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年不開張,開張吃半年”:老北京“打鼓兒的”是做什麼的?

“半年不開張,開張吃半年”:老北京“打鼓兒的”是做什麼的?

老北京管走街串巷,收買舊貨、廢品的小販叫“打鼓兒的”,這裡鼓必須加兒化音。

“打鼓兒的”分兩種,一種是“打軟鼓兒的”,一種是“打硬鼓兒的”。前者都是短衣打扮,肩上前後挑兩個籮筐,主要是收廢銅爛鐵、舊衣舊鞋、瓶罐玻璃等,基本上是粗物件。他們手中的鼓兒稍大點兒,有茶杯口那麼大,打出的聲音疲軟,傳得不遠,所以有時候還加上吆喝。他們收購的東西大都不值錢,也有以物換物的。

“打硬鼓兒的”就不同了,他們一般穿長衫,腋下夾一藍布小包,內放小秤、放大鏡等鑑定器具,在肩上挎幾個包袱皮兒,以備裝物。他們在左手大拇指和食指中間捏一扁形小鼓兒,直徑一寸大小,右手拿一根纏著布條的小藤棍兒,敲打出清脆的“梆、梆”響聲,能傳出老遠。也有稱呼他們為“打小鼓兒的”。這些人專以收購金銀首飾、古玩字畫、玉器珠寶、貴重衣物等為主。他們都是很有眼力的,懂貨認貨,有經驗,識人情,一眼就看出貨的價值和賣家的心理。人們居家過日子,都免不了有放久了用不著的物品,聽見衚衕裡有打小鼓兒的響聲,開院兒門就交易,給錢多少,圖個方便。在時代變革時期,也會不斷地有潦倒家庭。正如清代楊米人《都門竹枝詞》之八一中說的:“可憐貧到無錐處,百物都歸打鼓收。”舊北京幾朝定都,官宦人家多,有些王公貴族的後代,清朝一滅亡,他們也失去了生活來源,又無謀生之力,就得靠變賣祖宗留下的東西為生。有的人雖然知道把物件拿到市面上能多賣些錢,但又顧及臉面,放不下身價,便把“打鼓兒的”招到家裡去賣,不讓旁人知道。更有些破落子弟,不懂祖宗遺留文物的真正價值,聽給的錢不少,覺得還行,再加上被買家巧舌如簧地一通忽悠,就讓“打鼓兒的”以明白對糊塗賺了大錢。當然,這種“便宜”也不會經常碰到,有這麼一樁,也夠他們花銷一陣子了。所謂“半年不開張,開張吃半年”就指他們收購到了“俏貨”。更多的,還是他們走街串衚衕的小宗收購。

他們把低價買來的東西,一是揀挑貴重的轉賣給掛貨鋪(銷售結合的坐商,在固定店堂內把物品懸掛在空間裡。當時前門、菸袋斜街等繁華地段都有),二是拿著有些物品自己到曉市去賣。曉市也叫鬼市,專在凌晨三四點買賣最熱鬧,天亮就收攤兒了。那時崇文門有東曉市,宣武門有西曉市,還有德勝門曉市、安定門曉市。這樣他們自己去賣,賺的差價也更多些,而且這種黑燈瞎火暗光中的交易,也更錘鍊了他們的眼力、手感和精明。

新中國成立後,這行就陸續絕跡了。因為國家成立了回收公司和信託商行。而他們中獨具慧眼的有經驗者,也被這些行業吸收進去,成了國家職工。

作者何大齊 文並繪

流程編輯:吳越

TAG: 曉市他們打鼓鼓兒小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