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頌金剛經》:何謂“無諍三昧”?

《頌金剛經》:何謂“無諍三昧”?

世尊,佛說我得無諍三昧,人中最為第一,是第一離欲阿羅漢。

這段話出自第九分,當中須菩提提到:“如來說我已經證得無諍三昧。”又說須菩提已經是阿羅漢,是四果位中最高階的一種。

六祖註解:

諸漏已盡,無復煩惱,名阿羅漢。阿羅漢者,煩惱永盡,與物無諍。

阿羅漢梵語,唐言無諍,無煩惱可斷,無貪嗔可離。性無違順,心境俱空,內外常寂。

何名無諍三昧?謂阿羅漢心無生滅去來,唯有本覺常照,故名無諍三昧。三昧梵語,此雲正受,亦云正見。遠離九十六種邪見,是名正見。然空中亦有明暗諍,性中有邪正諍,念念常正,無一邪念心,即是無諍三昧。

所謂“無諍三昧”即可直解為是一種心念寂滅的安定狀態。前面有所謂須陀洹,譯作入流,意為此人還是一個七情六慾熾盛的普通人,但已經意識到修行的意義,甚至已經懂得了修行的方法。斯陀含,譯作一往來,此人透過修行已經有所得,自己起心動念之間時時自省,但依然不能解脫。阿那含,譯作不來,此人更進一步,將及解脫,但習性未泯。

《頌金剛經》:何謂“無諍三昧”?

以上的解釋,總不免令人疑惑。因為大抵描述的是一種微妙的個人體驗,很難用確切的詞彙來表達這樣的感受。所以,用某個詞語來概括某種意境,傳達給受眾的時候,自然更加模糊不清,難以領會,除非自己有過親身體驗。

雖然如此,人是有共性的。當我們從懵懂頑童逐漸長成,介入社會生活,至於越來越深入。有一個“心戰”越來越激烈的過程。這是因為心識變得更為複雜,慾望越加多樣化,要實現滿足變得越來越困難;能得到滿足的程度卻越來越低。人們與外界環境的摩擦隨之而來,各種情緒交相攻擊,“心戰”不止。表面上是與他人和環境的矛盾,實際卻是自我內心的不能調整,不能自洽,不能自我和解。

越是心思細膩,思維活躍的人越有可能陷入這樣的漩渦。恰是這樣的人,被稱為擁有“慧根”,卻也最容易墮入所謂的“魔道”。現代社會抑鬱症普遍蔓延的趨勢大約就是出於此一原因。“心戰”不止,痛苦輾轉。然而佛家有一語:煩惱即菩提,菩提即煩惱。一旦開悟,心性的提升也正是從不能自洽到自我解釋的過程中實現。

正是在苦海無涯的激盪中,人才會有勇氣和機緣渡到彼岸。這是自性自渡,以其心為筏,而不是真由此岸到達彼岸的境況的改變。是心境、氣質,是對這個世界和自我的重新認識和定位。是從本質上解構了自我,安放在最原初的無始無終裡,再回過頭來看待這瞬息萬變的一切存在,自會生出另一番見解。

《頌金剛經》:何謂“無諍三昧”?

澄淨己心,一念一行,觀照自心;若是把心都遺忘了,自然寵辱不驚;若是能意識到本來就沒有這顆心,那麼連寵辱不驚都沒有了。再進一層,大約就是所謂“無諍三昧”了,所謂“

阿羅漢心無生滅去來,唯有本覺常照,故名無諍三昧

”。

TAG: 三昧阿羅漢煩惱自我譯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