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不勝防的黃麴黴素,預防不了的肝癌

黃麴黴毒素對人及動物肝臟組織有破壞作用,嚴重時可導致肝癌甚至死亡。1993年黃麴黴毒素被世界衛生組織(WHO)的癌症研究機構劃定為1類致癌物。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的健康意識也在加強。生活中,我們都已知道,筷子和糧食要放在乾燥通風的位置,筷子要三個月一換,黴變的東西不能吃,不要多儲油,防止油變質,可為什麼我國肝癌的發生卻呈逐年遞增趨勢呢?這是因為大家正以想象不到的方式食用著黃麴黴素。

防不勝防的黃麴黴素,預防不了的肝癌

黃麴黴素在食物中幾乎是無法避免的,世界各國都只能設定一個限量標準,降低其危害。但是幾乎所有人都聽過小商販這樣吆喝“收陳大米,收發黴玉米嘞”。那這些發黴玉米用來做什麼呢?

這些黴變糧食正常的用途是做酒精、釀酒;沒錯!釀酒是正常的用途,發黴程度不太嚴重的糧食釀酒時,經過蒸餾,黃麴黴素無法進入酒中,但是對酒的品質會有一定的影響,酒的產量也會降低;嚴重發黴的糧食則不能用做釀酒。而黴變糧食釀酒後,剩下的酒糟中含有很多毒素,也就不能用來做飼料了,但不乏一些養殖戶使用這些酒糟餵養家畜,這些生病的家畜也許最終會被呈上我們的餐桌。

還有一些不法商販會將這些黴變糧食榨油。規範的工業流程浸取出來的“粗油”要經過幾步精煉,當黃麴黴素的含量低於1ppb時才可以食用。而一些不規範的小作坊壓榨出的油中會帶入一些殘渣,殘渣中的黃麴黴毒素含量非常高,這些油價格低廉,市面上廣泛流通。還有一些黴變的糧食會被磨成粉用來做小吃;被一些不法小作坊做成零食。

那些陳化米的用途最直接,一些不法商販將陳化米進行漂洗、磨光、打蠟後偽裝成新米,重新流入市場,或者摻雜在好大米里銷售,甚至有些不法生產者又加入了另一種致癌物質甲醛,即俗稱的吊白塊為陳化米漂白。

防不勝防的黃麴黴素,預防不了的肝癌

透過這些途徑,人們在日常生活中對黃麴黴素的攝入幾乎是無法避免的,那它會產生什麼樣的危害?又需要怎樣治療呢?

北京京軍國際肝病醫學研究院專家李亞磊說:黃麴黴素的毒性之大遠遠高於氰化物、砷化物和有機農藥,當其進入體內後,在肝細胞內質網微粒體混合功能氧化酶系的作用下進行代謝。當人攝入量大時,可發生急性中毒,出現急性肝炎、出血性壞死、肝細胞脂肪變性和膽管增生。當微量持續攝入,可造成慢性中毒,生長障礙,引起纖維性病變,致使纖維組織增生。黃麴黴素的致癌力也居首位,是目前已知最強致癌物之一。在黃麴黴素所致肝病的治療上,首先要清除肝臟內的毒素,降解已經形成的纖維分子,修復受損肝細胞,恢復低活性肝細胞的活力,只有最大程度的恢復肝臟的功能,才能阻斷病情的發展,以實現進一步的臨床康復。

TAG: 黃麴黴素黴變糧食毒素發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