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撻與地圖|來穎燕

前些年的上海,街角巷尾常常能遇到一家黃色標誌的餅屋,標牌上寫著:“某某蛋撻,可能是上海最好吃的葡式蛋撻。”我不是合格的吃貨,但也經不住“最”字的誘惑。蛋汁黃油的內心在蛋撻酥脆的外殼裡,似焦未焦,那樣柔軟細滑經不起晃動。

多年以後去澳門,終於知道上海的那家餅屋對於這個“最”字的自信,在於他家確實深得了澳門當地葡式蛋撻的精髓。但美味猶如藝術品,一旦被搬離原生情境,真正的靈魂會消散大半。葡式蛋撻的誘人香氣是要融在澳門的空氣之中的——這世上有著太多的無可名狀,除非親身體驗。

在初次的澳門之行前,我準備了地圖,並且是手繪的。當以旅人的心態踏進陌生地界,會覺得這樣的地圖,雖不規整,但不拘一格的標識讓許多景點和美食一眼入心,多了煙火氣和人情味。在這張澳門的手繪地圖上,蛋撻一項,瑪嘉烈和安德魯餅屋被醒目地標上了星號,但稍加打探,當地人便會津津樂道地告訴你,兩家的淵源才是真正的當地傳奇。

蛋撻與地圖|來穎燕

澳門瑪嘉烈餅屋

“瑪嘉烈”位於澳門半島的中心鬧市,雖隱匿在眾多地標性景點和酒店周圍的小巷裡,卻四處可見指引路標,默默昭示著它有多麼名動四方。瑪嘉烈其實是一個土生土長的澳門女子,而安德魯則是來自英國的大廚,因為機緣巧合被調往澳門工作。安德魯被澳門特異的風情深深吸引,這份迷戀在遇見了瑪嘉烈之後,更是有了落地的支點。於是,他留了下來,將自己曾經在里斯本附近嚐到的傳統點心進行了改良,與愛人一起在澳門的偏僻之地路環島開了第一家葡式蛋撻店,蛋撻傳奇從此風起雲湧,寂寥的路環開始被世人打上了追光燈。只是情路難料,瑪嘉烈與安德魯在1997年分手。安德魯將他的蛋撻秘方和後開的餅屋留給了瑪嘉烈。瑪嘉烈於是索性將餅屋更名,而安德魯則繼續在路環營生。2006年,安德魯因病逝世。

如今,略過這份地圖上密密麻麻的標識,在地標稀疏的路環島,屬於安德魯餅屋的那顆星依然充滿誘惑。這誘惑不僅來自於蛋撻,更來自於這段跨國戀裡的無數資訊碎片。

於是,在嘗過了“瑪嘉烈”之後,我捧著這張地圖坐上了去路環的公車。遊了很久的車河,終於在快要接近終點黑沙海灘的路環那一站下車。雖然路環一定已經不復當年的落寞,但這裡依然是個不問世事的小漁村。兜兜轉轉找到安德魯餅屋,走近才發現它的人氣比起“瑪嘉烈”有過之而無不及,只可惜鋪面一樣狹小。

好在不遠處,安德魯家還開了一家可以堂食的小咖啡館,即使是在炎熱的酷暑,那裡依然明澈而靜謐。不遠處就是海,不時有小狗在玻璃門外經過,主人悠悠地在後面跟著。餅屋裡的時鐘彷彿有著自己的刻度,一幀幀地看淡著世情。那一盒蛋撻和一杯咖啡的餘香,至今難忘。比起匆匆忙忙在鬧市裡吃到的“瑪嘉烈”,似乎這裡的細品才對得起這份淵源深厚的蛋撻。蛋撻的酥皮層層散開,猶如這個故事的餘波層層盪開,惹人追問,這對怨偶究竟為何緣盡?一邊是鬧市的喧囂,一邊是小漁村的世外桃源,風格大不相同的餅屋選址,或者就已經暗示著兩人相去甚遠的人生態度,這足以令當初愛情的奇異光芒黯然。如今,蛋撻像是他們曾經相愛的影子,默默投射在地圖上那兩個星號之上——一切已歸於平靜,只是蛋撻愈顯神秘。

如果不曾實地探訪“瑪嘉烈”,如果不曾倔強地在嘗過“瑪嘉烈”之後要去遠方找到“安德魯”,關於葡式蛋撻的記憶會註定寡淡。我於是開始默默摩挲地圖上的那些小小的圖示——它們中的每一個背後,都潛伏著一個講故事的人吧。

卡爾維諾在《收藏沙子的旅人》裡提到有個愛環遊世界的旅人,每到海灘、河岸或者湖邊,抑或是沙漠、荒原,都會隨身帶走一把沙土。這些沙子被安靜地封閉在玻璃瓶中,卻似乎有許許多多的故事要講述。“也許我們之所以搞收藏、寫日記,是為了記錄自己轉瞬即逝的狂熱,換句話說,是將自己的存在之流變成不易消散的客觀實在,或者是將連續的意識之流凝結成書面文字的晶體。”地圖上的圖示和路線,尤其是手繪的,也是如此安靜地封存著自己的故事。它們是另類的日記和晶體,即使不夠精確和嚴謹,但能抵抗住時間傲慢的損毀,記錄下往昔和正在成為往昔的歲月,甚而誘惑你去實地領略那些被宣揚的和被遮蔽的,在那裡留下自己的腳印。就像只有真的去過“瑪嘉烈”和“安德魯”的店,才會領略到地圖上的那些圖示背後,是怎樣的一個大樹洞,暗藏著怎樣欲說還休的往事。

當然,人類的地圖從一開始就是手繪的。它代表著人類對於世界的認知,更確切地說,是對於自身在這個世界中所處位置的認知——“地圖誕生之初,就試圖將空間與時間的維度整合到同一畫面之中” (卡爾維諾:《地圖旅人》),雖然走到最後,我們會明白迷路才是終極的宿命。而在某個維度,小說與地圖有著共識——地圖提醒我們從哪裡來,要到哪裡去,小說則像埃科說的,有著賦予生命意義的普遍法則:“我們終生都在尋找一個屬於自己的故事,告訴我們為何出生,為何而活。”

如今的手繪地圖是對原初的地圖理念的回溯和迴歸。當用腳丈量過的大地,在記憶中復活,成就的是一份地圖,也是一份歲月的化石。而在文學作品中遭遇這樣的“地圖”,特別是作者親繪的,會產生一種含混的親近感,比如,極具代表性的金宇澄的《繁花》。他為小說所繪製的關乎舊日上海的地圖上,有和我的記憶重疊之處,也有我還未及認得就已經消失殆盡的所在。彎曲的線條和大小不一的標識取代了機械的直線和整齊劃一的圖示,那是手指和筆觸溢位直尺邊緣的率性和真實,讓人更加興致勃勃地去辨識和指認,帶著感慨或是唏噓。以虛構為屬性的小說給予了我們選擇信或者不信的自由,也因此,能在小說中與現實中的景物相認,會令人無所適從卻又怦然心動。而對於作者,繪製這樣的地圖,是與舊事的重逢,其中澎湃著的情感力量註定要蓋過機械測繪地圖所需的清明和理性。

蛋撻與地圖|來穎燕

卡夫卡繪畫作品

這種情感的力量在作者為小說手繪的其他插圖中,更為直露。雖說通常為自己小說繪製插畫的作者不會具備專業的繪畫功底,但正如手繪地圖不以絕對的精準為唯一追求,技巧此時反而會拖累畫面的感染力——未受教化的藝術家們總是更接近自己與生俱來的的稟賦,並讓自己“清醒時的夢境永垂不朽”(貢布里希:《偏愛原始性》)。因而黑塞所繪的風景畫,卡夫卡簡筆繪製的小人,乃至科恩在自己的詩歌旁寥寥幾筆的自畫像,都在向我們袒露他們不為人知卻撼動人心的藝術感知力。我會好奇,如果讓這些作家們繪製同一地的地圖,該怎樣的千差萬別、格調迥異——他們會放大、凸顯什麼,又會忽略什麼呢?

地圖上的尺幅地域,永遠在一紙抽象符號的背後默默生成著自己的多重邏輯。地圖不只是一種標示,對要踏上未知旅程的人而言,它是可以期待的風景畫,而在曾經追隨它走過千山萬水的人眼中,它是講述故事的備忘錄。未來的希望和曾經的滄桑,在無法遠行的日子裡,會成為一種難得的慰藉。

作者:來穎燕

編輯:謝 娟

*文匯獨家稿件,轉載請註明出處。

TAG: 蛋撻地圖瑪嘉烈安德魯澳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