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也許 你該找個人聊聊》,墓地與ICU是最好的心理醫生嗎?

對比其他人讀完此書後的“惆悵若失、唏噓不已”,我則是“心如止水,不知所謂”。或許,專注於洞察人性,忙於肉體與心靈的“對話”(雖然這個概念有點扯),自然會習慣孤獨,“single well”!

讀《也許 你該找個人聊聊》,墓地與ICU是最好的心理醫生嗎?

【1】是我們被提醒,所以焦慮嗎?

《也許 你該找個人聊聊》是我與《焦慮的人》同期閱讀的書,同樣都是果麥文化出品。不得不說,果麥文化的團隊很懂得讀者需要看什麼型別的書,如果(大眾)各方面的壓力極大,那自然是需要一種“精神療養”,也就是俗稱的“治癒”。

卡耐基《人性的弱點》暢銷全美時,也正是不少美國人陷入精神焦慮的當口,大眾迫切需要一些東西來填補內心的空洞——如書、電影和音樂等。於是,我們是可以從過往歷史中看到“輪迴”的一點點兒端倪。

如果從趣味性看,我認為《也許 你該找個人聊聊》是遜色於《焦慮的人》,畢竟,前一本書算是半自傳性質的“回憶錄”,而後一本書是一個有趣的故事。

單純從這本書極為“誇張”的宣傳語看,我對這本書是抱著“審慎”的態度去讀的——

本書是2019年美國眾多媒體推薦的心理自助書——它榮登《紐約時報》《時代》《人物》《綜藝》等媒體年度必讀書榜單,是美國亞馬遜當年度銷售TOP10圖書、哈佛商學院年度推薦圖書,它的有聲書版本也是當年Audible非虛構類有聲書第一名。

剛上市一個月,這本書就衝上了美國亞馬遜圖書總榜TOP100和《紐約時報》暢銷榜;出版兩年來,已經在全球授權了四十多個語言版本,總銷量超過七十萬冊,並且正在拍攝電視連續劇,由曾出演《絕望主婦》的知名演員伊娃·朗格利亞擔綱主演。

總之,這種乍一看“只恨不能用各種榮譽貼在封面上”的“造勢”,讓我這種“挑書極為刁鑽”的人而言覺得“華而不實”。當然,這種宣傳口徑的另一面是,當代書籍的宣傳都是這麼個套路,它的框架無非是“這本書在國外是多麼炙手可熱,引入國內乃是知識界的大事,趕緊來買趕緊來看,錯過可就太可惜啦”——

瞧,它也是在兜售一種【焦慮感】,利用人們對知識的焦慮感。

讀《也許 你該找個人聊聊》,墓地與ICU是最好的心理醫生嗎?

焦慮,大概是當前的困境讓人一時不知道如何是好所引發的負面情緒——因為如果知道具體的操作(解決)辦法,只需要去做然後等待結果就好。

那麼,如果讓一個人一整天都很忙很疲憊,讓人【無暇】去思考焦慮,是不是就會因為“生活很充實”而不焦慮呢?

這個答案極為模糊,因為焦慮大概是在【等待期】,如果知曉結果已經註定且無法更改,其實再多的焦慮也是“庸人自擾”。

讀《也許 你該找個人聊聊》,墓地與ICU是最好的心理醫生嗎?

於是,我們再來看《也許 你該找個人聊聊》裡提到的【煩惱】,也無非是愛與被愛、遺憾、選擇、控制、不確定、死亡,接著,我自問,“這些真的重要嗎?”當然,對於我這樣極為缺少人情味的人而言,可能都不那麼重要——

首先,是死亡。人的一生就是奔向死亡這條不歸路,但是,不是每個人都能在獲悉自己壽命將終時足夠坦然;

其次,是愛與被愛,這又是個極為不靠譜的事兒 。雖然從古至今,古今中外的文人會把愛情渲染得如此高貴閃亮,但愛情從來都是可遇而不可求。有些人是用“自以為的愛情方式感動了自己”,在外人看來,只是一場啼笑皆非的生活肥皂劇。

第三,選擇與控制。這可能牽扯到的就是【後悔】。如果追本溯源,那就是少一點【慾念】,其實人清心寡慾,就不會受到外在誘惑而【被迫】進行抉擇,而我們進行抉擇的次數越少,引發的負面事件就越少——但是,這些情況一般人能做到嗎?

因為大多數人都做不到,所以大多數人總會有負面情緒,且不知道如何消減。這類心理治癒書才有存在空間。

讀《也許 你該找個人聊聊》,墓地與ICU是最好的心理醫生嗎?

【2】人人都喜歡聽故事

讀罷此書,我對這本書的綜合評價是【故事集】,雖然《也許 你該找個人聊聊》揉進了一些心理學知識,但本質上是兩條線:第一條,她作為“病人”,自己尋求療愈的過程;第二條,她作為心理諮詢師,也就是“醫生”,她的病人們的故事。

作為曾經在NBC(以及好萊塢)混跡數年的人,作者【洛莉·戈特利布】當然知道“這個時代的人缺什麼”、以及“如何提供他們所需要的東西”。

這裡的“something”,就是【故事】。過去的人需要的是【神話】、【傳說】、【史詩】來建立連線感,今天的人則需要【故事】來建立自己【內在】與【外在】的連線感。

至少,我會覺得這本書中的【描述】會為了表現一些“真摯而催人淚下的情感”而做一些藝術處理,而讀者如果真的為之動容,反而說明了這本書的成功——能打動人且沒有傳播極端(負面)價值觀的故事,不論真假,都是一個“好”故事。

讀《也許 你該找個人聊聊》,墓地與ICU是最好的心理醫生嗎?

在書中,我們會看到四個來訪者的故事,他們是:

一個四十多歲、事業成功、自以為是,認為身邊所有人都是蠢貨的好萊塢製片人;

一個三十多歲、剛剛新婚就被診斷出患有絕症,時日不多的大學女教師;

一個六十九歲、離過三次婚,感覺孤獨絕望,聲稱生活再不好轉就要在七十歲生日當天自殺的老太太;

一個二十多歲、有原生家庭創傷和酗酒問題,在愛情中頻頻受挫的姑娘。

注意,這4個人物的故事其實涵蓋了4個典型人群,少不更事、新婚燕爾、事業有成、垂垂暮已。總之,年紀從十幾歲到幾十歲的女性讀者,總能從這些故事裡找到“自己想讀的片段”。

是的,肯定有人會問,為啥預定讀者是女性。

我的推斷如下:第一,從機率看,一天內,女性的情緒波動次數高於男性;第二,如果女性在生活中有足夠信賴的傾聽者,這本書的“治癒”作用不大,這就是這本書被閱讀的機率並不高;第三,通常是社會閱歷較為單一的讀者才會希望在書本上尋求精神慰藉,而社會閱歷豐富(例如親歷過大開大合)的人,應該會對整個世界多幾分豁達和淡然。

簡言之,《也許 你該找個人聊聊》更像是一本女性讀物,尤其是適合給那些有較高知識水平、成長經歷較為平順如今卻遭遇各種“擰巴”的年輕女性。

當然,上述觀點是我根據豆瓣讀書上此書長評的使用者畫像進行的推理(有個細節,不少讀者閱讀的是英文原版)。

讀《也許 你該找個人聊聊》,墓地與ICU是最好的心理醫生嗎?

坦率地講,讀完這本《也許 你該找個人聊聊》,我的內心毫無波瀾,完全寫不出其他作者那種洋洋灑灑的長評。

當然,一本書我覺得“不得勁”,並不代表這本書不好,只是說我不是這本書的設計受眾。更為自負的說法是,假定我對世界的理解與作者對世界的理解不在一個維度,就像是一個對香菜恨之入骨的人對並不厭惡香菜的我描述“香菜有毒”,我能做的只有“靜靜地聽,微微的笑,淺淺地點點頭”。

僅此而已。

讀《也許 你該找個人聊聊》,墓地與ICU是最好的心理醫生嗎?

【3】關於心理學與心理治療

下面的內容極為主觀和片面,而且,極易引發爭議,但我還是要分享出來。

關於心理治療師,我的印象還停留在《成長的煩惱》裡那個風趣、善良又有點事業失意的【爸爸】角色,總之,給我的感覺是,陪人聊聊天,好像人家就把錢奉上——說實話,我有時覺得這和南京雞鳴寺山下那些擺攤算卦的“半仙”們本質上沒啥區別。

從商業角度看,治療師的角色是“負面情緒接收者”與“傾聽者”,算是用時間換金錢。同時,既然心理治療,本質上是一方透過交流向另一方傳遞資訊和情感。作為資訊接收方的心理治療師的【質量】是無法量化的,自然,這個行業出現的情況是,從業時間越久的治療師,見慣了各種病例,更知道如何與人打交道(舒緩情緒),也算是用【閱歷】來換金錢。

但是,我著實不太能理解啥是【心理治療】,也無法理解為何《也許 你該找個人聊聊》中反覆提及的【心理治療】具有治癒和改變的力量。

隔行如隔山,偏見自然是難免的。

讀《也許 你該找個人聊聊》,墓地與ICU是最好的心理醫生嗎?

我想,可能我們往往會忽略《也許 你該找個人聊聊》中那些角色們的社會背景,以我的膚淺瞭解,在美國能請得起心理治療師的家庭(或人),至少是不怎麼差錢的“有閒階級”。

再說的粗俗一些,如果是每日為了【生存】而奔忙的社會底層,是根本考慮不上什麼“焦慮問題”,“多賺錢、活下去”比啥都強,哪來什麼葬花思苦,愁腸百結,大抵是閒出來的事兒。

同時,對於我這樣的“邊緣人”而言,“心理學知識”不是一堆聽上去“牛X轟轟、逼格滿滿”的形容詞或名詞,而是類似“12。99元”與“13元”、“贈品的搭配”這種能從現實中找到【模型】的“實用知識”。

這裡我可能又會想到一本極為冷門的書《買》。注意,我並不是說這本書很【好】,而是說作為一本較早的去聊商業心理的書,它很【有趣】。

讀《也許 你該找個人聊聊》,墓地與ICU是最好的心理醫生嗎?

最後,再分享兩個很極端的觀點:

第一,當你認為自己陷於臨界處境,有條件的話可以請人陪同前往墓地或【ICU】,一種是徹底的【死】,一種遊離於【生死之間】,如果能【徹悟一會兒】,可能對於個人心境改善極有幫助。

大徹大悟這種事兒,我覺得是小機率事件,能做到這點的人,大機率也不太會看到這篇內容。

第二,坐在咖啡館裡喝咖啡的人不一定是最熱愛生活的,但那些在櫃檯後面為你製作咖啡的人一定是。

TAG: 本書焦慮聊聊治療師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