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腹瀉:

很多病人來診時都提到自己老是腹瀉,原先認為或許只是吃壞肚子,就自行買了些藥吃,時間一久才發現症狀不但沒有緩解,還延誤了病情,那麼腹瀉到底是什麼呢?又有什麼需要注意的呢?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

認識腹瀉:

從中醫角度是怎麼認識腹瀉的呢?

腹瀉從中醫角度可劃分為兩種疾病──洩瀉、痢疾。

洩瀉:

《素問.陰陽應象大論》:“清氣在下,則生飧洩…溼盛則濡瀉。”《素問.髒氣法時論》:“脾病者…虛則腹滿腸鳴,飧洩食不化。”中醫認為洩瀉是由於脾胃運化功能失調,溼邪內盛;導致排便次數增多,糞質稀薄,甚至瀉出如水樣的疾病,可伴有腹脹、腹痛、腸鳴等症狀。此病一年四季都可發生,多發於夏秋季。

常見的急慢性腸炎、腸易激綜合徵等有上列症狀表現的疾病,都屬中醫洩瀉的治療範疇。

痢疾:

《素問.太陽陽明論》:“食飲不節…久為腸澼。”中醫認為痢疾是由於外感時邪疫毒,內傷於飲食所致邪蘊腸腑,氣血壅滯,傳導失司,脂膜血絡受傷,腐敗化為膿血而成;表現為腹痛腹瀉,裡急後重(即腹痛窘迫,時時欲便,肛門重墜,便出不爽),下痢赤白膿血便為主要症狀。此病多發於夏秋季節,且具有傳染性。

常見的細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潰瘍性結腸炎、侷限性腸炎等有上列症狀表現的疾病,都屬中醫痢疾的治療範疇。

從西醫角度又是怎麼認識腹瀉的呢?

腹瀉是指:排便次數增多(>3次/日),或糞便量增加(>200g/日),或糞質稀薄(含水量>85%)。腹瀉根據其病程長短可分為三類,病程短於2周者為急性腹瀉,病程在2周至2個月為遷延性腹瀉,病程長於2月者為慢性腹瀉[1]。

根據是否由病原體感染導致腹瀉,又可分為感染性腹瀉和非感染性腹瀉,如下所示:

認識腹瀉:

腹瀉分類:

#FormatImgID_3#

#FormatImgID_4#

#FormatImgID_5#

出現腹瀉症狀時應該怎麼做呢?

腹瀉次數不多,無嚴重噁心嘔吐,可在家中治療,繼續清淡飲食,或到

腸道門診就醫治療

當腹瀉症狀較重時,如腹瀉3天或以上、伴

嚴重噁心嘔吐、脫水、腹痛劇烈、高熱達

38°C

既往有糖尿病、冠心病、心律失常史

的患者及

老年人

,一旦出現嚴重嘔吐、腹瀉要積極治療,及時就醫,不能不清楚病因就自行服藥。

調查顯示,急性腹瀉的致死率僅次於腫瘤、心/腦血管病、糖尿病之後,高居

各種疾病死亡率的第四位

!由於嚴重的嘔吐、腹瀉,極易造成體內酸鹼平衡失調、水電解質紊亂,造成惡性心律失常發生;短期內大量水分丟失,導致血容量急劇下降,心臟灌注血量減少,血液黏稠度增高,血液在血管內流動速度減慢,易形成血栓,造成冠狀動脈血管堵塞等危象;所以出現上述症狀者,一定及時到醫院進行妥善的診治!

出現腹瀉症狀,應不應該做腸鏡檢查呢?

一般推薦有以下症狀的患者行腸鏡檢查以協助診斷治療:

①原因不明的下消化道出血,包括

便血

持續性便潛血陽性

②存在下消化道症狀,如

腹痛、

腹瀉

、便秘、腹部包塊、大便習慣改變

等可疑結直腸疾病。

出現腹瀉症狀,生活方面需要注意什麼呢?

造成腹瀉的重要原因,是由於腸道環境失衡,有益菌不足而導致的菌群紊亂,改善腸道菌群,應從補充

可溶性膳食纖維

益生菌

兩方面著手。

可溶性膳食纖維:

包括了纖維素、果膠、木質素、樹膠和植物粘膠、藻類多糖等。可溶性膳食纖維有以下特點:

①吸乾糞便中多餘的水分,改善水樣性腹瀉;

②包裹氨、黃麴黴素等有毒物質,阻止其被腸道吸收,並排出體外,降低疾病風險;

③膳食纖維是益生菌的口糧,可以提高益生菌活力,促進益生菌的生長、繁殖,清除多餘的有害菌,使中性菌轉變為有益菌,從而腸道環境處於以有益菌為主導的健康平衡狀態[3]。

補充益生菌:

經常腹瀉者,往往提示著

腸道菌群失衡

,有益菌活力下降甚至數量不足,外源性補充益生菌顯得十分必要。益生菌不足時,有害菌的繁衍會加速,中性菌也會轉變為有害菌,若不加以調理,會加快腸道環境的惡化,提高腸道疾病的發病率及惡化風險,尤其是中老年及體弱多病群體,體內的有益菌數量更少,此時需應用專業的益生菌製劑補充益生菌,以調節腸道菌群[4]。

關於腹瀉的誤區:

誤區一:腹瀉?吃點止瀉藥就好了

感染性腹瀉,尤其夏季出現的腹瀉多由細菌、病毒等感染引起,若一腹瀉就吃止瀉藥,也就意味著體內的“有毒物質”滯留,會加重對腸道環境的損害,威脅有益菌,很可能再次出現更嚴重的腹瀉甚至誘發腸道疾病。

一般情況下,腹瀉症狀不嚴重,一天不超過3次,不急著吃止瀉藥、消炎藥等藥物,適當

多喝些水,吃點粥,補充淡鹽水

防止脫水症狀發生

即可。

誤區二:吃點抗生素腹瀉就能痊癒了

研究顯示,我國大約70%的腹瀉屬於

非感染性的

,由飲食不當、食物過敏等原因引起,這種腹瀉使用抗生素治療是無效的,應當服用一些助消化藥或採用飲食療法等治療。

誤區三:不當回事,過幾天就好了

腹瀉是一種自限性疾病,有自愈的可能,但若不在意,也可能出現更大的隱患,細菌、病毒等微生物在生長繁殖過程中產生的有害物質被人體吸收後會造成不同程度的傷害,如:腹痛、頭痛等症狀。

以上是腹瀉的介紹,看到這裡,相信大家對這個疾病有初步的瞭解了,若是出現腹瀉症狀,可別再不當回事,一上來就吃止瀉藥了!

參考文獻

[1]繆曉輝,冉陸,張文宏,黃祖瑚,翁心華。成人急性感染性腹瀉診療專家共識[J]。中華消化雜誌,2013,33(12)

[2]宋旭紅。腹瀉病的診療[J]。世界最新醫學資訊文摘,2013,13(16)

[3]張倩倩,鄭松柏。膳食纖維與腸道疾病研究進展[J]。中華消化雜誌,2019,39(4)

[4]吳瓊,王紅。慢性腹瀉與腸道菌群失調[J]。中華全型醫師雜誌2018,17(10)

好訊息!!!考慮到大家夥兒平時可能比較忙,沒時間瀏覽那麼多頭條訊息,李志紅醫生現已開通微信公眾號,大家可以掃一下下方二維碼關注,更方便的瞭解消化系統疾病,呵護健康,“胃”您保駕護航!

認識腹瀉:

歡迎轉發本文

~(謝絕轉載)

宣告:本文章僅用於科普,若讀者有就醫意願及需求,可以選擇以下時間看門診(

同時攜帶全部的檢查資料

):

李志紅主任醫師(東直門醫院)出診時間:

專家號:

週一上午、週二下午、週四上午

特需號:

週一下午(國際部)、週四下午及夜門診、週六上午

北京中醫藥大學東直門醫院消化科主任醫師,醫學博士,碩士生導師。擅長診治慢性胃炎、反流性食管炎、膽汁反流、上消化道潰瘍、幽門螺桿菌感染、消化不良、腸易激綜合徵、便秘、潰瘍性結腸炎等消化系統疾病,專注消化疾病30年,經驗豐富。

TAG: 腹瀉益生菌腸道症狀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