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脫口秀演員,比楊笠更加“冒犯”

我們一直認為

“脫口秀”

的形式是從國外引進中國的,但其實,早在幾千年前的中國,類似於脫口秀的表演就已經興起。

就像老舍說的,“我愛批評,它多少給我點益處;即使完全不對,不是還讓我笑一笑嗎?”

俳優,

舌燦蓮花,滑稽逗樂,是世界上最早的喜劇人;

相聲,

單憑一張嘴,在百花齊放的江湖藝術中混出名堂;

評書,

驚堂一拍,引人入故事,講盡天下萬事。

俳優,古代的喜劇人

當下大家比較熟悉和喜愛的脫口秀形式,就其本質而言,其實是一種單口小段兒。這不是什麼舶來品,咱們中國,古已有之。追溯起來的話,早在先秦時期,中國就出現了專業喜劇人——“俳優”。

“俳優”一詞和“排憂”一詞是同音字,剛好解釋了俳優這個職業是做什麼的——

專門從事滑稽表演

俳,戲也。——《說文解字》

俳,戲也。以其戲言之謂之俳。(清段玉裁注)

優,戲人也,俳謂之褻狎者。笑謂運動云為皆可笑也。(唐顏師古注)

早期俳優大多為侏儒,難登大雅之堂,甚至被認為是擾亂朝政的因素。比如孔子執政時,就曾在諸侯宴會上斬殺過侏儒俳優。

今俳優、侏儒、狎徒,詈侮而不鬥者,是豈鉅知見侮之為不辱者!——《荀子·正論》

俳優侏儒,固人主之所與燕也。——《韓非子·難三》

春秋戰國時期,諸子百家爭鳴,“說”風日盛,俳優中也逐漸湧現出一些以語言能力見長的人,可稱得上是脫口秀藝人的鼻祖。

古代的脫口秀演員,比楊笠更加“冒犯”

圖/擊鼓說唱俑 中國國家博物館藏

其中較為著名的有齊威王時期的淳于髡、楚莊王時期的優孟。

《史記》記載淳于髡“長不滿七尺,滑稽多辯,數使諸侯,未嘗屈辱” 。當時正值齊威王在位,這個皇帝逸樂無度、不管政事,把政事委託給卿大夫。上樑不正下樑歪,皇帝如此,文武百官更是荒淫放縱。眼看國家危亡就在旦夕之間,淳于髡利用為齊威王逗樂之機,用隱語來規勸諷諫齊威王,齊威王頓時警醒,齊國因此強盛達三十六年之久。淳于髡雖是侏儒俳優出身,但依靠出色的辯才,成了齊國的大臣。

楚人優孟“長八尺,多辯,常以談笑諷諫”。他不僅口才出眾,還擅長表演。楚國賢相孫叔敖死後家境貧寒,他的兒子沒有辦法生活,便去找優孟。於是在楚王生日的那一天,優孟穿著孫叔敖的衣著,模仿其神態舉止為楚王賀壽,不僅讓楚王難以分辨,更是讓他動了惻隱之心,厚賞了孫叔敖的兒子。

這些俳優憑藉機制善辯的特長和現場“抓哏”的能力,常能用

諷諫

的形式幫助君主改正錯誤,因此,太史公稱讚這些人“談言微中,亦可以解紛”,還在《史記·滑稽列傳》中為他們單獨立傳。

除了職業俳優,一些士大夫也會效仿俳優,靠幽默的言語侍奉在皇帝周圍,算是兼職的脫口秀演員,比如東方朔(字曼倩)。也有人將他稱為

“相聲界的祖師爺”

,就連郭德綱的德雲社匾牌下,也洋洋灑灑的寫著“曼倩遺風”。

三國時期俳優表演更加受歡迎。比如,曹操看後,竟然能笑到一頭扎入桌子上的杯盤之中,可見表演的“笑”果之好。

太祖為人佻易無威重,好音樂,倡優在側,常以日達夕……每與人談論,戲弄言誦,盡無所隱,及歡娛大笑,至以頭沒杯案中。

——《三國志》援引《曹瞞傳》

《三國志》中還記載了一件有關俳優的趣事。劉備初據成都時,諸事草創,手下有兩位互相瞧不起的學士許慈和胡潛,矛盾很深,公開場合也互相爭執謾罵,甚至動手鬥毆。劉備為此專門在宴會上,讓俳優扮演成他們的樣子,互相爭論打鬥,希望用引起大家發笑的方式來感化他們。

這個時期,還出現了專門的

“段子手”

和成熟的

“段子集”

邯鄲淳所著的《笑林》,是我國最早的笑話專著。三曹父子都是邯鄲淳的粉絲,曹植初見邯鄲淳的時候,親自“誦俳優小說數千言”,以表達自己對俳優的喜愛。

古代的脫口秀演員,比楊笠更加“冒犯”

圖/司馬遷《史記·滑稽列傳》

隋代的秀才侯白也是個段子高手,《北史》記載他“性滑稽,尤辯俊”,《太平廣記》中收錄了不少有關的他的笑話,其中許多段子如今依然流行。

比如說:

“若無爾許水,何因肯入爾許坑?”

這個笑話出自他與權臣楊素的一次對話。楊素問他:如果你掉進了一個數百尺深的坑中,你要怎麼出來呢?侯白說:別的不用,只要有一根針就可以。楊素問:用針幹什麼?侯白答:用針刺我的頭,讓頭裡的水出來將坑灌滿,我就可以浮水上來了。楊素又問:你的頭裡哪來這麼多水呀?侯白說:如果沒進那麼多水,怎麼能掉到那麼深的坑裡?

到了唐代,俳優表演已經有了較為固定的正規化,包括參軍戲、弄假婦人、弄婆羅門、弄孔子等型別。

當然,除了正式的表演,即興的發揮同樣重要。據傳,有一次唐玄宗與諸王宴會,寧王吃飯的時候不小心“錯喉”(吃嗆了),一下噴到了唐玄宗的鬍子上,這可把寧王嚇得不輕。侍奉在旁邊的優人黃幡綽趕忙說,寧王這不是“錯喉”,是“噴帝”(諧音“噴嚏”),引得大家鬨堂大笑,機智地用“諧音梗”化解了尷尬。

到了宋代, “脫口秀”表演已經有了專門的演出場所——瓦舍,還有了

古代版的《脫口秀大會》

。據《雞肋篇》記載:

成都西園開園的時候,“酒坊兩戶,各求優人之善者,較藝於府會……環庭皆府官宅看棚,棚外始作高凳,庶民男左女右,立於其上如山。每渾一笑,須筵中鬨堂,眾庶皆噱者,始以青紅小旗各插於墊上為記。至晚,較旗多者為勝。”

宋代的喜劇比賽,全靠觀眾的笑聲投票,哪邊的表演能贏得鬨堂大笑,就可以得一分,絕對的公平公正。

相聲,從天橋走出來的藝術

“床前明月光,疑似地上霜,舉頭望明月,我是郭德綱。”

現在大部分人對於相聲的印象,可能都來自於郭德綱及其德雲社弟子們的表演。或者再久遠點兒的,來自於侯寶林、馬三立、劉寶瑞等相聲大師。

相聲的歷史確實不長,《相聲溯源》一書中就提到過,“相聲的可證之史較短”。今天人們熟悉的表演形式,在清朝同治、光緒年間才形成,清末民初迎來大發展。不過若追溯起相聲的源頭,可謂源遠流長。

古代的脫口秀演員,比楊笠更加“冒犯”

圖/相聲大師侯寶林

至少在唐代,雙人相聲已經流行起來。就是上文提到的

“參軍戲”

開元中,有李仙鶴善此戲,明皇特授韶州同正參軍,以食其祿。是以陸鴻漸撰詞‘韶州參軍’,蓋由此也。

——《樂府雜錄》

為什麼說“參軍戲”相當於雙人相聲呢?

首先來看看“參軍戲”的固定表演形式:兩個演員相互問答,以滑稽諷刺為主,在科白、動作之外還加進了歌唱及管絃伴奏。其中一個叫參軍,即那被諷刺的物件,比較愚笨遲鈍;戲弄參軍的叫蒼鶻,比較伶俐機敏。這與今天的對口相聲中,分捧哏和逗哏兩個人演出相似。

而參軍、蒼鶻都是扮演戲中人物的角色名稱,實際上已構成“行當”。

古代的脫口秀演員,比楊笠更加“冒犯”

圖/參軍戲俑 中國國家博物館藏

同時,“參軍戲”的兩個人也使用說(敘述故事)、學(模仿人物)、逗(詰難挑逗)、唱(歌舞吟唱)等手段,極盡詼諧幽默之趣,使得妙趣橫生,雅俗共賞。

就其內容而言,多取現實中的奇聞怪事,或者模仿某些滑稽的人物言行;表演目的,主要取樂,有時也寓以諷刺或者規諫之意。這些也都是相聲的特點,難怪絕大多數都認為參軍戲就是相聲在古代的表演形式。

而真正的相聲歷史,要從八角鼓藝人張三祿說起。他也是當前文字記載中最早的相聲藝人。

學相聲好似還魂張三祿,銅騾子於三勝倒像是活的一樣。

——《隨緣樂》

張三祿,原為八角鼓藝人,因表演時喜歡“現掛”、現場抓哏,使得很多同行都不願與其合作,無奈之下,他開始在北京天橋撂地演出,並逐步脫離八角鼓的表演定式,將“說學逗唱”融入表演過程,併為他的這種表演取名:

相聲

“相聲”,取“相”貌之“相”,“聲”音之“聲”,謂之相聲。

這是相聲真正作為藝術形式予以沿襲的開端,而相聲真正走上藝術舞臺,則需要從張三祿的徒弟“窮不怕”朱紹文開始。

古代的脫口秀演員,比楊笠更加“冒犯”

圖/電視劇《馬三立》

朱紹文的演出很有儀式感。他在天橋撂地(即露天)表演時,往往先用白砂石磨成的細粉末在天橋一隅畫出演出的場地,隨後,仍然用白粉末一邊在地上勾出“福”“壽”字樣,一邊唱著《太平歌詞》,招徠人群。

一開始時,朱紹文以單口相聲見長,隨著他收徒“窮有根”、“貧有本”之後,不時地以二人,或三人進行集體表演,這便是對口相聲、群口相聲的雛形。

關於朱紹文,相聲評書大師張壽臣曾經說過:

在朱紹文之前也有相聲,但那是“暗相聲”,是口技和故事的組合,而“明相聲”的形成,始祖就是朱邵文。

正是從朱紹文起,相聲一門規矩不斷完善,以師徒形式代代傳承。

評書,驚堂一拍天地寬

提到評書,我們腦子中第一個想到的一定是當代評書大師——單田芳。他嗓音獨特的“要知詳情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陪伴多少人度過了難熬的夜晚。

評書是以說為主,採用散文敘述形式的作品,如北方的評書,南方的評話、評詞。評書藝術的發展與相聲類似,歷史短,起源長。

東周時期的王宮裡有一個職位叫瞽矇([gǔ méng]),從工作性質上和形式上看就相當於那個時代的

“評書”

瞽矇這個詞語本義是盲人,但由於瞽矇的工作主要由盲人完成,所以就用瞽矇代表他們的工作。瞽矇本來是兩項分開的工作,瞽負責向君王獻曲,矇負責獻誦,後來瞽矇合併成一個,負責的主要工作也變成了史官。

古代的脫口秀演員,比楊笠更加“冒犯”

圖/據傳左丘明是瞽矇出身

古代的歷史是分成兩種記錄方法的,主要的是由瞽矇用語言傳誦,起輔助作用的就是太史用文字記錄。當君王想學習歷史的時候必定首選瞽矇,看書哪有聽書有意思啊!

瞽矇在講述歷史和故事的時候有時會加上一些有意思的包袱和有諷刺意味的寓言等內容,這樣能起到諷諫的作用,久而久之這種工作就成了“說書”。

《墨子》中有云:

能談辯者談辯,能說書者說書。

這大概就是說書一詞最早的起源。

大家公認的評書前身是 “說話”,一種唐宋時期很流行的曲藝形式,講述的內容主要包括傳奇故事、歷史故事、公案故事、佛經故事等。

那時藝人說書的底本稱為“話本”,這些話本多被後世的小說家加工成小說,像中國古典名著《西遊記》、《水滸傳》、《三國演義》等就是在原話本的基礎上加工創作而成的。

明末清初時期,出了一位具有傳奇色彩的民間說書藝人——柳敬亭。柳敬亭原本姓曹,因早年犯法改姓柳。他說書藝成以後,輾轉揚州、杭州、金陵各地,所到之處,深受觀眾的歡迎,也得到了諸多文人墨客的認可。

他說起書來,“其疾徐輕重,吞吐抑揚,入情入理,入筋入骨”,“其描寫刻畫,微入毫髮,然又找截乾淨,並不嘮叨。”

古代的脫口秀演員,比楊笠更加“冒犯”

圖/《清明上河圖》中的說書人表演

張岱的《柳敬亭說書》中描述他說書時:

主人必屏息靜坐,傾耳聽之,彼方掉舌。稍見下人呫嗶耳語,聽者欠伸有倦色,輒不言,故不得強。

柳敬亭頗為重視觀眾的反應,一旦發現觀眾聽得不認真,就停下不講了。但就算如此“有脾氣”,柳敬亭仍然檔期滿滿:

十日前先送書帕下定,常不得空。

——《柳敬亭說書》

可見其表演技藝之高超,

贏得了人們的熱烈追捧。

到清初,說書形成了兩大系統,南方的評話和北方的評書。南方評話以揚州評話、蘇州評話為代表,此係統的評話受柳敬亭的影響較深。北方的評書以北京評書為主體,相傳為乾隆年間的王鴻興所創。

清光緒年間,評書傳入皇宮中,因皇宮唱歌多有不便,於是改說唱為“評說”,於是評書的藝術形式便固定下來。

評書傳統的表演程式一般是:

先念一段“定場詩”,或說段小故事,然後進入正式表演。正式表演時,以敘述故事並講評故事中的人情事理為主,如果介紹新出現的人物,就要說“開臉兒”,即將人物的來歷、身份、相貌、性格等等特徵作一描述或交代;講述故事的場景,稱作“擺砌末”;而如果讚美故事中人物的品德、相貌或風景名勝,又往往會念誦大段落對偶句式的駢體韻文,稱作“賦贊”,富有音樂性和語言的美感;說演到緊要處或精彩處,常常又會使用“垛句”或曰“串列埠”,即使用排比重疊的句式以強化說演效果。在故事的說演上,為了吸引聽眾,把製造懸念,以及使用“關子”和“釦子”作為根本的結構手法。從而使其表演滔滔不絕、頭頭是道而又環環相扣,引人入勝。

表演者要做到這些很不容易,須具備多方面的素養,好比一首《西江月》詞所說的那樣:

世間生意甚多,惟有說書難習。評敘說表非容易,千言萬語須記。一要聲音洪亮,二要頓挫遲疾。裝文裝武我自己,好似一臺大戲。

一書·《相聲朔源》

作為我國傳統的民間藝術,相聲有著自己獨特的藝術特點和藝術規律。它以輕鬆“說笑”的形式傳達出發人深省的嚴肅內涵。這是一本探討相聲藝術之源的貨真價實的嚴謹的學術著作,書中引用了大量古代文獻,對相聲與其他藝術形式的淵源與區別進行了細緻而嚴謹的考證。同時書中不時穿插的相聲段子以及大量相關的珍貴圖片,使閱讀變得充實而有趣。

本書共分四章,以說、學、逗、唱為綱,對相聲藝術的這四種因素追根溯源。同時附錄相聲名家窮不怕和張三祿的研究資料以及侯寶林藝術生活漫憶,頗具可讀性。

本書由相聲大師侯寶林與藝術理論家薛寶琨 、 汪景壽 、李萬鵬共同著成,由中華書局出版。

撰稿 | 劉曉萱

投稿 | 合作 | 交流

TAG: 相聲俳優表演評書說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