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理學解讀《跳出我天地》裡“半途效應”的產生及解決對策

生活中,對於自己感興趣的東西,你會持續追求,還是會半途而廢?你堅持最久的一件事是什麼?很多時候,我們容易半途而廢,哪怕是對於自己喜歡的事。其實,這是受到了“半途效應”的影響。

電影《跳出我天地》中的主角比利是個11歲的小男孩,他非常喜歡芭蕾舞,也遇到了一位好老師。可即便如此,在比利逐夢的過程中,還是出現了中途放棄的情況。幸運的是,在老師的鼓勵和父親的陪伴下,比利在洩氣後又重整旗鼓,一步一步向夢想靠近。

現實生活中,意料之外的事有很多,不可預測的阻礙也數不勝數,半途而廢也是情有可原。但若凡事都半途而廢,我們很難做成什麼事。容易半途而廢的人,往往受到了“半途效應”的影響而不自知,從而選擇放棄。要想在生活、事業上有所成就,堅持必不可少,所以我們要警惕“半途效應”對我們的影響。

“半途效應”是什麼?它是如何體現的?我將以比利為例,在文章第一部分進行詳細闡述;在第二部分,我將結合一個揹包客的故事,談談“半途效應”產生的深層次原因;文章最後,我將結合《跳出我天地》和心理學知識,談談我們怎麼做,才能免受“半途效應”帶來的負面影響,養成堅持不懈的良好品質。

用心理學解讀《跳出我天地》裡“半途效應”的產生及解決對策

《跳出我天地》電影海報

01、比利身上的“半途效應”是什麼?這種心理讓人失去堅持到底的動力,是導致每個人半途而廢的重要原因

“半途效應”指的是在我們做事的過程中,由於外界因素或自己內心因素的干擾,導致我們無法繼續堅持,選擇半途放棄的現象。生活中有大量的事實表明,

人終止某個行為發生在“半途”前後,這是因為中點附近是一個敏感和脆弱的區域。

舉例來說,很多人都立志減肥,但真正能減肥成功的人卻寥寥無幾。剛開始減肥的階段,大多數人都很自律,能夠控制自己每天的攝入和運動。但到了中期,會有一大半的人放棄減肥。導致這一結果的原因有很多,比如前期減肥效果不佳,失去了減肥的動力;減肥過程太痛苦,懶惰戰勝了自律;平時太忙,沒時間運動等等。總之,減肥的中點附近是一個敏感且脆弱的區域,人很容易在這個階段放棄。

人的自我在潛意識當中是以快樂為原則的,但任何事情的堅持都需要意志,不管是持續運動還是剋制飲食,在一定程度上都與快樂的原則相悖。所以,半途放棄可以說是人的一種本能反應。

半途而廢雖情有可原,

但如果事事都因為中途的阻礙而放棄,那我們很難完成一件事。長此以往,只能成為一個缺乏毅力、碌碌無為的人。導致中途放棄的原因有很多,要想有所成就,我們不得不克服這些艱難阻礙。

用心理學解讀《跳出我天地》裡“半途效應”的產生及解決對策

老師在教比利練舞

那麼在《跳出我天地》中,“半途效應”是如何在比利身上體現的呢?

比利喜歡音樂和舞蹈,想光明正大參加芭蕾舞的訓練,但怕被別人說是“娘娘腔”,所以容易在學與不學之間搖擺不定。

比利因為家裡哥哥和父親的爭吵而心緒不定,沒辦法專心練舞。多次練習但做不好動作後,他開始自我放棄,對老師說“我做不到”。

比利想參加皇家舞蹈學院的甄選,但哥哥和父親認為芭蕾舞會讓比利喪失陽剛之氣,變得“娘娘腔”。在家人的反對中,比利險些放棄了芭蕾舞。

比利的父親和哥哥都是礦工,他們都認為一個男孩子必須要有陽剛之氣。所以即使家裡沒錢,父親還是堅持讓比利每週上拳擊課。但比利受已故的母親影響,喜愛音樂和舞蹈,

與父親和哥哥的期望相沖突

當時,很少有男生學芭蕾舞,大多數人都認為學芭蕾舞的男孩“娘娘腔”,認為他們是同性戀。比利怕被人誤解,所以只敢偷偷跟著老師學舞。

當比利越在意外界的聲音,他就越容易受到負面影響而放棄自己的追求

我們的做事態度、執行力,會受到各種因素的影響。

有些是積極的因素,能激發我們的動力和意志,鼓勵我們繼續下去;但有些因素是消極的,消磨著我們的動力,一點一點選潰意志。我們要多留意那些積極因素,增強自己的信念,儘可能地降低那些消極因素帶來的負面影響。

用心理學解讀《跳出我天地》裡“半途效應”的產生及解決對策

比利對老師說,覺得自己跳芭蕾舞很娘氣

02、受“半途效應”影響的比利是否可以擺脫現狀?透過一個揹包客的故事,理解這種心理學效應產生的深層次原因

“半途效應”在每個人身上都有可能發生,使人陷入做事無法持之以恆的情況。但這並不意味我們無法擺脫現狀,比如,

後半階段的比利就擺脫了“半途效應”帶來的影響,成功追夢。後期的比利內心逐漸強大,用行為向父親證明自己對芭蕾舞的熱愛以及他所擁有的芭蕾舞天賦。

儘管比利怕被人說成“娘娘腔”,但他對芭蕾舞有著足夠的熱情,願意花時間練習:找老師偷偷練習、在路上邊走邊跳、回家後自己躲在廁所練習。

影片中,比利因為家裡有事而無法專心練舞,老師批評了他。比利和老師大吵了一架後,兩人相擁而泣,比利在老師的鼓勵和教育下,繼續努力練舞。

被父親發現偷練芭蕾舞后,比利害怕父親發怒,但沒過一會,他就用盡全力在父親面前跳起舞來,似乎在用行動向父親表達自己對芭蕾舞的熱愛,以及繼續堅持的決心。

目標的設定和個人意志的強大程度是“半途效應”產生的兩大原因。

過高或過低的目標會降低動力,增加堅持的難度;而意志如果不夠強大,中途放棄是很常見的選擇。

放棄還是堅持?不同的選擇往往會帶來不同的行為結果。

要想擺脫“半途效應”帶來的負面影響,需要有強大的意志,懂得設立合理的目標。如果足夠幸運,身邊還會有鼓勵和幫助自己的人。養成堅持不懈的好習慣,我們才能一步一步朝著自己的目標前進。

用心理學解讀《跳出我天地》裡“半途效應”的產生及解決對策

老師在教比利練舞

那麼,為什麼中點附近是一個敏感而脆弱的區域?我們透過一個揹包客的故事來看看:

太平洋屋脊步道是一條遠足徑,南端從加利福尼亞州接壤墨西哥的邊界開始,北至華盛頓與加拿大的邊境地區,全長4286公里(2663英里)。一路上會穿越3個州、7個國家公園和25個國家森林。

2014年電影《走出荒野》講述的就是一個揹包客獨自一人踏上太平洋屋脊步道,在這條遠足之路上找回自我的故事。影片上映後,吸引了很多揹包客前來挑戰。有人對前來挑戰的揹包客進行採訪研究,這些揹包客中,有人走完全程,也有人中途放棄。其中退出人數最多的地方之一,就是

距離起點1000英里處,也就是

中點

附近。

2015年,一位叫克萊爾·亨利·米勒的揹包客在1232英里處退出,她說:

開始的時候,始終有新的激動人心的東西出現,在這條路上見過太多的太陽和月亮。但到了現在,在一英里一英里走下來後,旅程變成了平庸的瑣事,就是醒來、步行、搭帳篷;然後洗漱,這樣的事情一直重複下去。

從對揹包客們的研究和克萊爾·亨利·米勒的故事,我們不難發現,中點附近的確是一個脆弱的區域。因為

到了中點附近,最初的熱情和新奇已經逐漸消退,如果我們缺乏足夠的動力和信念,就很容易產生放棄的念頭。

就像《跳出我天地》中的比利,中途差點因為家人的反對而放棄對芭蕾舞的追求。另一部兒童成長型別的電影《貝利葉一家》中,貝利葉熱愛唱歌,但她因為現實生活而中途放棄夢想。

現實生活中,每個人身上都發生過半途而廢的情況。

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可能是自己,可能是外界,也有可能是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現在我們知道了“半途效應”產生的原因,那麼在做事的時候要提高警惕,防止出現半途而廢的情況。善於堅持的人,更容易成功。

用心理學解讀《跳出我天地》裡“半途效應”的產生及解決對策

太平洋屋脊步道地圖

03、如何才能減小“半途效應”帶來的負面影響?結合《跳出我天地》與心理學知識,分享三個方法

“半途效應”會給我們的生活帶來很多不良影響,我們該如何做,才能儘量不受“半途效應”的影響呢?在這裡,我結合《跳出我夢想》中比利的表現和心理學知識,為大家提供三個方法:

1.巧用“目標設定理論”,提高自我效能感

美國馬里蘭大學管理學兼心理學教授洛克在研究中發現:

外來的刺激(如獎勵、工作反饋、監督的壓力)都是透過目標來影響動機的。目標能引導活動指向與目標有關的行為,使人們根據難度的大小來調整努力的程度,並影響行為的永續性。

目標的高低會影響我們做事的動力,過高或過低的目標都不利於激發動力。

因為目標過高,我們會覺得難以實現,失去動力;而目標過低,對我們來說缺乏挑戰性,也會影響動力。所以,要想不受“半途效應”的影響,設定合理的目標非常重要。

合理的目標有多維的考量:

目標大小、目標難度、目標清晰度

。在設定目標的時候,我們既要設定長遠的發展目標,也要學會把大目標拆解成一個個具體可行的小目標,目標越清晰,越能提高執行力。

合理的目標能讓一個人對自己能否完成目標的自我認知提高,也就是說,合理的目標能夠提高人的自我效能感。在面對困難的時候,自我效能感強的人比自我效能感弱的人堅持的時間更長。

用心理學解讀《跳出我天地》裡“半途效應”的產生及解決對策

比利參加皇家舞蹈學院甄選時的場景

2.用好“行為習慣的雙面定律”,習慣與樂趣並行

加利福尼亞大學的心理學教授伍德認為,

行為習慣具有雙面性:

重複機械的行為習慣,有多方面的效果。一方面可以加強對一種行為的記憶,然後讓身體的器官和意識對特定行為形成習慣,讓這種傾向變得更強。另外一種效果,就是這種機械的重複,會從心理上弱化你的反應強度,那麼你就不會再從正在做的事情中體會到足夠的樂趣。

簡單來說,習慣一方面能加強我們的某個行為,另一方面會讓我們覺得枯燥無聊。行為習慣對我們做事有利有弊,在做事的時候,我們既需要制定明確的計劃,又要在計劃之餘加入新鮮的趣事。

以減肥為例,我們得先制定一個減肥計劃,包括飲食計劃和運動計劃。但如果每天按部就班地執行,不用多久就會覺得枯燥無聊、難以堅持。所以,我們要增加靈活的新元素,可以是新的運動方式、新的獎勵機制,透過這種方式保持減肥的樂趣。

在生活中,

我們要善於利用習慣有利的一面,改善習慣不利的一面。讓我們在做事的過程中,既能保持良好的行為習慣,讓我們的身體習慣工作的時間和強度;又能體驗到新的刺激和樂趣,從而讓我們更好地堅持。

用心理學解讀《跳出我天地》裡“半途效應”的產生及解決對策

老師在教比利練舞

3.應用“心理按摩”,積蓄前進的能量

心理按摩最初應用於體育運動中,透過心理按摩,調整運動員緊張的情緒,從而改變運動水平。不過,這對普通人也同樣適用。生活中,我們隨時都會遇到挫折和阻礙,面對挫折,誰都可能會情緒不佳,產生挫敗感。

學會給心理進行按摩,能安撫挫敗的情緒,積蓄前進的能量。

《跳出我天地》中,比利是透過跳舞來進行心理按摩的。當父親、哥哥阻止比利學習芭蕾舞后,他不斷地跳舞,將情緒透過各種舞蹈動作發洩出來。心理按摩的方式有很多,比如運動、畫畫、練字、旅遊、睡覺等,也可以找朋友聊聊天,談談最近發生的事情,

一來透過傾訴來放鬆心情,二來朋友的安慰也能給予我們能量。

看書也是一個心理按摩的好方法,感到受挫的時候,看歷史類書籍和名人傳記不失為一個好的選擇。我們會發現名人也曾不斷受挫、中途放棄,但他們最終克服了重重阻礙走向成功。

名人的事蹟可以讓我們跳出眼前的困境,看到未來的希望,增加成功的信念感。

總之,

學會給心理按摩,能消化掉不良情緒,積蓄前進的能量,從而有更多的動力和意志堅持下去。每個人發洩情緒的方式有所不同,只要是能安撫自己的方式,都可以多多嘗試。

用心理學解讀《跳出我天地》裡“半途效應”的產生及解決對策

比利與一群女生一起練舞

寫在最後:

生活中,我們會嘗試去做各種事,期間會遇到各類阻礙和挑戰,這些阻礙可能來自外界,也有可能來自我們內心。重要的是,我們要看清自己的內心,增強自己的意志力,排除不良因素對我們的干擾,朝著自己的目標堅定前行。

為了讓大家更好地避免“半途效應”帶來的負面影響,我結合電影《跳出我天地》和心理學知識,給大家提供三個方法:

巧用“目標設定理論”,提高自我效能感;.用好“行為習慣的雙面定律”,習慣與樂趣並行;應用“心理按摩”,積蓄前進的能量

。希望能給大家帶來幫助。

TAG: 比利半途我們芭蕾舞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