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風至,白露生,白露時節話養生!

清風至,白露生,白露時節話養生!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大片的蘆葦青蒼蒼,那晶瑩透亮的露水珠已凝結成白刷刷的濃霜……

這首唯美的出自《詩經·秦風·蒹葭》的小詞便是時值白露時節。炎熱的夏天已經過去,白露隨之到來,俗話說:“白露秋分夜,一夜冷一夜。”,到了白露之後,氣溫也在逐漸轉涼,我們在清晨起來時會發現路邊的葉子上沾滿了一顆顆白色的露珠,這是因為夜晚的水汽凝結在葉子上的緣故,這也是“白露”這個名字的由來。

清風至,白露生,白露時節話養生!

《禮記》中記載此時的天氣:“涼風至,白露降,寒蟬鳴。”“盲風至,鴻雁來,玄鳥歸,群鳥養羞。”

是說這個節氣正是鴻雁南飛避寒,百鳥開始貯存乾果糧食以備過冬。可見白露實際上是天氣轉涼的象徵,很多體弱者此時很容易感冒生病,或是舊病復發,那麼在這個時節應該如何順應天氣保養身體呢?

穿衣保暖,秋凍有度

中醫有“白露身不露,寒露腳不露”的說法,也就是說白露節氣過後,穿衣服就不能赤膊露體。儘管有時白天天氣還是炎熱,但早晚溫差較大,要注意隨著氣溫的變化加減衣服,出門帶一件外套,還要注意腰腹部、膝關節保暖。夜晚要關上窗戶,換上長袖衣入睡,將薄棉被備在床頭十分必要。

但養生還要注意春捂秋凍,這也是一條經典的養生保健要訣。因為天氣變涼,人的毛孔要閉合起來防著涼,如果過早就把厚衣服穿上了,毛孔就會因為受熱而開放,突然降溫帶來的寒氣就容易透過毛孔傷人。

清風至,白露生,白露時節話養生!

因此衣物可以單薄些,薄而不露,適當“秋凍”。但“秋凍”要因人而異,對於正在生長髮育的嬰幼兒,身體調節功能較差的年老體弱者,以及體質較弱者是不宜“秋凍”的,此外,有支氣管炎、哮喘病、冠心病等人群也不宜“秋凍”,一旦著涼感冒就很容易舊病復發。

另外,“寒從腳起”,對於耐寒能力差的人在白露過後,要注意足部保暖,儘量減少穿著露趾的涼鞋、拖鞋,雨天還要牢記不要溼腳走路,以防寒氣侵體引起不適。

健脾潤燥,營養清淡

白露以後天氣轉涼,口乾、唇乾、咽乾、面板乾燥等症狀隨之襲來,這些都是典型的“秋燥”表現。白露時節燥邪襲肺,飲食應以健脾潤燥為主。

建議要多吃梨、銀耳、蜂蜜、百合、枸杞、蘿蔔、豆製品等,多吃橙黃色蔬菜,比如南瓜、紅蘿蔔等。另外,吃一些綠葉蔬菜補足維生素C也很有必要,如芥蘭、菠菜、綠菜花等。白露時節的適宜膳食有蓮子百合粥、銀杏雞丁等。

清風至,白露生,白露時節話養生!

在調節飲食上,應選擇清淡、富含營養、少或無刺激性的食物,避免生冷飲食,保證適量的新鮮蔬菜,保持大便的通暢,同時少吃黃魚、帶魚、蝦、蟹和肥肉,並戒菸戒酒。白露時節,人們會比較容易出現脾胃虛弱、消化能力差的症狀。可以多吃些易吸收、有補養作用的粥品。

動靜結合 調養心神

早晨是鍛鍊身體的最佳時間,此時氣候宜人,秋高氣爽,動靜相宜,可根據個人情況選擇不同的運動專案進行鍛鍊,如登山、打太極拳、游泳等,長期堅持可增強心肺功能,讓生物鐘自然過渡到下一個節氣。在進行以上運動鍛鍊的同時,還可配合一些“靜功”,做到動靜結合,動靜和諧。

清風至,白露生,白露時節話養生!

進入秋天花草樹木開始凋謝,人們易於有抑鬱的情緒。中醫認為笑能宣發肺氣,調節人體機能,消除疲勞,恢復體力。笑可以使肺吸入足量的清氣,撥出濁氣,加速血脈執行,能使心肺的氣血調和。常笑還是一種健身運動,能使胸肌伸展,增大肺活量。

飲食補充也是緩解不良情緒的不錯方法。秋季飲食注重養肝,多喝菊花、蓮子茶清肝解鬱;同時多吃核桃、魚類等含較多磷質食物,也能一定程度幫助人們緩解連日陰雨給大家帶來的“陰鬱”心情。

溫水泡腳,補養腎氣

此時不少人會出現手腳冰冷的情況,或者是四肢發冷、乏力等等症狀,中醫講這都是腎氣不足的表現,因此,白露要注意補腎氣。這時候晚上堅持泡腳,用溫水泡,水要沒過腳腕,時間在15到30分鐘為宜,中間可逐漸加溫水,泡到身體微微發熱好。

泡腳的同時可以把耳朵和腰部搓熱,腎開竅於耳,而且耳朵有密集的反射區,聯絡著全身每一個器官,所以,常泡腳搓揉耳朵是一種很好的養生方法。

圖片來源於Pexels

清風至,白露生,白露時節話養生!

TAG: 白露秋凍時節天氣轉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