不斷髮展埋進土壤裡,但是也有很多疾病隨著時間推移漸漸成為人類的健康殺手。而癌症,就是人類健康最可怕的殺手之一。

從手術到免疫治療,一部蕩氣迴腸的癌症治療革命史

在人類和癌症相殺的過程中,治療手段也經歷了數次革命——從手術,到放化療,從放化療到分子靶向藥,再從分子靶向藥到如今的細胞免疫治療。而推動癌症治療手段革命的,便是我們對於癌症不斷進化的認知。

手術:癌症是一個“腫塊”,切掉

相信很多人都知道癌症的命名:Cancer。這個名字來源於拉丁文,而在拉丁文的意思,是螃蟹——

橫行無忌是螃蟹的走路方式,也是人們最初對於癌症最直觀的感受:橫行霸道的癌症。

癌症最早的認知來源於古希臘的希波克拉底,他最早描述了惡性腫瘤——癌症是一個腫塊,或者叫瘤。這個認知直到19世紀依舊沒有什麼大的改變。

如果把它當做腫塊來認識的話,那麼切掉毫無疑問是很好的選擇。

有史記載的第一例癌症手術當屬1809年美國人透過手術的方式切除卵巢腫瘤。

從手術到免疫治療,一部蕩氣迴腸的癌症治療革命史

從此之後,手術就成了治療癌症的一個重要方式,伴隨著無菌技術和麻醉技術的發展,直到現在,手術依舊是早期癌症最主要也是最有效的治療手段。

然而在手術治療的時候,醫生無法判斷癌症患者接受手術後的生存狀況:有的接受手術後,可以活10年、20年,有的接受手術,卻只能活3個月、5個月;有的腫瘤大的,切了活的很久,腫瘤小的,切了卻很快死去。這些都是為什麼呢?人們並不知道。在這一階段,人們對於腫瘤的認知仍然停留在肉眼觀察的層面上。

直到1836年,人們才第一次透過顯微鏡觀察到“異常細胞”組成的癌症,這個時候,人們才開始認識到把癌症當成腫塊並不正確,癌症也是由細胞組成的。

從手術到免疫治療,一部蕩氣迴腸的癌症治療革命史

那麼遏制細胞生長,應該可以遏制癌症生長。於是,伴隨著對於癌症認知的升級,人類來到了癌症治療的第二扇大門前:放療和化療。

放化療:從細胞水平殺死癌症

放化療,指的是放療和化療,因為這兩者往往是一起使用的,所以經常放在一起。最開始使用的,也是放療。

放療的全稱是放射治療,透過大量輻射殺死癌細胞。

最早的放射治療可追溯到1895年,用X線和鐳用於治療癌症。

現在看來,放射線對人體細胞有著極大的危害性,治療癌症的時候會殺死大量的正常細胞,因此在早期的放療過程中,帶給患者的傷害極大。(現在,放療的劑量和部位精確性已經大大提高,而這些都是在治療中慢慢摸索出來的)

從手術到免疫治療,一部蕩氣迴腸的癌症治療革命史

雖然我們經常將放化療放到一塊,但是化療卻比放療出現的時間晚的多。

直到20世紀40年代美國人首次有氮芥治療淋巴瘤的臨床試驗成功,才昭示著化療正式邁上歷史舞臺。

(在二戰過程中,人們研發了很多毒氣和生化武器,而研究人員發現這些東西可以很好地殺死人——體內的細胞。那麼殺死癌細胞也是成立的。)

從手術到免疫治療,一部蕩氣迴腸的癌症治療革命史

在和癌症相處的這些年裡,人們發現癌細胞比普通細胞長得快得多,於是化療藥物就針對長得快的細胞進行殺傷。當然由此帶來的副作用就是人體內生長速度快的細胞也會被一併殺死,這也是為什麼化療會出現脫髮的原因——因為毛囊細胞生長的速度很快。

然而由於放化療都是全身治療,對於患者來說,副作用實在是太大。在早期的放化療過程中,很多患者都是因為無法忍受放化療帶來的副作用而選擇中斷治療或者自殺。(放化療技術發展到現在,副作用已經極大的降低)然而直到這個時候,人們依舊找不到癌細胞到底是如何產生的。

但是幸運的是,人類用雙手開闢了劃時代意義的發現:

1953年,沃森和克里克發現DNA雙螺旋結構——由此標誌著人類對於癌症的研究進入了基因時代,而由此帶來的,便是癌症治療的第三次革命——靶向藥物的誕生。

從手術到免疫治療,一部蕩氣迴腸的癌症治療革命史

分子靶向藥:精準醫療誕生

當雙螺旋DNA結構開始清晰的展現在大家的面前時,人類對於生命的認知便拓寬到了一個嶄新的領域:很多無法解釋的疾病都找了對應的基因突變。包括眾所周知的舞蹈症、唐氏綜合徵,都在基因層面上找到了自己的突變基因。

而癌症,同樣如此。

1970年,第一個致癌基因被發現——這個基因一旦被啟用,就會讓正常細胞的分裂失去控制,成為癌細胞(原癌基因);1984年,第一個腫瘤抑制基因也被發現。這個基因和致癌基因正相反,它的正常功能是抑制腫瘤細胞的生長,一旦它被抑制,癌細胞便開始瘋長,癌症就出現了(抑癌基因);1985年,人類基因組計劃由美國率先提出。

從手術到免疫治療,一部蕩氣迴腸的癌症治療革命史

隨著分子機制的不斷揭秘,人們發現癌症和基因的關係越來越密切。在此之前,不論是手術還是放化療,都無法做到精準的殺死癌細胞,大量的正常細胞也在治療的過程中被殺死。但是在分子水平上,我們能不能靶向那些發生突變的基因,進行針對性的治療呢?

於是,靶向藥物應運而生。既然癌細胞是因為基因突變而產生,那麼我們針對突變位點進行針對性的治療不就行了嗎?事實也證明:分子靶向藥在癌症治療方面確實有著極為強大的效果。在肺癌治療中,存在EGFR基因突變,單單使用分析靶向藥就可以達到60%~80%的治癒效果,可以說是人類攻克癌症的一大勝利。

但是,伴隨著分子靶向藥的誕生,癌症治療的另一個問題又開始不斷地凸顯起來:耐藥。

放化療無法精確的殺死癌細胞,會連帶殺傷正常的人體細胞,但是分子靶向藥因為過於精準的瞄準靶點基因,一旦靶點基因發生突變,那麼分子靶向藥物就會失去作用。很多癌症患者在經過分子靶向治療之後幾年內,都會出現耐藥情況。而一旦出現耐藥情況,患者的癌症將會進一步的惡化。

從手術到免疫治療,一部蕩氣迴腸的癌症治療革命史

從細胞到分子,人們對於癌症的瞭解不斷深入,治療的觀念也在不斷地改變,由此推動的,便是人們對於癌症的治療手段不斷革新。然而越是深入的瞭解,醫療研究人員便越是發現傳統藥物治療癌症有著不可跨越的壁壘——傳統分子類藥物在面對狡猾的癌細胞時顯得弱小而無助。

在傳統的分子和靶向藥物無法帶領人們戰勝癌症時,人們開始將目光轉向人體內的天然抗癌戰士——免疫細胞。

從手術到免疫治療,一部蕩氣迴腸的癌症治療革命史

由此,人類和癌症的戰爭進入到了另一個層面——免疫治療,利用活的免疫細胞殺滅癌細胞。由此誕生的便是過繼性細胞免疫治療。這個名字或許對很多人來說都有些陌生,但是說到CAR-T技術和PD-1抗體,相信知道的人就多了。

TAG: 癌症靶向放化療治療細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