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羲之《遠宦帖》,晚年所作

王羲之《遠宦帖》,此帖亦稱〈省別帖〉,為雙鉤廓填本,先以墨線勾勒輪廓後加以填墨,是古代法書複製中最逼真的方式,有“下真跡一等”之說。前黃絹隔水有宋徽宗瘦金書題及印記,曾著錄於《宣和書譜》,亦有金章宗及元、明、清諸收藏印。受信者為益州刺史周撫(293-365),是羲之晚年所作。傳世唐《十七帖》亦收此札,然較呆板且缺乏筆法的細緻變化,已失羲之原貌,遠不如此雙鉤墨跡本的傳神。

王羲之《遠宦帖》,晚年所作

王羲之《遠宦帖》

王羲之對草書的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他對章草與今草進行了認真研究,發揚兩者的優點,摒棄了兩者的不足之處。今草比較狂放,一筆連貫好幾個字,不容易辨認學習,但它有流暢縱逸的優點,王羲之便採用了今草的長處。章草有較濃的隸書筆意,書寫比較繁複,故不為王羲之所取,但章草不像“一筆書”那樣難認難寫,字的個體意識較強,王羲之便吸收了這一優點,發揚了單字的結構美。

王羲之《遠宦帖》,晚年所作

王羲之改制過的今草,流暢遒逸,與章草的字字獨立巧妙地結合起來,創造了具有極高藝術性又易於普及的新體今草體。王羲之的今草書無論在用筆和結構上既合乎法度又富有變化。梁巘在《評書帖》中所說:“右軍草書,轉多折筆,又間參八分。於此見體格多變,宗尚難拘”。王羲之的書法如萬里長江,一瀉千里。氣韻生動,氣勢宏偉。

王羲之《遠宦帖》,晚年所作

王羲之的草書,大多是尺牘書,都是率意而為,不加修飾,自然天成。隨機應變,順理成章,整篇書作,生動雋秀。今草書寫起來迅速快捷,一氣呵成,文字上下呼應,婉轉嫵媚,既快又美,故受到人們的歡迎。

王羲之《遠宦帖》,晚年所作

享到朋友

也是一種讚賞哦!

你若喜歡,點個在看

TAG: 王羲之今草章草草書遠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