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你知道不良情緒會引起疾病嗎?請做到以下三點

三年前的夏天,我正在中醫針灸科坐診的時候,進來一位四十歲左右的中年婦女。我經過觀察,發現她口眼歪斜,第一反應就是患上了面神經炎,即我們俗稱的“面癱”。我讓她做了抬眉、閉眼、鼓嘴等動作,可是都無法完成,基本上確定了我的懷疑。令我感到十分不解的是,“面癱”這種疾病通常都是在室內外溫差過大的冬季發生,為什麼她卻這麼反常呢?透過進一步的問診才知道,原來她和她的丈夫因為家庭瑣事發生了激烈的爭吵,而且情緒特別激動,才造成了這種症狀。可以肯定的是,由於她完全失控的情緒而導致了這次疾病。生活中這種情況比比皆是,我們最常見的就是打麻將的時候因情緒激動導致腦淤血,或者在激烈吵架的時候導致猝死。

心理學:你知道不良情緒會引起疾病嗎?請做到以下三點

現實總會給人帶來壓力,而壓力一旦過度,就會導致身心繫統的一系列連鎖反應。壓力事件經過心理的加工而引起強烈的情緒反應,然後會啟動行為、神經、內分泌以及免疫等系統的反應,這些心身反應會長期累積最終會促發不同型別的機能性疾病。無論是哪種疾病,不良情緒都是致病的重要中介因素

那麼,為什麼失控的情緒會引起嚴重的疾病呢?

1.個體在情緒失控的情況下,應激反應造成的傷害

每個人的生理指標都有其理想的水平(正常的體溫、心率、血糖濃度等),而應激反應將可能打破這一理想水平。因為情緒將心理與生理兩大系統關聯起來,在心理與生理的互動影響中,情緒起到一個核心中介的作用。

加拿大生理學家謝耳葉做過一個實驗,他把羊長時間地放在裝有狼的籠子旁邊飼養,羊長久地處於狼的應激反應之中,羊慢慢的吃食減少,後來得病而死。謝耳葉認為在持續的應激反應下,它能擊潰人的正常生理指標,容易被疾病侵襲。

個體情緒的失控導致我們的應激反應出現,這時,為了給肌肉運動運送能量,儲存的能量(如脂肪細胞)會被調動出來,釋放到全身,這一過程完全由心血管系統來完成,於是血壓和心率開始升高,對個體造成傷害。

2.個體在情緒失控的情況下,對人體免疫系統造成傷害

Cohen等(1991,1993)透過大量的研究證明,消極情緒狀態會提高人們對疾病的易感性。在一個實驗範例中,他們將420名被試系統地安置於有5種呼吸病毒的情境中,並單獨或成對地隔離7天。結果表明,病毒感染率及臨床感冒率與消極情緒(包括消極情緒狀態和消極情緒特質)指標的上升呈顯著相關(分別為0。33和0。2)。

情緒狀態所伴隨的生理反應直接影響著免疫系統的功能,積極的情緒狀態會增強免疫系統的功能,而消極的情緒狀態則會對免疫系統造成傷害。如焦慮、抑鬱、驚恐、害怕、孤獨、自卑、煩惱等,可以改變個體的機能而增加個體對疾病的易感性。

美國生物學家愛爾馬做過一個實驗,他蒐集人在不同情緒狀態下的“氣水”。當一個人情緒穩定撥出的氣變成水是清澈透明的,情緒失控時是有沉澱的。他將有沉澱的水注射到白鼠身上,幾分鐘以後白鼠死去。他分析,個體生氣十分鐘不亞於跑一個三千米。情緒失控時,免疫系統反應複雜,比平時更具有毒性。《紅樓夢》中的林黛玉就是一個典型例子,常年多愁善感,情緒低落,免疫力低下,體弱多病,最後也是遺憾早逝。

心理學:你知道不良情緒會引起疾病嗎?請做到以下三點

怎樣才能控制好情緒遠離疾病呢?

01.用自我暗示法控制情緒

亞里士多德說:“一個清晰的想象促使身體服從它,這正是行為的自然原理。想象實際上控制著所有感知力,感知力又控制著心臟的跳動,而且透過它啟用所有生命機能。因而,整個機體是可以被改善的。儘管如此,這個想象無論多麼清晰,它也不能改變一隻手、一隻腳或者其他器官的形態。”

我曾經接診過一位十八歲的大一新生,他給我描述他每天都情緒崩潰,經常哭泣,而且伴有小腿的疼痛症狀,去過多家醫院就診,也沒有查出任何器質性病變。透過問診,我瞭解到他在剛入學的時候,由於軍訓強度大,小腿產生過疼痛,但那都是半年前的事了。在進一步深入瞭解過程中,挖掘出了他由於性格內向,害怕接觸陌生人和新環境,不想上學的內心世界。我教他使用自我暗示的方法,順利地去除了小腿疼痛的癔症,而且提升了學習的積極興趣,很快地融入到了大學生活。

對於情緒不穩定的人,每天的自我暗示能夠起到很好的鎮定作用。當我們受到外界因素干擾的時候,一些自主的和不自主的想法導致了我們內心的衝突和緊張,如果不加以控制,很容易由內向心衝突而外化為無端的行為表現。

自我暗示在這個時候能夠起到自我提醒自我,集中注意力的強化作用,使情緒處於自我掌控之中。

02.用情緒認知法來控制情緒

在情緒ABC理論中:A表示誘發性事件,B表示個體針對誘發性事件產生的一些看法,C表示自己產生的情緒和行為的結果。情緒ABC理論的創始人愛利斯認為:正是由於人們不合理的想法才產生了情緒失控。

舉個例子:當你廢寢忘食的玩遊戲的時候,媽媽過來叫你吃飯,這個時候就產生了情緒認知問題。如果你認為媽媽打擾了你玩遊戲的話,你便會產生異常憤怒的情緒;如果你認為媽媽是為了你的身心健康著想,你就會產生感激之情。

一千個人心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我們每個人的知識結構、社會經歷都會有所不同,在對待不同事物的同時便會產生不同的情緒和行為。這個時候,需要我們用理性的思維來控制情緒,不能讓情緒來主導我們的人生。

03.時刻保持一顆愉悅的心

俗話說“笑一笑,十年少;愁一愁,白了頭”,這句諺語形象生動地說明了情緒和健康的密切關係。

英國化學家法拉第因為工作緊張而神經衰弱,情緒低落。後來有位醫生給他開了一個“藥方”,卻是一句話“一個小丑進城,勝過一打醫生”。法拉第明白了其中的道理:一個人要有健康的身體,只有保持愉悅的心情,不為不良情緒所困擾。最終,調節了生活情趣以後,身體也逐漸康復。

心理學:你知道不良情緒會引起疾病嗎?請做到以下三點

我們到底需要什麼樣的生活?不是由別人決定,也不是由我們所處的環境所決定的,而完全是由我們的心態所決定的。如果你保持一顆愉悅的心態,你的生活將會幸福美滿;如果你時刻充滿憤怒的情緒,你的生活將會如履薄冰。

結束語

良好的情緒能夠提升生活的幸福感,讓我們擁有美好的人生,有了積極的情緒,你將會滿臉都洋溢著笑容。掌控情緒,從什麼時候開始都不晚,要培養穩定的情緒,就要從每一件小事開始,用平常心去對待,你終將擁有一顆平靜如水的心。

TAG: 情緒失控應激反應個體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