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林徽因到蘇軾,都未能免俗

一到四月,有一句詩就自然而然從腦子裡蹦出來。

你是一樹一樹的花開,

是燕在梁間呢喃,

你是愛,是暖,是希望,

你是人間的四月天!

01

林徽因的喜悅

從林徽因到蘇軾,都未能免俗

這是林徽因寫的《你是人間四月天》。

而梁從誡,是林徽因的長子。

梁先生說:我母親去世以後,有一次我父親問我,“你知道這首詩是寫給誰的嗎?”

我說不知道啊。

我父親說:“這首詩是你媽媽寫給你的。”

我說,是嗎?!

我父親說:“那時候你剛出生,你媽媽在喜悅中寫了這首詩。”

從林徽因到蘇軾,都未能免俗

從林徽因到蘇軾,都未能免俗

02

余光中的勇敢獨立

余光中《寫給孩子的詩》,寫出了許多為人父母的心聲,直抵人心。

我希望你自始至終都是一個理想主義者。

理想會使人出眾。

不管世界潮流如何變化,

但人的優秀品質卻是永恆的:正直、勇敢、獨立。

我希望你是一個優秀的人。

(節選)

從林徽因到蘇軾,都未能免俗

從林徽因到蘇軾,都未能免俗

03

蘇軾的簡單快樂

天底下的父母大多都是“望子成龍”,“望女成鳳”,而大詩人蘇軾卻不是這樣的,他寫了一首《洗兒詩》:

人皆養子望聰明,我被聰明誤一生。

惟願孩兒愚且魯,無災無難到公卿。

大智若愚,簡單快樂,健康長大。

這是蘇軾對孩子的期盼。

從林徽因到蘇軾,都未能免俗

從林徽因到蘇軾,都未能免俗

04

陶淵明的無奈

東晉大詩人陶淵明曾經寫過一首《責子詩》:

白髮被兩鬢,肌膚不復實。

雖有五男兒,總不好紙筆。

阿舒已二八,懶惰故無匹。

阿宣行志學,而不愛文術。

雍端年十三,不識六與七。

通子垂九齡,但覓梨與慄。

天運苟如此,且進杯中物。

這首詩把幾個兒子的特點刻畫得活靈活現:

老大十六一身懶骨、四體不勤;老二十五,不繼父志、不攻書不習文;老三老四是孿生兄弟,年歲十三,目不識丁,就連十以內的加減也不會,小五九歲,只知道傻玩耍。

陶淵明對兒子的訓誡,有恨、有憂愁、有愛、也有無奈。

哈哈哈,這還是我們印象中那個“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隱者陶淵明嗎?

這不就是一個因為孩子不爭氣鬱悶不已的老父親嗎?

可是,這樣的老父親,真是生動又可愛。

陶淵明大師,不如就學學蘇軾吧!

順其自然,讓孩子們自由自在成長,未嘗不是一種幸運。

從林徽因到蘇軾,都未能免俗

從林徽因到蘇軾,都未能免俗

上面提到的幾位,放在如今,那絕對都是超一線的大咖。

林徽因,中國第一位女建築學家,人民英雄紀念碑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徽深化方案的設計者之一。

余光中,著名作家、詩人、學者、翻譯家。

蘇軾,北宋大文豪!

陶淵明,東晉大文學家!

對於普通人而言,他們是雲端一樣的存在。

然而,

愛子心切這件事,從林徽因到蘇軾再到陶淵明,終究都未能免俗。

不過,我想說,正是因為這點“俗”,他們才更鮮活了。

這樣的煙火氣,讓我們認識到他們為人父母時,更接地氣的一面。

妙哉。

TAG: 林徽因陶淵明蘇軾余光中這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