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6幅山水畫稿 記錄常州宋劍湖變遷

7月11日,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在常州經開區遙觀鎮留道社群一間200平方米的倉庫裡看到,65歲的常州山水畫家吳小平躬下身子,小心翼翼地向記者展示他親手繪製的10米山水畫卷。“只能展開一部分了,這畫是在老屋裡畫的,這裡全部開啟有點難度。”

126幅山水畫稿 記錄常州宋劍湖變遷

這幅名為《遙光聖火》的山水長卷,細緻地還原了遙觀鎮曾經的清城寺、白塔塘橋、青磚窯洞等宋劍湖周邊景緻。仔細觀察,還能細微看到遠方熱鬧的商鋪牌匾、行色匆匆的過往路人。為了完成這幅長卷,這位土生土長的遙觀畫家收集資料、走訪四鄰,忙碌了近一年。吳小平說,自己畫卷上的每個細節都經過反覆求證,希望能準確留住那段歷史。位於常州市東南部的遙觀鎮,依湖而生,因湖而興。十年間,區鎮兩級累計投入6億元修復整治宋劍湖,為工業強鎮遙觀注入綠色發展底色。為支援家鄉對宋劍湖的開發保護工作,師從知名山水畫大師李可染先生父子倆的吳小平開始對遙觀鎮和宋劍湖的人文歷史、古韻遺風進行挖掘、整理和創作,共創作了126幅系列作品。

126幅山水畫稿 記錄常州宋劍湖變遷

走村入戶 復原歷史

“要麼不畫,一旦要畫,我就要樹立起精品意識,不能馬虎。”吳小平說,為了反映歷史上宋劍湖及周邊地區的風貌,六年間,吳小平幾乎天天在宋劍湖區域寫生,從232省道上的採菱港橋,到宋劍湖家園畔,從東邊的青城橋,再到西南方向的西林山將軍廟、西側的湖頭村一帶,到處是他的足跡。

遙觀鎮歷史悠久,人文薈萃。史書上記載著延陵季子“冢樹掛劍”、宋高宗南渡駐蹕清城寺的故事,民間流傳著薛墅巷吳氏“一門三進士,父子兩翰林”的佳話。由於歷史變遷,宋劍湖區域人文景觀發生過重大變化,吳小平根據當地老人的回憶和傳說,在畫面中一點點地復原。

翻開吳小平的畫冊,一幅幅精心描繪的古鎮圖景展現在眼前。這126幅畫作中,既有儲存至今的老街古橋寫生,還有對已經消失了的駱賓王隱居處、季扎掛劍等歷史傳說故事的復原。“我的每一幅畫背後都經過仔細的調查和考究,我想透過這些畫讓大家知道宋劍湖的歷史文化。”吳小平說。在一幅遙觀傾城磚窯復原途中,為了便於大家瞭解磚窯的構造,他還選擇大巷上村的一座磚窯進行細緻繪畫,一共畫了三張畫稿紙,將之拼接起來,連磚窯邊的大樹上的鳥巢也是清晰可見……

反覆推敲 老街重現

“千百年來風雨稠,塘橋白塔照東流。行來孤影多情客,筆底煙雨化鄉愁。”

橋南是吳小平的老家,就位於白塔塘橋的南面,吳小平還經常帶著畫板、白紙和畫筆,去他畫過的地方走一走,看一看這裡發生的每一處變化,再用畫筆記錄下現如今的面貌。在古今兩幅畫作的對比中,遙觀鎮的歷史變遷得以見得。

“我想讓大家看看我記憶中老街,想把老街歷史上曾經有過的東西恢復出來的,體現古鎮的古色古香。”吳小平說。在記憶中,白塔塘橋是先有塘橋這座橋,後來塘橋人為了更好的發展,就在旁邊建造了白塔,目的是用塔鎮水,帶來財運。再往北就是古鎮街道,當時的房子下面都是石頭砌出來,房子造在石板上,下面用來走水,再往北就是當時吳小平上的小學現在的塘橋小學,他還記得當時的圍牆是用竹子做的,學校大門是磚砌的……

從兒時記憶為起點,為了更細緻地描繪出白塔塘橋,他還訪問當地老人,深入挖掘厚重歷史、人文典故,經反覆推敲、精心構思,創作出了《白塔塘橋》。

保護傳承 發光發熱

“保護和傳承歷史文化,有一分熱發一分光。哪怕是點滴小事,也有作用。”吳小平將自己的信念畫在遙觀古鎮這片熱土上。

2017年,吳小平搬到安置小區臨津花園居住,由於樓房空間不大,無法創作幾十米的大作品,加之周邊工廠日夜轟鳴,嚴重影響了吳小平的正常創作,鎮和社群領導得知此情況後,及時協調,為吳小平安排了一個近二百平方米且安靜的工作室,解決了實際困難。

今年3月,承接宋劍湖第四期開發設計任務的國家規劃院設計師來到吳小平的畫室,細細觀察了吳小平為宋劍湖所畫的126幅作品,從畫中汲取靈感。

“為了更好地開發宋劍湖,鎮裡目前已計劃環繞宋劍湖建一個集文化、旅遊、商貿於一體的宋劍湖新城。“吳小平介紹說。未來,他計劃將自己的文創室建立成遙觀鎮宋劍湖原生態保護藝術中心,用自己手中的畫筆將遙觀鎮宋劍湖這張名片擦得更加亮麗!

通訊員 常景軒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 郭靖宇

TAG: 吳小平宋劍湖遙觀塘橋白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