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薦書|《療愈你的內在小孩》,擁抱內心深處最真實的自己

心理學薦書|《療愈你的內在小孩》,擁抱內心深處最真實的自己

文:海棠女俠

心理學薦書|《療愈你的內在小孩》,擁抱內心深處最真實的自己

朋友講了這樣一個故事;

在她的老家親戚中,有一個長輩,簡稱A吧,特別讓人討厭。

一家人去飯店吃飯,服務員倒茶時不小心把熱水濺在了他手背上,他勃然大怒,認為服務員是有意怠慢他——給別人倒水都好好的,怎麼到我這兒就非得燙著我?

服務員道歉,經理道歉,送小菜,賬單打折,家人安撫,都不行,一頓飯吃得吵吵鬧鬧,不歡而散。

在A所居住的小區裡,他也是“遠近聞名”的人物——

他太喜歡跟別人幹仗了

他向物業投訴鄰居的腳踏車放樓道里,佔用了大家的公共空間;

投訴保潔阿姨沒有把他門口的樓道地面擦乾淨,工作不認真負責;

向居委會投訴物業不理會他提出的要求,物業不作為……

朋友很不理解地說,怎麼會有這麼討厭的人呢?到處投訴,到處幹仗,更奇葩的是,

每次他都覺得自己特別有理。

現在所有的親戚都不敢接近他,連他自己家的孩子都躲著他。

我說,從普通人的視角來看這個故事,A確實非常可恨;

可是如果從心理學的視角來看這個人,我們能看到,A內心其實是藏了一個非常委屈的小孩——

這個小孩子滿心都是委屈,可是

他等不來全世界的任何道歉,所以他憤怒,他無理取鬧

,他要讓全世界人都知道:

既然你們不理會我的情緒,那我就要讓所有人都陪我一起難受。

朋友很疑惑:

可是他的委屈又是從哪裡來的呢?服務員並不是故意拿水潑他,鄰居、保潔阿姨、物業都不是故意為難他,他哪來這麼大委屈,覺得所有人都欠他?

其實,這就涉及到心理學中一個重要的概念——“

內在小孩

”: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內在的小孩”,這個“內在的小孩”不會隨著我們年齡增長而消失;

相反,

他會永遠像一個孩子一樣躲藏在我們內心的角落

,當我們在現實中工作、學習、生活時,這個有創傷的內在小孩隨時都會跳出來,哭泣、懇求,干擾當下我們的生活。

而今天,我們要介紹的,就是一本關於“內在小孩”的書——《療愈你的內在小孩》。

心理學薦書|《療愈你的內在小孩》,擁抱內心深處最真實的自己

《療愈你的內在小孩》由“壹心理”心理諮詢平臺推出,作者是施琪嘉教授。

施教授曾經是神經科醫生,受過神經科學和神經內科的訓練,後來因為對心理學感興趣,所以轉向心理治療和精神醫學,成為一名精神科醫生。

而這本《療愈你的內在小孩》,是施教授根據

多年對人格障礙病人的治療經驗

,完成的一本書。

它針對“內在小孩”的五大需要,五種情緒,五個價值信念,提出了系統的解決方案:

從迴應“內在小孩”的需要開始,到釋放被壓抑的情緒,重塑被摧毀的價值信念,發現自己生命中的獨特資源,找到“自我”固有的內在能量

——

透過不斷看見“它”、接納“它”、療愈“它”,“內在小孩”得以與我們一起健康快樂成長,最終我們釋放出自己的全部潛能並發展出新的自我,創造全新的生命經驗。

心理學薦書|《療愈你的內在小孩》,擁抱內心深處最真實的自己

心理學薦書|《療愈你的內在小孩》,擁抱內心深處最真實的自己

前文我們提到: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內在的小孩”,這個“內在的小孩”不會隨著我們年齡增長而消失,它會一直伴隨著我們存在。

那麼,有創傷的“內在小孩”是如何形成的呢?

作者認為,“內在小孩”的創傷形成,來自於以下三個方面;

第一,

出生創傷

這是精神分析心理學鼻祖弗洛伊德提出的一個觀點,他認為,

孩子從一個胎兒變成嬰兒,這個過程是非常痛苦的

想象一下,嬰兒剛從子宮出來,因為之前一直泡在羊水裡,從來沒有呼吸過,所有的肺泡可能都是壓縮的。

肺就像一個氣球一樣,要被充氣,橫膈膜也像一個降落傘一樣,要被撐起來。嬰兒需要透過第一次呼吸把肺液全部衝出去,讓氧氣進去。

這是一種什麼感覺呢?

作者認為,這種感覺不是新奇,而是非常“恐懼”——

雖然吸入氧氣能夠讓自己活下來,但是對於從來沒有自主呼吸的嬰兒來說,它的感覺其實是“

我是不是快要死了

”。

所以,雖然人們總是喜歡把嬰兒出生的第一聲啼哭描述得無比美好,想象著每個人都是帶著熱淚來到這個世界上,其實未必——

這聲啼哭,代表的是不信任、不安全、不舒服

;出生,對於母親來講是個難關,對於孩子來說同樣是道難關。

心理學薦書|《療愈你的內在小孩》,擁抱內心深處最真實的自己

第二,

嬰幼兒時期的恐懼

英國精神分析師溫尼科特創造出一個名詞——“

被無情使用的工具

”。

他認為,

父母在孩子很小的時候,要允許自己被他們“無情地使用著”

這個時期的父母,應該摒棄人的尊嚴和需求,做一個隨時隨地為上帝服務的工具——上帝,自然就是這個剛出生的嬰兒。

讀書讀到此書,我覺得渾身汗毛豎起——他說得太對了,在成為新手媽媽的頭三個月裡,我就是這種感覺!

沒有人格,沒有尊嚴,孩子控制著你的一舉一動;

你不能吃自己想吃的東西,怕奶水質量不好;不能去想玩的地方,帶著孩子不方便;

不能穿自己喜歡的衣服,產後身材走樣完全穿不進去;

不能有充足的休息,孩子隨時會需要你……

最絕望的,那個小小的嬰兒彷彿永遠都長不大,永遠都需要你成為它的僕人,圍著它轉……

對母親來說,這真是一種看不到頭的絕望;但是溫尼科特說:

如果你在孩子早期能允許自己被孩子當做工作無情使用,那麼孩子長大以後,當你年老時,他就會對你充滿感情——愛,是相互作用的

心理學薦書|《療愈你的內在小孩》,擁抱內心深處最真實的自己

心理學薦書|《療愈你的內在小孩》,擁抱內心深處最真實的自己

除了出生創傷與嬰幼兒時期的恐懼外,“內在小孩”的創傷更多來自於

父母不合格的“履職”

在《療愈你的內在小孩》中,施教授詳細講述了各種病理性人格所對應的“內在創傷小孩”:

“內在自卑的小孩”:

當父母對孩子過於嚴苛時,孩子會形成自卑心理,成年後為了掩飾這種自卑感,

會到處求誇獎,總希望自己站在舞臺中心,成為眾人矚目的焦點。

而這種一心想成為焦點的人,也會不自覺貶損他人,無法與人共情,無法換位思考,人際關係糟糕;

“內在孤獨的小孩”:

當父母對孩子過於疏離,或在孩子成長早期不能給予必要陪伴時,孩子會陷入黏滯型依戀與害怕型依戀狀態中。

心理學薦書|《療愈你的內在小孩》,擁抱內心深處最真實的自己

前者表現為

成年後對人際關係不信任

,特別黏滯,如妻子要求隨時對丈夫“查崗”,要是丈夫在一秒鐘內接聽電話、回覆資訊;

後者表現為

在親密關係中非常地“作”

,內心雖然非常渴望親密關係,但表面上做的事卻是要把這段親密關係毀掉,如常常對伴侶說:

“你是不是在想著別人啊?你每天跟我在一起,是不是特別無聊?你那麼不喜歡跟我在一起,怎麼現在就不離開我呢……”

“內在恐懼的小孩”:

當父母不能帶給孩子安全感、穩定感與支援力量時,孩子終日生活在恐懼之中,成年之後最突出的表現就是惶惶不可終日,總覺得有災難要發生:

害怕地震,害怕車禍,對報紙、雜誌等媒體報道的災難性事件既關注又害怕,家裡總是要儲備很多的食物和用品,以隨時應對災難的降臨。

“內在委屈的小孩”:

當父母太過於迷戀自己的權威時,他們會做錯了事情從不承認,甚至強詞奪理,“我打你怎麼了,打你還不是為了你好?”

他們從來不會跟孩子道歉,有意無意地忽略孩子的委屈。

在委屈中長大的孩子,成年後最明顯的表現便是“

訴訟性人格

”:

總感覺全天下的人都欠了他的,一件小事情就能引起他的不滿,經常去各種地方投訴……前文中提到的A便是這種型別。

他的委屈在哪兒呢?

事實上,

他的委屈並不是當下的委屈,而是當年那個無助的、弱小的、面對父母的強權不敢反抗的孩子的委屈

——

哪怕時間已經流逝了幾十年,當年那個委屈的小孩子依然站在原地,固執地等著父母的道歉;

等不到,這種失望與憤怒就會流瀉在現實中的場景上,誰跟他靠近,誰就會遭殃。

除此以外,還有“

內在緊張的小孩

”、“

內在羞恥的小孩

”、“

內在悲觀的小孩

”……

作者用一顆悲憫而溫柔的心,將隱藏在每個人內心角落中那個受傷的小孩一一展現——被看見,是這些“內在受傷的小孩”最大的渴望。

心理學薦書|《療愈你的內在小孩》,擁抱內心深處最真實的自己

心理學薦書|《療愈你的內在小孩》,擁抱內心深處最真實的自己

在讀這本《療愈你的內在小孩》時,我總是忍不住想起這樣的場景:

相愛的人分別,一方遠去,一方留守。留守的人千萬分不捨,殷殷囑託:“出門在外,你要照顧好自己啊!”

馬背上那個人頭也不回,“知道啦!”一揚鞭,一奮蹄,夕陽西下,一人一馬奔赴遠方。

“照顧好自己啊

”,這是多麼常見的一句叮囑,可是,你能否真正照顧好自己?

除了照顧好自己的衣食住行,更要照顧好自己內心的那個小孩——

當它們充滿了委屈、恐懼、憤怒、羞恥時,我們又能否聽見它們的訴求,給予它們溫暖的撫慰,能否堅定有力地告訴它們

我們現在

已經長大

,已經有力量去面對人生的風雨;

我們再也

不用害怕

父母的權威,不用害怕會被拋棄、被不公正的對待;

哪怕前方是無邊的黑暗,現在的我們,也

有力量、信心和勇氣

去尋得一片光明。

在本書的開篇,作者講了這樣一段話:

心理學薦書|《療愈你的內在小孩》,擁抱內心深處最真實的自己

願每個人內心的小孩都能夠被溫柔相待。

心理學薦書|《療愈你的內在小孩》,擁抱內心深處最真實的自己

TAG: 小孩內在孩子委屈療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