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中飲食文化

(一)河南飲食文化

1.沿革

河南飲食文化歷史悠久,《左傳·昭公四年》“夏啟有鈞臺(今河南禹州市)之享”說明早在4100年前已有宴會活動。商初大臣伊尹善於烹調,被人們尊為“烹飪之聖”。《古史考》記載姜尚“屠牛於朝歌(今河南淇縣)、市飲於孟津(今河南孟津縣)”證明早在公元前11世紀,中原已有商業性飲食業出現。東周時期洛陽宮廷食饌亦甚講究,對後世頗有影響。漢、魏時期河南菜的烹調已相當精緻,飲食文化生活也很豐富。密縣漢墓壁畫“庖廚圖”、“飲宴百戲圖”和南陽漢代畫像石刻“鼓舞宴餐”繪有刀俎、鼎釜、肥鴨、燒魚、烤好的肉串以及投壺、六博等宴飲場面。魏武帝曹操的《四時食制》對豫菜四季分明的特點曾起到積極的作用。南北朝時,中原佛教極盛,僅嵩洛一帶就有名寺一千多所,大批廚僧尼潛心研製素席齋飯,寺庵菜應運而生,成為豫菜的一個組成部分。

北宋時,開封是全國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和中外貿易樞紐。城內商行林立,酒樓飯館鱗次櫛比。《東京夢華錄》稱“集天下之珍奇,皆歸於市;會寰區之異味,悉在庖廚”。僅當時的“七十二正店”經營的菜餚雞、魚、牛、羊、山珍、海味等類菜品數百種,可謂豫菜史上的鼎盛時期。宋室南遷(公元1133年)以後,中州大地兵連禍接,水蝗為患,社會動盪不安,民不聊生,消費水平下降,豫菜的發展受到嚴重影響。但許多基本烹調技法仍流傳於民間。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以來,特別是20世紀80年代以來,隨著河南整個國民經濟和對外交流、旅遊事業的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特別是膳食水平的普遍提高,飲食市場繁榮,豫菜的烹飪隊伍、烹飪技能、菜餚品種、質量都有長足的發展。

河南人口9256萬,有漢、回、蒙、滿等民族,絕大部分為漢族。

2.飲食概況

●菜品風味特色

河南菜長於蒸、燒、炸、扒、爆、熘、燉等技法,重實用,味型以鹹鮮為主,鹹鮮甜、鹹鮮麻等也頗有特色;質感上注重嫩、脆、酥、爛等。

主食與麵點:糧食以小麥為主,還有穀子、稻子、玉米、薯類、豆類等。主食有饅頭(稱蒸饃)、烙饃、餅子(厚饃)、油饃、麵條、餃子、小米飯、稀飯、玉米糝湯等。河南人愛吃用酵母或“面頭”發酵的麥面饅頭。一般的人家都是蒸一籠吃上一兩天。因蒸饃好吃,故民間有“烙饃省,蒸饃費,常吃油饃要賣地”之俗語。烙饃,既節省又方便。麵粉摻水一揉,鐵鏊子一支,邊烙邊吃。油饃分為兩種,一種為油炸的,農戶人家不常吃。另一種就叫烙油饃,做法同烙饃差不多,只是比烙饃厚五到六倍,內抹有油和蔥花等,吃起來鬆軟、鹹香,是招待客人的佳品。河南的小吃很多,像鄭州回民館裡的燴麵、洛陽的油酥火燒、新安燙麵餃、睢縣雙瓤燒餅、息縣油酥火燒、汝南饊子、商丘十二股麻花、沈丘貢饃、南陽胡辣湯、博望鍋盔、信陽勺子饃等,都很有特色,而又以開封夜市小吃最具代表。有炒涼粉、餛飩、黃燜魚、胡辣湯、元宵、牛羊肉、雞血湯、燒雞、滷麵、燒餅夾肉、五香肉盒等。

副食:有肉類、蛋類,蔬菜、醃鹹菜、豆腐、粉條等。肉類以豬肉、牛肉、羊肉等較為普遍,蔬菜以蘿蔔、白菜、芹菜、包菜居多。河南人有曬乾菜、醃鹹菜和做醬菜的習慣。代表菜有糖醋軟熘鯉魚焙面、白扒魚翅、道口燒雞、三鮮鐵鍋烤蛋、洛陽燕菜、琥珀冬瓜、清湯素鴿蛋等。水席燕菜是古都洛陽最著名的宴席菜。

鄉村中,平時吃飯有一種“攆飯場”的習俗。每村都有幾個比較固定的吃飯場所,夏季多在較大的樹蔭下,春秋冬三季多選擇在空曠背風的向陽處。飯時一到,人們不分男女老少,一手端著飯,一手端著菜和饃,陸續趕到飯場,或背靠著牆根,或依樹幹蹲著,或乾脆將鞋一脫,坐在自己的鞋上。也有三五成群把自己的小菜湊在一起相互品嚐的。飯場中大家邊吃邊說,上至國家大事,下到村內新聞,無所不談。

(二)湖北飲食文化

1.沿革

根據考古發現,距今約50萬~100萬年前就有古人類在這裡生活。10萬年前,湖北長陽下鍾家灣龍洞中有“早期智人”在生活,他們學會了人工取火和用火,並掌握了烤、炙、炮、石烘的制食方法。至新石器時代,這裡曾出現了大溪文化、屈家嶺文化、青龍泉文化和印紋陶文化。人們學會了種植糧食、飼養畜禽,能製作並使用陶製炊具蒸、煨、煮制食物。

夏、商、週三代時期,長江中游飲食文化迅速發展,並隨著楚國的強盛、飲食文化迅速發展,並形成了獨特的風格特點:①稻米、水產品以及蔬果、畜禽等食物原料豐富,《戰國策·楚策》記蘇秦遊說楚威王,言楚“粟支十年”。《楚辭·大招》中有“五穀六仞”一語,可謂糧食堆積如山。《楚辭》以及《詩經·召南》中記載了楚地眾多的蔬菜瓜果及畜獸禽鳥、水產品種,反映出當時食物品種十分豐富。②擁有發達的青銅飲食器具和先進的烹調技術,1978年湖北隨縣(今隨州市)曾侯乙墓出土的一個青銅爐盤,據考證,當為煎、炒食物的炊具。曾侯乙墓出土了類似冰箱,製作十分精巧的“冰鑑”。③精美的漆制飲食器楚味濃郁。④菜品製作與筵宴達到了當時的一流水平。《楚辭》中的《招魂》和《大招》篇給我們留下了兩張相當齊備的選單,文中要招的雖是死者的“靈魂”,但所列舉的食物必然是生活的寫照。⑤飲食風俗具有鮮明的楚鄉情韻。

秦漢魏晉南北朝時期,主要呈現出以下幾個主要特點:①“飯稻羹魚”特色形成。②旋轉磨廣泛使用與爐灶改進引起飲食變革。③食物品類繁多,一批荊楚名餚脫穎而出,《淮南子》有“煎熬楚炙,調齊和之適,以窮荊、吳甘酸之變”的讚美。西漢時枚乘《七發》讚美楚食饌為“天下之至美”。“武昌魚”、“槎頭鯿”、“鏤雞子”等名食脫穎而出。④荊楚飲食風尚已初步形成。

隋唐宋元時期飲食文化有了較大發展,主要體現在:①飲茶文風流行與茶文化的形成。②士大夫飲食文化的興起。③食品加工業的發展與飲食市場的形成。

明清時期飲食文化進一步發展,主要體現在:①糧食生產在全國居於舉足輕重的地位,“湖廣熟,天下足”的諺語廣為流傳。②甘薯、玉米等作物的引進對本區食物結構產生較大影響。③傳統飲食風俗成形。

從清末至今的近一個世紀,在急劇變化的社會環境中,本區飲食文化得到了快速發展。區域內風味流派迅速發展,名菜、名點、名酒、名茶、名師、名店、名筵席層出不窮,飲食的科技含量與藝術性不斷增加,產生了飲食文化的大融合與食俗的嬗變,人們的飲食觀念從追求溫飽轉變到追求營養、快捷方便、新潮風味以及審美享受上來。各飲食文化分割槽具有鮮明的地方特點。

湖北人口6028萬,境內共有少數民族四十多個,人數較多的少數民族有土家族、苗族、回族、侗族、滿族、蒙古族等。

2.飲食概況

●菜品風味特色

湖北菜以淡水魚菜最負盛名,擅長蒸、煨、炸、燒、燴、熘等技法;注重汁濃芡亮,突出嫩、爛、酥、糯等質感;滋味以鹹鮮為主,鹹鮮甜、鹹鮮甜酸、純甜、純甜酸、鹹鮮甜辣等也頗有特色,其中以鹹鮮甜味型最具地方特色。

●鄂西北飲食

鄂西北包括襄樊、隨州、十堰、神農架等地。

主食與麵點:稻與麥、玉米等旱糧平分秋色,面製品小吃豐富。風味小吃有襄樊胡辣湯、“沙薄刀”、谷城空心魁面、荊門太師餅、鄖陽高爐餅、隨州牛肉麵等。

副食:蔬菜、家禽家畜、魚類水產、山中野味比較豐富。具有明顯的中原食風,牛、羊、菌類菜頗有特色,口味偏重,多用蔥、姜、蒜提香,菜餚多軟爛有回味,武當山道教飲食頗有影響。傳統風味菜餚有面筋肉茸、瓤瓜肉、鍋貼魚、網油砂、龍鬚菜等。

●鄂東飲食

鄂東包括黃岡、鄂州、黃石、咸寧等地。

主食與麵點:以水稻為主糧,甘薯、小麥、豆類等為輔;名吃有鄂州的東坡餅、黃州燒賣、紅安翁子粑等。

副食:主要以各類蔬菜為副食。如春天有泥蒿、白頭韭菜、黑白菜、菜薹、蒜苗等,夏天有豆角、南瓜等,秋天有茄子、苦瓜、蓮藕等,冬天有蓮藕、蘿蔔、黑白菜、焰心菜等。作菜餚也有各種各樣的魚類、肉類、蛋類、禽類。擅烹家禽野味和糧豆蔬果。菜品用油寬、火功足,口味略重,經濟實惠,菜品的鄉土味濃,色重味厚。五祖寺禪宗齋菜和東坡菜點影響較大。

●江漢平原飲食

以江漢平原為主體,包括武漢、孝感、荊州等地。

主食與麵點:稻米佔絕對優勢,以甘薯、小麥、豆類為輔。米制小吃聞名於世。名吃有熱乾麵、四季美湯包、談炎記水餃、一品香大包、全料小湯圓、重油燒賣、散燴八寶飯、早堂面、九黃餅、雲夢魚面、孝感米酒、棉花糕、豐樂齋包、豆皮、面窩、發米粑、歡喜團、豆腐腦等。

副食:擅烹淡水魚鮮、豬肉菜,擅長蒸菜製作;煨湯技術別具一格;口味重鹹鮮、鹹鮮回甜、軟嫩、清鮮,山珍海味菜、藝術菜佔重要地位,具水鄉靈氣;與國內外飲食文化有廣泛交流,菜品的商業氣息較濃。代表菜有清蒸武昌魚、老大興鮰魚、沔陽三蒸、鍾祥蟠龍菜、江陵散燴八寶、冬瓜鱉裙羹、雞蓉筆架魚肚、珊瑚鱖魚、明珠鱖魚、清蒸武昌魚、荊鯊魚糕、橘瓣魚汆、蟲草八卦湯、珍珠圓子、蟠龍菜、紫菜薹炒臘肉、母子大會、黃陂燒三合等。

●鄂西南飲食

以清江流域為主體的湖北西南部地區,包括鄂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和宜昌地區西部的廣大地區。

主食與麵點:主要以玉米、薯類為主食,輔以稻米、小麥等。一些城鎮和河谷地帶以稻米為主食。

副食:重用山珍野味和雜糧山菜,飲食古樸粗放;擅長加工醃臘食品。鄂西南人喜酸愛辣,這裡家家戶戶都有一個或幾個酸菜罈子,都曬有幹辣椒,一年到頭幾乎餐餐不離酸菜和辣椒。此地有“辣椒當鹽”之說。鄂西南人喜茶愛酒。

(三)湖南飲食文化

1.沿革

東周是湖南飲食文化的啟蒙時期。《呂氏春秋·本味篇》中稱讚湖南洞庭湖區的水產:“魚之美者,洞庭之鱒。”可見當時的湘菜已具雛形。到漢代,逐漸形成了從用料、烹調方法,到風味特點較完整的烹飪體系,為湘菜的發展奠定了基礎。1972年從長沙市馬王堆西漢軑侯妻辛追墓出土的隨葬遣策中,記載著精美的菜餚近百種。從笥五到笥一一六,有96種屬於食物和菜餚,僅肉羹一項就有5大類24種,屬食物類原料72種。晚清至“中華民國”初年,由於商業的發展,官府菜品及其烹調技法大量流入飲食市場,湘菜遂以其獨有的風姿馳名國內。

湖南人口6440萬,人數較多的少數民族有苗族、侗族、土家族等。

2.飲食概況

●菜品風味特色

湖南菜以蒸、煨、炒、炸、熘見長;常見味型有鹹鮮、鹹甜、鹹鮮酸辣、鹹鮮甜酸等,其中以鹹鮮酸辣最具特色;質感以嫩為多,酥、爛、脆也不少,味濃色重與清鮮自然兼備。代表菜有組庵魚翅、翠竹粉蒸魚、芙蓉鯽魚、洞庭金龜、子龍脫袍、走油豆豉扣肉、酸辣狗肉、東安子雞、麻辣雞丁、冰糖湘蓮、臘味合蒸等。

●湘中南飲食

湘中南包括湖南省中、南部的盆地、丘陵地區和部分山地。長沙、衡陽、株洲、湘潭都坐落在這裡。湘中南大部分地區居住著漢族人。

主食與麵點:湘中南地區盛產稻穀,人們以大米為主食。

副食:講究菜餚的擬色。將主料、配料、調料的本色恰如其分地配合起來。如常見的紅煨豬肘,一般採用色深味濃的湘潭龍牌醬油為調料,透過長時間煨制,醬油之色盡染原料之中,使成菜金黃紅亮。注重菜餚的調味,如煨制的菜餚則講究原汁有味。即將主料、配料、調料一次性放入陶罐,中途不另加他物,以免沖淡和破壞原味。經小火慢煨後,三者融為一體,質軟、湯濃、味厚。湘中南地區居民還喜歡用“酸辣”入味。酸辣用酸泡菜和朝天椒混合而成,用時從壇中取出。用這兩種原料製成的酸辣汁烹入菜餚之中,食用時辣味突出,酸味次之,原料鮮美之味依舊,如“酸辣狗肉”、“酸辣雞丁”等。精於調製各種香味,就季節來說,春有椿芽香,夏有荷葉香,秋有芹菜香,冬有燻臘香等。就調料來說,有桂香、茴香、韭香、蔥香、椒香、豉香、茶香、酒香等。湘中南人民還酷愛嚼檳榔。具有獨特風味的食品有油炸臭豆腐、豬血丸子、血醬鴨、冰糖湘蓮等。

●湘北飲食

湘北主要指湖南嶽陽、常德、益陽等地。

主食與麵點:湘北人以稻米為主食,不喜歡吃小麥麵粉。城市中的早餐通常以米粉、米糕、米漿湯圓為主。特別是米粉,每天清晨沿街都有出售的。居民買回來後,用沸水燙熱即可食用,很方便。湘北人稱吃麵食為“吃點心”,或叫“吃小東西”,不算正餐。只有吃大米飯才算正式用餐。

副食:湘北人講究烹調,但不像湘中南地區注重醬油的作用。平時做菜很少放醬油,講究原汁原味。比如有一種烹調鮮魚的方法就很獨特:把活鯉魚或鯽魚剖開洗淨,放入砂鍋中用小火慢熬,直到魚湯變成乳白色的濃汁時才放少許鹽,端上桌趁熱吃,味鮮無比。其他水產如水魚、烏魚、鱔魚等,烹調時一般都用砂鍋熬,很少清蒸或紅燒,絕不用醬油,通常還放幾片臘肉作配料,實在沒有臘肉也要用新鮮豬肉做配料,雖然也用幹辣椒調味,但不能切碎,吃時揀出去,據說這樣就能保持原有的鮮味。湘北人愛吃鮮味,還有兩種吃魚的方法很能說明問題。一種是用燉缽爐烹煮。另一種是用辣椒糊熬活鯽魚。湘北人喜食大醬、泡酸菜、粉蒸肉、胙粑肉。

●湘西飲食

湖南西部四十多個縣,是少數民族聚居的地方,主要有苗族、侗族、土家族、瑤族等。生活在湘西的各少數民族由於受相同的地理環境、氣候條件制約,在飲食上有著很多相同的地方。比如,都是以大米為主食,輔以玉米、紅薯,都表現出嗜酒、嗜茶、嗜煙、嗜辣、嗜酸的習慣等。

TAG: 飲食文化飲食鹹鮮菜餚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