朦朧派寫作手法:意象的象徵表達,不止是詩詞的技巧

你是否有一肚子話想說?卻不懂怎麼說出來,那何不試試朦朧表達手法。

借事嘆情、借景抒情是使用象徵手法達到的朦朧意境,可以是此景,也可以是彼情。

朦朧派寫作手法:意象的象徵表達,不止是詩詞的技巧

如唐代詩人李商隱,是使用象徵手法的朦朧派高手,如果說李白是老李,他就是小李了。比如表達他思念妻子的一首詩《夜雨寄北》:

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

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

這一首詩就是借景抒情,巴山細雨,池水四溢,就如詩人對妻子的思念,綿綿無絕期。

朦朧派寫作手法:意象的象徵表達,不止是詩詞的技巧

朦朧表達手法通常使用象徵,特別是對一些抽象的情感,不知道如何表達時,可運用事物象徵某種情感。

往往這樣的情感會自動匹配相應人類心底的情緒,讀者會對號入座,往往是最深、最真、最能打動人的。再如李商隱的《無題》:

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

妻子死後,李商隱懷念妻子。活著的時候見面很難,要分開更難。我對你的思念將會伴此一生,如春蠶吐絲,蠟炬成灰。

朦朧派寫作手法:意象的象徵表達,不止是詩詞的技巧

寫作中,如果你有某種強烈的情感,透過朦朦象徵手法才能表達出來,才可能有一種淋漓盡致,暢快淋漓的感覺。如張愛玲《茉莉香片》的一處象徵句:

屏風上繡著一隻白色小鳥。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羽毛黃了,黑了,蟲蛀了,最後,死也要死在屏風上。

其實這一句是象徵傳慶母親的命運,也可象徵當時的女性命運,還可大到象徵人類的命運,一個囚禁和死亡的意象。

朦朧派寫作手法:意象的象徵表達,不止是詩詞的技巧

至於這個意象具體象徵什麼,還得看讀者是個什麼樣的人,有什麼樣的人生觀。再如現代詩人海子的絕命詩《面朝大海春暖花開》:

從明天起,我要做幸福人,騎馬、砍柴、環遊世界。

從明天起,我要生產糧食和蔬菜,要多給親朋好友通訊,告訴他們我的幸福。

從明天起,我要有一所大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開。

這一段就是借事嘆情,“從明天起”表面上是在講幸福,實際是內心無法言語的苦楚。

其實,朦朧派象徵寫作手法並不神秘,它只是利用讀者的想象力來共同創作,讀者不同,想象力不同,情感共鳴點也不同——但一定是最能打動當前讀者的點。

TAG: 象徵手法情感讀者我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