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河“鐵牛”被挖出來後,為何一直放置露天不管?專家:不敢動

文物承載著歷史真相,作為前人留下的寶貴遺產,在歲月更迭中熠熠生輝。它的價值並不侷限於收藏把玩,實際上文物更應該重視的是它們身上潛藏的歷史印痕,這些痕跡跨越古今,表露出古人匠心,成為後人感知歷史的最佳憑藉。也正因如此,考古學家對文物會保留一份敬重,他們深知文物身上的文化特性,用謹慎行動擷取文物中的歷史光輝。

黃河“鐵牛”被挖出來後,為何一直放置露天不管?專家:不敢動

黃河鐵牛

很多文物在被專業人士細緻考察之後,大多會放在博物館中,這種處理方式一則能保護文物,二來能展現文物的歷史價值,但是也存在一些露天放置的文物,譬如開元鐵牛。很多人或許會表示疑問,為何這麼重要的文物被挖出來後,一直放置露天不管?關於此事,專家給出的解釋是:不敢動,專家此言有著什麼深意呢?事情還要從這些黃河“鐵牛”的來歷說起。

黃河“鐵牛”被挖出來後,為何一直放置露天不管?專家:不敢動

眾所周知,農耕在我國佔據著重要的位置,成為我國古時獲得資源的一大途徑,鐵犁農耕自古以來便十分流行。對於農民而言,耕牛是帶來希望的存在,它可以讓生活維持平衡,幫助農民經營好一畝三分地。耕牛帶來的不僅是生活中的幫助,還被賦予了美好寓意,傳達著對於美好生活的嚮往。而這四座黃河“鐵牛”造型逼真,實際上並非裝飾之物,而是固定於黃河兩岸,讓浮橋更穩定。

黃河“鐵牛”被挖出來後,為何一直放置露天不管?專家:不敢動

至於這些“鐵牛”如何重見天日,主要與黃河水位變化有關,新中國成立後,我國針對黃河的重要位置,展開了一系列的治理,將黃河的水位提升到了較高的水平中。為了讓黃河更好地造福民眾,還在黃河的上游建立了很多水利設施,讓黃河對農業生產起到重要的作用,還保證了兩岸人民的生活安全。但是黃河的積淤情況日漸嚴重,到了50年代之後,這些“鐵牛”便被泥沙完全掩埋!保護文物

出於對文物的保護,1988年當地相關人員開始去挖掘被黃沙掩埋的“鐵牛”,但是這些黃河“鐵牛”被挖出來後,卻一直放置露天不管,原因為何?專家給出的解釋是:不敢動。原來是這些“鐵牛”已經在歲月的更迭當中遭遇了腐蝕,再加上它們十分笨重,如果將其放在博物館內精心儲存很不現實,一來沒有可觀空間,二來搬運也是問題,強行搬運可能會適得其反。

黃河“鐵牛”被挖出來後,為何一直放置露天不管?專家:不敢動

專家選擇了一種順其自然的方式,在人為干預下,有過文物被破壞的前例,將這些寶貴文物露天放置的處理方式其實是最好的。露天放置的“鐵牛”也帶來了其他好處,因為不少人將其當做一處景點,在和這些古樸文物近距離接觸中,人們感知到了文物身上蘊含的厚重底蘊,藉此喚醒人們對於文物的敬重和保護心態。結語

其實露天放置並非棄之不管,而是一種經過深思熟慮後的處理方式。專家推測將其放入博物館後可能會產生一些不好的後果,並且還觀察了鐵牛的儲存狀態,因此才選擇這種處理方式。文物若是得到妥善儲存也有利於更多人的人感知到這些文物身上保留下的歷史印痕。

TAG: 文物鐵牛黃河露天放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