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夜晚為什麼要“打更”呢?其實作用非常重大

在現在的許多電視劇裡,我們經常會看到這樣的場景:當更深夜靜的時候,大街或小巷子裡,一個人或者兩個人手提燈籠,邊走邊有規律地敲打著梆子或鑼,並大聲喊著“天干物躁,小心火燭”等。這,就是過去時代和社會生活中的“打更”了。那麼,古代的夜晚為什麼要“打更”呢?其實早就成為歷史的“打更”,對於當時的社會是十分重要的,其作用也是非常重大的。

古代的夜晚為什麼要“打更”呢?其實作用非常重大

古代的夜晚為什麼要“打更”呢?其實作用非常重大

大家都知道,在“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古代社會里,人們對於時間,基本上都是個大概情況而已,根本沒有像現在這麼精確的時間概念,尤其是對於普通老百姓,更是如此。白天和晴天時,人們還可以依據太陽以及傳統的經驗等,來大約掌握時間,可是到了晚上,沒有了日光的參考,如果是陰天再沒有月亮,掌握時間就會變得十分困難了。為了讓人們在夜間也能對時間有個大致的參照和把握,打更這種職業便應運而生了,而且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沒有鐘錶的古代,甚至到了近現代,在一些偏僻的農村中,都是有打更人的。

古代的夜晚為什麼要“打更”呢?其實作用非常重大

也許有人會疑惑,在古代太陽落了天黑了,不就是休息睡覺了嘛,還需要什麼打更報時呢?那就讓我們來看看打更人是如何工作的吧。其實,打更除了報時之外,一夜五更吆喝的內容也是不同的。比如一更的“天乾物燥,小心火燭”,是在人們熄燈睡覺的時刻,提醒大家注意防火;二更的“關好門窗,防止偷盜”,既是提醒防止盜賊,又是在警告小偷,有人在巡邏,不要輕舉妄動;三更的“更深夜靜,平安無事”;四更的“天氣變冷,小心著涼”;五更的“早睡早起,保重身體”等等。可見,除了為大家較準確地報時外,這些內容顯然是有很大的提醒作用的。

古代的夜晚為什麼要“打更”呢?其實作用非常重大

另外,打更的更夫大多采用的是輪值換班制,會保證一整夜都有人在崗值班,而且這些更夫是經過嚴格的挑選,只有非常有責任心的人,才能擔當打更人。他們不僅擔負著夜晚報時的任務,讓大家能掌握夜裡的時刻,更好地休息,而且打更人還肩負著第一時間發現一切突發的險情,並及時發出警報的重大責任。所以在古代,特別是在兵荒馬亂,社會治安很差的情況下,打更人的那一聲聲聽起來似乎很平常的吆喝,會讓千家萬戶的老百姓心裡踏實了許多,覺也會睡得安穩了許多。

古代的夜晚為什麼要“打更”呢?其實作用非常重大

可能有人會問,沒有鐘錶的夜晚,打更的更夫們是如何判斷並報喊時間的呢?其實,古人的智慧從來都是很厲害的。他們自有非常高明的方法,在古代用來計時的方法有很多種,比如滴水法、沙漏法、燃香法、觀天象法等等,相信對於前三種方法大家都是容易明白的,只要有專人定時去檢視水滴、沙漏和燃香的情況,就可以確定出時間來了,而觀天象法則技術含量較高,又必須是晴朗的夜空才行,所以用的並不是太多。

古代的夜晚為什麼要“打更”呢?其實作用非常重大

由此可見,古代的打更,為古人的夜晚確實帶來了便利和安全,而隨著時代和科技的發展進步,鐘錶的出現,尤其是現在數位電子產品的廣泛應用和普及,打更作為一種古時的職業,早就退出了歷史舞臺,從而成為了人們心目中美好的歷史見證了。大家以為如何呢?

古代的夜晚為什麼要“打更”呢?其實作用非常重大

個人觀點,歡迎評論,敬請關注。

TAG: 打更報時古代更夫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