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部最常見的運動損傷:肩峰撞擊綜合徵

肩關節是人體最靈活的關節,其結構非常複雜,也因此會存在各種骨骼、肌肉、韌帶損傷而造成的肩關節疾患。其中肩峰下撞擊綜合徵是最常見的肩關節疾患,佔所有因肩關節疼痛就診患者的44~65%,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和工作。並且很多健身者在健身訓練中出現的肩關節疼痛,往往也是由於肩峰撞擊綜合徵所導致的。今天我們就來說說,肩峰撞擊綜合徵的損傷機制,臨床表現和運動康復思路。幫助健身者早日擺脫肩部疼痛煩惱。

肩部最常見的運動損傷:肩峰撞擊綜合徵

一:什麼是肩峰撞擊綜合徵?

肩峰撞擊綜合徵是指盂肱關節在進行外展或上舉動作時,肩峰下的空間結構受到肱骨頭與肩峰的撞擊和反覆摩擦,引起的肩峰下滑囊和肩袖肌腱炎症、退變,甚至肩袖撕裂,引起肩部疼痛和肩關節活動受限、肌肉力量下降等。

肩部最常見的運動損傷:肩峰撞擊綜合徵

二:肩峰撞擊綜合徵的臨床表現

肩峰撞擊綜合徵的臨床表現為,肩部疼痛和活動受限,疼痛通常以肩峰周圍為主,有時可放射至三角肌止點區域,尤其在肩關節外展到60~120°時,疼痛最明顯。有些人群還會出現夜間痛的情況,並且如果壓迫到患側的話,疼痛感會有明顯的加重。隨著肩袖肌群的損傷越來越嚴重,肩袖肌群就會出現黏連的情況,繼而肩關節的活動度會越來越低,最終可能造成凍結肩。

肩部最常見的運動損傷:肩峰撞擊綜合徵

三:肩峰撞擊綜合徵的損傷機制

1、肩峰先天造型:根據不同的肩峰結構,分為:平坦性肩峰、弧形肩峰、鉤狀肩峰三種。而鉤狀肩峰的人群容易發生肩峰撞擊。這個比較容易理解,因為鉤狀肩峰的末端比平坦型肩峰、弧形肩峰更加容易接觸肩峰下滑囊和肩袖組織。

肩部最常見的運動損傷:肩峰撞擊綜合徵

2、繼發性撞擊:我們人體隨著年齡的增加,骨骼和肌肉會出現退化的狀態。其中與三角肌相比,我們內部的肩袖肌群力量下降的就更為明顯。當我們肩部外展時,肩袖對於肱骨頭的下壓力量不足,導致肱骨頭上移,肩峰下間隙變窄,肱骨頭就會反覆與肩峰前緣撞擊。

3、肩關節不穩定:最後一種則是很多健身者常出現的損傷機制,肩關節不穩定所造成的的。當我們的肩關節處於不穩定的狀態時,肱骨頭就會出現過度位移的情況,造成撞擊的發生。比較常見的損傷運動有:游泳,棒球投球手,網球,舉重等等。

肩部最常見的運動損傷:肩峰撞擊綜合徵

四:肩峰撞擊綜合徵的治療思路

首先我們需要確定的是,針對不同的損傷機制,我們的治療思路也是不同的。如果是因為先天或者外傷所導致的肩峰撞擊綜合徵,需要及時就醫,遵循醫囑進行治療。但是如果是因為繼發性和肩關節不穩定所導致的,我們可以透過一些訓練動作來強化我們的肩袖肌群,讓我們的肩關節更加的穩定,減少肩峰撞擊綜合徵的引發機率。

1、彈力帶外展訓練(岡上肌):首先我們雙腳踩住彈力帶中間,然後雙手握住彈力帶兩端,自然放於身體兩側。然後肩胛骨保持回縮並且伴隨下沉,穩定住你的肩帶。肘關節微屈的狀態下,雙臂向兩側抬起至30度(當角度越大時,三角肌中束髮力感越強烈),然後在緩慢下落,回到初始位置。每組15次,完成4組訓練。

肩部最常見的運動損傷:肩峰撞擊綜合徵

2、雙側彈力帶外旋訓練(岡下肌):首先我們可以選擇站姿或者坐姿,雙手握住彈力帶,調整一個合適的距離。肘關節始終貼近於身體兩側,小臂略低於肘關節。然後保持肩帶的穩定,雙臂用力向兩側開啟做外旋動作,保持2~3秒後,在緩慢還原。每組15次,完成4組。

肩部最常見的運動損傷:肩峰撞擊綜合徵

3、前鋸肌訓練:首先我們上背部躺在平放的凳子上,雙手握住啞鈴,虎口夾著啞鈴,位於胸的正上方。吸氣向後下放啞鈴,直到啞鈴與凳子成水平,感受胸腔牽伸。邊呼氣邊將啞鈴上舉到胸正上方,感受前鋸肌發力。每組15次,完成4組。

肩部最常見的運動損傷:肩峰撞擊綜合徵

關注尚形,更多專業健身知識與您分享!

TAG: 肩峰肩關節撞擊肩袖綜合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