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七首裡的農曆六月六,是天貺節,是曬衣節曬書節,是洗象節感恩節

談談古詩七首裡農曆六月六,洗曬與感恩並重

農曆六月,時當伏暑,古書記錄這一時段,讓人們潛伏以避開暑氣。所以在宋朝之前,六月雖然有小暑大暑節氣,但是是沒有重大的節日慶典的,防止中暑。

但是到了宋朝,則不一樣。

《宋史》真宗“詔以六月六日天書再降日為天貺節”。就是公元1011年,宋真宗在位十四年時,下令六月六定為“天貺節”,在宋代官員休假一天。

為什麼在這個月憑空多了一個節日?原來大宋在1005年和遼國的戰爭中失敗,被迫結下和遼國的“澶淵之盟”,歲幣三十萬,獲得了邊境的和平。雖然這樣的妥協,獲得了安定的發展空間,但是這個帝王還是感覺有點壓抑的,勵精圖治。結果到了1011年,遼國那邊內部政治分裂,無力南侵,宋真宗那是高興,打算封禪泰山鎮服四海。在這樣看起來祥和的氛圍裡,偽託夢見神人降下天書,將六月六日定為天貺節,令京師斷屠一天,率百官行香於上清宮。從此以後,上行下效,都以六月六日為天貺節。

所以明朝《幼學瓊林》這樣的啟蒙書,特地寫上,六月六日,節名天貺。

而正是上行下效,各地道觀都有重大的慶典和法會,六月六日出門去道觀遊玩,看熱鬧,看蓮花,形成了潮流。

當然各個地方道教的主神不一樣,比如北宋京城汴梁,就以道教崔府君六月六日生,六月二十四是二郎神生日,整個六月由上到下,那是歡騰一片,五更燒頭香,演雜劇,晚上放煙火,甚至皇家也親自參合。形成了壯觀的過節的風俗。

古詩七首裡的農曆六月六,是天貺節,是曬衣節曬書節,是洗象節感恩節

一,天貺節

“禁籞陽和異,華叢造化殊。

兩宮方共治,雙蘤故聯跗。

曉檻香俱發,晴階影對鋪。

君王重天貺,臨寫冠珍圖。“北宋 · 夏竦《延福宮雙頭牡丹 》節錄

宋朝花卉種植發達,所以很多花木人工控溫,可以提前或者推後開放。

比如宋真宗死後,兒子仁宗繼位,有一段時間,劉太后垂簾聽政,形成兩宮共治的局面。而仁宗皇帝孝順。

這是御花園供奉的雙頭牡丹,送到了延福宮,這天正是六月六日天貺節。

延福宮此時還是個規模較小的皇家園林,專門供皇帝和太后遊玩,相當於御花園。

皇帝和太后當然感恩自己父親定下的天貺節,有效團結了子民,熱鬧祥和。

而孝順的仁宗皇帝,也在這天陪著太后,看雙頭牡丹,並且虔誠地畫了下來。

但是對於一個帝王來講,兩宮共治恐怕是種傷害吧。

好在劉太后死得早,宋仁宗親政時間也早,所以夏竦可以善終。

實際宋朝的天貺節,雖然是重視道教的節日,但是和強大的民情民俗結合起來,實際上是民間夏天宴飲旅遊的好節日,比如盛行民間六月二十四的觀蓮節,其肇始,就是宋朝的天貺節。

那麼在宋朝,六月六成為官方的節日,但是民間過夏天自有自己悠久的傳統。

比如洗曬。

古詩七首裡的農曆六月六,是天貺節,是曬衣節曬書節,是洗象節感恩節

二,曬書節

最初的洗曬,肯定是上古就有,但凡有人類社會,必然會有沐浴。

但是農曆六月的洗曬,格外不同,這是因為,在江南,剛剛度過漫長潮溼的梅雨季,天氣暴晴,這段時間正好用來清洗晾曬衣服傢俱,以除去梅雨時段的黴變。

民間農曆的六月和七月,都是晾曬的好日子。

所以有六月六和七月七兩個曬書曬衣節。

”無人到窮巷,長日守閒居。

宿火惟烘藥,新晴還曬書。

鄰翁伴村酒,稚子課園蔬。

門外蒿萊地,泥深不用鋤。“宋 · 俞汝尚《夏日閒居 》

這是宋朝時候的民間六月曬書。

沒有人到的鄉間小巷子,一個人守著寂寞的房子。

灶臺裡有火煎煮著藥,一開晴,就曬書。隔壁的老翁帶著酒過來,孩子在小菜園裡辨別蔬菜學種植。這是梅雨過後的晴朗,那院子前的雜草蘆蒿,還在深深泥濘裡,在潮溼中旺盛生長。

那麼曬書,曬被子,實際是根據氣候早已經在民間流行。

畢竟古代的房子大多數都在平地上,接地氣,也容易生出季節的潮溼,而傢俱,衣服,書籍,都屬於貴重的生活物質,不曬,難道丟了?在古代非消費社會,浪費是極端可恥的。

民間的風俗也反射到宮廷,在明朝,皇宮內部要晾曬本朝的列聖實錄和歷年來的御書文集。掌管國家圖書的官員和太監齊上陣,在六月六日左右,將這些庫存書籍搬出來晾曬,那是極其壯觀。這也表示敬畏先靈和歷史。

所以文人在六月六日曬書的傳統得到鼓勵和肯定。當然曬書未必是六月六日當天,但是總是六月七月這個時段。

古詩七首裡的農曆六月六,是天貺節,是曬衣節曬書節,是洗象節感恩節

”情多處處有悲歡,何必滄桑始浩嘆。

昨過城西曬書地,蠹魚無數訊平安。“清 · 龔自珍《雜詩,己卯自春徂夏,在京師作》

晚清的龔自珍,在六月經過北京城西面時,這裡有巨大的晾曬場,曬著書籍。

至於這裡的書,到底是私人所有,書局的書籍,還是寺廟的經卷已經不可考。

但是看起來頗壯觀。

他說自己多情,能從細節處看到人生的悲歡,比如這些書,讓人大有歷史和人生的滄桑感。

在太陽光下,一本本攤開暴曬的書籍,是證明文化的存在,還是證明自己還活著呢?

書沒有被書蟲啃食掉,平安的是書籍是歷史。

而自己站在太陽下,看著這些書,還有被歲月流逝的自己的年華,那種浮生如夢,又清晰的真實感,是那樣的強烈,悲歡和滄桑,都在暑熱的太陽底。

古詩七首裡的農曆六月六,是天貺節,是曬衣節曬書節,是洗象節感恩節

三,曬衣節

張愛玲《更衣記》開頭就美。

”如果當初世代相傳的衣服沒有大批賣給收舊貨的,一年一度六月裡曬衣裳,該是一件輝煌熱鬧的事罷。你在竹竿與竹竿之間走過,兩邊攔著綾羅綢緞的牆。”

實際上這裡的六月很容易被讀者滑過去,這裡的六月是傳統農曆六月六的“曬衣節”。

“計日今為六月六,老屋迎暘成火域。

宮閨邸第及窮簷,曬衣自古沿流俗。”清 · 戴梓曝書 節錄

固然六月六是曬書的好日子,但是那是有書的人家,生活卻是綿延複雜的,不只是書這一項。在民間,比曬書更壯觀的,當然是曬衣裳曬被子。

雖然屋子被照射太陽,裡面像火海一樣,但是,人們卻把屋子裡的衣服搬出來。

無論是宮廷,閨閣,達官貴人和窮人,六月六曬衣裳自古成俗。

有錢人在自己庭院裡曬,比如張愛玲家,綾羅綢緞擺滿庭院。

沒有人或者家居簡陋的城裡人怎麼辦?一樣曬,在街頭,或用繩子或用竹竿。

曬衣之盛,恐怕清朝的城管也攔不住,大馬路上就拉起繩子,曬曬曬。

古詩七首裡的農曆六月六,是天貺節,是曬衣節曬書節,是洗象節感恩節

“積雨初晴衣共曬,街懸窮褲裲襠多。

老夫不受淮陰侮,也復低頭胯下過。”清 · 趙翼《新晴民皆跨街曬衣肩輿多從裲襠下過 》

這是一首調侃詩,連日雨開晴之後,街面上到處懸掛著褲子。

而他乘坐的轎子也沒有辦法,必須從這些衣裳下經過。而且多從褲襠下面路過。

老夫我一輩子不受胯下之辱,奈何在這樣全民曬衣的季節,也只能低頭,默默行過。

這倒是可愛而搞笑的心情。

但是這也是實況。古代居住條件有限,大規模晾曬只能佔據公共空間。

但是這也是以人為本,這樣的六月多曬曬,避免瘟疫流行,城市的美觀在這一時期讓位了風俗和民情。

話說有了洗衣機的當代,人們還是喜歡太陽紫外線下衣裳被窩的那種味道和潔淨。

古詩七首裡的農曆六月六,是天貺節,是曬衣節曬書節,是洗象節感恩節

四,消失的洗象節。

“長安六月三伏始,主人門對御河水。

是日都人看洗象,立馬萬騎車千輛。

曼延蹴鞠羅岸旁,吹角鳴鉦沸川上。

日中報道象奴出,至尊朝罷明光宮。”清 · 姜宸英《徐健庵編修筵上觀洗象 》

既然六月六是洗曬的日子,能洗能曬的都必須過水,人要沐浴,動物也要。

從明朝開始就有記錄,六月六,女子洗髮,將貓狗放在河中清洗。

而洗象則來源於明朝宮廷豢養的大象,那是作為帝王出行的御用動物。明朝是由錦衣衛從馴象所遷出,因為象巨大,所以驅趕至城外,二十四頭大象壯觀出行,由馴象師引領,到河中沐浴。那是萬人觀看。

到了清朝,延續著洗象的傳統,甚至成為六月六節日的重要內容。官員穿著節日禮服,馴象師盛裝,前面用音樂開道,洗象的地方扎綵棚,引來無數的人和商販。

比如這個詩人,朋友的酒宴正好在洗象的河邊的酒樓上,這是看洗象最佳的地方。

無數看熱鬧的車馬停在河兩岸。

看大象在河邊玩耍,在水中沐浴。

不過這個傳統在清朝光緒年間停止,因為出現了大象傷人的事故。

古詩七首裡的農曆六月六,是天貺節,是曬衣節曬書節,是洗象節感恩節

五,釀酒,嘗麥,感恩糧食

“大麥新炊苜蓿盤,一壺春酒小團欒。

金丹九死生靈命,莫作尋常糲飯看。”宋朝錢時六月六日《侄孫輩同食大麥二首》

早在南北朝,就有六月六釀酒,製作酒麴的傳統。

此時的酒,清甜可口,解渴,還補充暑夏身體營養的流失。

南方往往有伏酒,三兩日就可以飲用,是古代夏天的輕型酒精飲料。

而此時,也是新麥成熟的時期,許多農家要鄭重的祭祀先祖,用新麥做飯,感恩土地,憶苦思甜。

比如這首詩寫的六月六吃到新麥飯的歡喜。

一家人圍在一起,吃飯喝酒。說麥子是生命丹,今天吃,是愛惜糧食,不要將這天吃麥飯看作尋常事。

那是當然,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六月六是愛惜糧食,憫農節約的感恩日子。

古詩七首裡的農曆六月六,是天貺節,是曬衣節曬書節,是洗象節感恩節

你還知道六月六哪些典故和風俗呢?

初衣勝雪為你解讀詩詞中的愛和美。圖片來自網路。

TAG: 六月六日曬衣洗象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