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水節氣:春捂、健脾祛溼、養陽

雨水節氣是24節氣中的第2個。今年的“雨水”是陽曆2月19日,這天也是農曆正月十五元宵節。《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正月中,天一生水。春始屬木,然生木者必水也,故立春後繼之雨水。且東風既解凍,則散而為雨矣。”意思是說,雨水節氣前後,萬物開始萌動,春天就要到了。

雨水節氣:春捂、健脾祛溼、養陽

雨水節氣有三候

一候:獺祭魚

雨水節氣:春捂、健脾祛溼、養陽

水獺捕捉到魚後,將捕獲的魚排列在岸邊展示,似乎要先祭拜一番後再享用。

二候:鴻雁來

雨水節氣:春捂、健脾祛溼、養陽

此時南方天氣暖,大雁自南向北飛。候鳥是隨著天地陰陽之氣的變幻而往來,以適應氣候。

三候:草木萌動

雨水節氣:春捂、健脾祛溼、養陽

天地間陰陽交泰,出現生機,草木乘此生機,開始萌動,在“潤物細無聲”的春雨中,草木將開始抽出嫩芽。從此,大地漸漸開始呈現出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

雨水節氣,雖已入春,但寒氣很重,隨著降雨有所增多,寒溼之邪最易困著脾臟。同時溼邪留戀,難以去除,故雨水前後應當著重養護脾臟。

雨水節氣:春捂、健脾祛溼、養陽

起居:護陽、昇陽,宜動不宜靜

1、晚睡早起,與日俱興

春天后,很多人都有春困的情況,雨水後應少睡多運動。

《黃帝內經》描述

"春三月,此謂發陳。天地俱生,萬物以榮,夜臥早起,廣步於庭,被髮緩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殺,予而勿奪,賞而勿罰,此春氣之應,養生之道也。逆之則傷肝,夏為寒變,奉長者少。"

雨水節氣:春捂、健脾祛溼、養陽

意思就是說,生活起居方面要

晚睡早起

,提倡人與自然相對應。春天來了,白天漸漸延長,黑夜慢慢縮短,陽氣漸長,陽主動陰主靜,陽氣生長了,人就要順應大自然的氣機,減少睡眠的時間,增加活動的時間。

2、保暖:春捂護陽,下厚上薄

“春捂”是傳統的養生之道。初春,寒氣始退,陽氣升發,春捂是硬道理。此時人們的機體調節功能遠遠跟不上天氣的變化,稍不注意,傷風感冒就會乘虛而入。

“春捂”的原則是過猶不及,不“捂”不行,“捂”過頭也不成,掌握好“春捂”的尺度非常重要。

雨水節氣:春捂、健脾祛溼、養陽

具體的

春捂原則是注意“下厚上薄”,捂的重點在於背、腹、足底。

背部保暖可預防寒氣損傷“陽脈之海”——督脈,減少感冒機率;腹部保暖是有助於預防消化不良和寒性腹瀉。

3、梳頭百下,睡前摩腹

《養生論》說:

“春三月,每朝梳頭一二百下。”

雨水節氣:春捂、健脾祛溼、養陽

春季每天梳頭是很好的養生保健方法。因為春天是自然陽氣萌生升發的季節,這時人體的陽氣也順應自然,有向上向外升發的特點,表現為毛孔逐漸舒展,代謝旺盛,生長迅速。故春天梳頭,正符合這一春季養生的要求,有宣行鬱滯,疏利氣血,通達陽氣的重要作用。

雨水節氣:春捂、健脾祛溼、養陽

精神:戒怒忌憂,宜多夸人

中醫學認為,肝主生主動,喜條達而惡抑鬱,故稱之為“剛髒”,在五行中屬木,為陰中之陽,與自然界春氣相通應。

春季陽氣生髮速度開始快於陰氣的速度,肝火也處在了上升的勢頭,需要適當地釋放。肝喜疏洩厭抑鬱,生氣發怒易讓肝臟氣血淤滯不暢而導致各種肝病。

雨水節氣:春捂、健脾祛溼、養陽

因此,春天不應該鬱悶、生氣。這段時節,

除了保持愉快心情,也可多稱讚別人,別人快樂,自己也快樂。

保持好心情,也是護肝的一個竅門。

飲食:少酸多甘

雨水時節,

飲食應少酸多甘,以養脾臟之氣,同時宜少量食用辛溫,以應春木升發之氣

,可多吃韭菜、香椿、百合、豌豆苗、茼蒿、薺菜、春筍、山藥、藕、芋頭、蘿蔔、荸薺、甘蔗等。

雨水節氣:春捂、健脾祛溼、養陽

雨水節氣,天氣逐漸轉暖,但早晚天氣依然較冷,風邪漸增,人們很容易出現口舌乾燥、口腔潰爛等情況,也就是俗稱的

上火

因此,此節氣應多吃新鮮蔬菜、水果,以補充人體水分,菠菜、韭菜等都是不錯的蔬菜,少食油膩之品,食療多以粥為好。

雨水節氣:春捂、健脾祛溼、養陽

TAG: 節氣雨水陽氣春天梳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