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劇之王”陳佩斯的選擇:“挺直脊樑”!

小時候很喜歡看他的小品,他還有電視劇作品,不知道為什麼,電視上再也看不到他的作品,那時候不知道他的名字,只記得有那麼一個很會搞笑的光頭,多年後,才看到這個故事,真是可惜了!

“喜劇之王”陳佩斯的選擇:“挺直脊樑”!

時隔21年,陳佩斯再度迴歸央視舞臺,擔任綜藝《金牌喜劇班》的首發導師。

在上世紀八十年代,陳佩斯和朱時茂合作的小品,是前趙本山時代最讓人懷念的春晚記憶。

小品王陳佩斯連續在幾屆春晚上演出了幾個爆款小品火爆全國之後,突然消失在央視的舞臺,這一別,就是21年。

這是咋滴啦?

“喜劇之王”陳佩斯的選擇:“挺直脊樑”!

1984年春節晚會上,陳佩斯與朱時茂合作演出小品《吃麵條》,成為春晚舞臺上的經典,他倆也成為小品舞臺上的一對“絕配”組合。之後他們又合作了《拍電影》《羊肉串》《主角與配角》《警察與小偷》等作品。至1998年,兩人在合作完小品《王爺與郵差》之後便告別了春晚舞臺,這是他們在春晚舞臺上的最後一次合作。

1998年,意氣風發的陳佩斯帶著新小品準備為次年的春節晚會排練。排練前,他要求導演在小品中使用高科技魔術和電影蒙太奇手法,以滿足觀眾求新求變的要求,但導演沒同意。為此,陳佩斯以“觀念存在衝突”為由,說服朱時茂,兩人決定不參加1999年春節聯歡晚會。

在接受記者採訪時,陳佩斯說:“從那以後再也不去了,春晚不是一個創作的氛圍,每個部門都在互相掣肘,特別討厭,所有能在那兒工作的人,都以老大自居,都是‘爺’!誰都惹不起,你別看他就是一個助理,你惹不起他,你不知道他哪條線的,有什麼根,誰都不敢多說一句話,都不敢。工作就是這麼粗糙。他們可以隨便對我們說‘No’,我也跟他們說一次‘No’,當然代價很大,但我不後悔,因為我終於可以對他們說‘No’了。這不是一般人能說得出口的,也不是一般人敢說的。”

這恐怕就是春晚越來越難看的原因所在。

“喜劇之王”陳佩斯的選擇:“挺直脊樑”!

就在這時候,陳佩斯發現央視下屬的中國國際電視總公司擅自出版發行了自己的《吃麵條》《警察與小偷》等8個小品的VCD光碟。陳佩斯和朱時茂將中國國際電視總公司告上法庭,最終,中國國際電視總公司賠償他們16萬元侵權金。

這是完全撕破臉了,陳佩斯和央視的矛盾終於激化,之後陳佩斯再沒有登上央視舞臺。之後,春晚導演組也曾邀請他再上春晚,但遭到他的拒絕。2011年11月,陳佩斯出席了“2011北京喜劇藝術節”的啟動儀式。在喜劇節啟動儀式上,陳佩斯被問及是否重登春晚舞臺時表示,“我回不去了,不能回到襁褓中去,時光不能倒流”。他透露,此前確實接到春晚導演的邀約簡訊,但因為“沒有檔期”而婉拒。2012年,陳佩斯再次拒絕2013年央視春晚節目組的邀請。

這次與央視的直接對壘,直接結果是他雖然打贏了官司,但各個電視臺和演出單位卻不再追捧他了,他再也接不到任何與廣電系統有關的商業演出邀請。

與此同時,他的影視公司也遭遇了危機。

他之前拍的電影,雖然也賺了錢,但只夠他開拍下一部電影。到了1997年,他的大道影業公司出品的《好漢三條半》與馮小剛的《甲方乙方》同時上映。《好漢》起勢凌厲卻在幾天後被主流院線撤下,“原因是《甲方乙方》的投資發行都是他們的人”。

就在這一年,新老喜劇之王易主。老一代喜劇之王陳佩斯被馮小剛完全打敗。

自1985年陳佩斯開始拍攝電影開始,他的“二子開店”系列給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與他的父親陳強一起合作《父與子》《爺倆開餐廳》《傻冒經理》等電影堪稱80年代中國喜劇的代表。

這裡面有個問題,為什麼叫“二子”呢?因為陳佩斯在家,父母就叫他“二子”,也就是二兒子。

1951年,陳強出訪東歐,他們的大兒子就在此時出生,於是他乾脆就為兒子取名陳布達,指的是匈牙利的首都布達佩斯,而當第二個兒子在長春呱呱墜地時,便給二兒子取名為佩斯,合起來就是“布達佩斯”。而他的小女兒,取名陳麗達,麗達是匈牙利一座島的名字。陳麗達後來嫁給了張山,即央視電視劇《三國演義》中趙雲的飾演者。

陳佩斯從小學習不好,考試成績幾乎門門不及格,老師一向父親陳強告狀,陳強一生氣就拿起雞毛撣子對著陳佩斯一頓狠揍,其結果卻是適得其反。陳佩斯變得更叛逆。陳強連打帶罵也是無濟於事,因此陳強為其憂心忡忡。

不過陳佩斯從小就表現出了不俗的表演天賦。有一次,他在家裡演《龍鬚溝》里程瘋子的一段,竟然有板有眼,這也讓父親陳強心裡一動。從那時起,陳強開始考慮培養陳佩斯向演員的方向發展。

此時,恰逢十年動亂,父親陳強被打成黑幫,陳佩斯也隨著上山下鄉的洪流來到了內蒙古插隊。那一年,陳佩斯15歲,正是長身體的階段,可是在內蒙古,他根本就吃不飽,一日三餐都是蘸鹽的土豆,每天都像餓鬼一樣,一天到晚就想著吃。為吃飽飯成為專業演員,陳佩斯打起了報考藝術團體的主意。因他是陳強的兒子,他先後報考了北京軍區文工團、總政話劇團,然而都沒錄取。

碰巧八一廠準備招收新學員,陳強的好友田華於是叫陳佩斯去試試,這一次,陳佩斯考取了。進了八一廠,陳佩斯一頓吃了五個饅頭。

1978年,陳強父子和劉曉慶一起出演了喜劇電影《瞧這一家子》。這是他們父子第一次在銀幕上合作,在演這部戲時,陳強每一場戲陳強先自己演一遍,再讓陳佩斯模仿,就這樣陳強手把手教兒子陳佩斯演戲,陳強可以說把自己的全部絕學悉心教給兒子,所以經過他的指點陳佩斯演技很快就有了提高,也使得這部電影成為這一時期中國電影中不可多得的一部喜劇片。

“喜劇之王”陳佩斯的選擇:“挺直脊樑”!

這也為之後父子二人在“兒子開店”系列電影中的合作打下了基礎。陳佩斯深愛他的父親,陳佩斯為了照顧父母親,和父母親住在一起,陪父親聊天、回家吃飯。2012年,陳強因病去世,陳佩斯特別難過。陳強臨終之前,陳佩斯無微不至地精心伺候著父親,每隔一天都要到醫院陪住,希望父親的最後一程路走得好一些。都說久病床前無孝子,而在陳強、陳佩斯父子這裡,倒是久病床前更顯出了父子情深。

陳強與陳佩斯合作的最後一部電影是1995年的古裝喜劇電影《太后吉祥》,在片中陳強飾演皇宮中的軍機大臣的伍王爺。兩年之後的1997年,陳佩斯就退出了電影圈。陳強父子苦心經營多年的喜劇電影,就此落下帷幕。

多年之後,他在談到當年為什麼不再拍電影時,仍然憤憤不平:“電影市場不規範,做不了。我們政府也不會重視這個問題,我們政府的重視都是在口頭上,沒有實際的指導。現在中國電影市場很熱,但是熱不等於正常,不見得好,我覺得還不規範,什麼能演什麼不能演,不能你說不行就不行,連一部起碼的法律都沒有。沒規矩哪成啊?得有規矩不是?得定好了,誰說了算,按照什麼說可以,什麼不可以。還有票房,居然還能偷票房,實際上沒有人管。相對而言,舞臺劇要好一些。”

“喜劇之王”陳佩斯的選擇:“挺直脊樑”!

《好漢三條半》的票房失利令陳佩斯處境艱難。那時,陳佩斯的女兒小學一年級下學期繳費,280塊錢,但陳佩斯掏遍口袋,身上只有147塊錢,只能揹著女兒回家去找他的妻子王燕玲拿錢。從一個人撐起一個公司到連女兒的學費都掏不出,這種高臺跳水的失落感讓他黯然淚下。

沉寂兩年之後,從2001年開始,陳佩斯轉戰話劇舞臺。那一年,他的話劇《托兒》在北京上演,上座率達到95%,在北京連續演出10場後,開始了全國巡演,演出場次達到30多場。可以說是一票難求,火爆異常。

“喜劇之王”陳佩斯的選擇:“挺直脊樑”!

在話劇的舞臺上,陳佩斯的喜劇才華得到了充分的施展。從此在話劇舞臺上樹立起一杆大旗:陳佩斯喜劇。

2005年,陳佩斯的喜劇《陽臺》引爆京城。爆笑,那是肯定的,更難得的是,在爆笑之餘,矛頭所指,貪官汙吏,紛紛中槍,一個字:爽!

15年前,他們的臺詞裡就用了這三個字:“你懂的。”

“我們還真有點預見性,”陳佩斯多少有些驕傲地說,“你看那些官員,抑鬱了,就跳陽臺,我們那時候就排了這戲。”

作為陳佩斯“民生舞臺喜劇三部曲”之一,他十易其稿排的這部戲,絕不簡單地逗樂你就完事。你能從包工頭老穆不慎掉入貪官侯處長家陽臺之後引發的一系列滑稽可笑的故事中,看到社會發展過程中尖銳的矛盾和陣痛。

用陳佩斯自己的話說就是:“太接地氣了”,《陽臺》就像一部寓言,以一種陳佩斯特有的喜劇的方式,來講述他對這個國家、這個時代的思考。

從陽臺俯視這芸芸眾生,犀利、不妥協、嬉笑怒罵,這就是陳佩斯的風格。“舞臺劇的魅力在於你能親力親為地表演,”陳佩斯說,“直接面對觀眾的那種現場感,以及它和現實生活的關照,都讓我著迷。”

在陳佩斯看來,話劇集音樂、舞臺、美術、文學、表演於一身,臺詞的音樂性特別強,它的節奏感、韻律感,使他在創作的時候同時在享受。就像一個芭蕾舞演員,她讓你陶醉的同時,她自己也在享受這個過程。“喜劇的話,每一分鐘每一秒鐘,我們都能和觀眾在互動,他們的掌聲、笑聲都會讓你興奮,如果得不到他們的肯定,你就會找原因。就跟顛乒乓球跑步一樣,你得拿捏那個分寸,快了不行,慢了也不行,特別考驗一個演員的功力。你錯一點,他們就沒聲了,你會害怕。這又使得話劇,高於舞劇和音樂劇。”

話劇舞臺成為陳佩斯藝術追求的載體,他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舞臺劇的製作和演出上來。

“喜劇之王”陳佩斯的選擇:“挺直脊樑”!

如今,66歲的陳佩斯鬍子白了,相貌上越來越像他的父親陳強。和他的父親有一些不同的,就是陳強是溫和的,而陳佩斯卻嫉惡如仇愛恨分明,他要說自己心裡想說的話,要表達自我,走一條屬於自己的路。

TAG: 陳佩斯陳強舞臺春晚小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