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尼族傳統染織繡技藝 千年文化躍然“衣”上

據普洱政法:

哈尼族是一個山地農耕民族,獨特的生存環境形成了哈尼族多姿多彩的服裝服飾文化,哈尼服飾承載著極其豐富的文化資訊。在科技不斷髮展,人類文明飛速進步的今天,很多傳統民間手工藝因為在生產生活中的作用逐漸減小而被人們所忽視、遺忘,但總有一些人,仍在默默地保護與傳承著這些傳統民間手工藝。

纖纖擢素手,札札弄機杼。伴隨著“咯吱咯吱……”的聲響,普洱市墨江縣龍壩鎮勐裡村娘鋪組村民李衣農站在織布架前忙碌著。只見她手腳相互配合,一推一拉,一上一下,手中的梭子行雲流水般穿梭在一根根棉線之間,彰顯著她靈巧的手法和嫻熟的技藝。

傳統的紡線、織布,考驗的是織布人對力度和速度的把握,靠的是日積月累的實踐。這一份手藝,在她的手上已經傳承了十幾年。

“我從小就看著我媽媽織布長大的,從十八歲開始就學會織布了。”在李衣農看來,學織布不僅僅是一門手藝的延續,更是體現出哈尼文化的生生不息。

在墨江縣龍壩鎮,隨處可見身著用藍靛染成的民族服裝的百姓。一塊塊白色布,用取自自然的藍靛草加工成的染料反覆渲染,經過一道道複雜工序,變成質地細膩、光澤透亮、經久耐穿的藏藍色布料,深受哈尼兒女的喜愛。

龍壩鎮竜巴村竜巴一組村民張模鳳是龍壩鎮遠近聞名的傳統哈尼染布技藝高手。據她介紹,染布很有講究,她所用染料來自一種天然植物(即:製作板藍根藥植物),俗稱藍靛。將藍靛葉摘回用水缸加水漚泡到一定時候將爛葉撈出,在餘水液體中加入石灰,使染料凝固成泥狀即稱靛。

要染出理想的顏色除了染料品質外,還要精心操作。據張模鳳介紹,染缸中放水加靛攪拌數日,每次攪拌完畢要蓋好蓋子,等攪至表面起大量帶有瀅紅色水泡(又稱靛花,花越多越好)的時候就可以染布了。為使布料上色快,布料初次進染缸時得用鹼水(將蕎杆焚燒成灰放入燙水攪後澄清,去渣後的水)將布料浸溼處理放入染缸多次反覆晾乾,之後再浸泡,如此反覆,每浸一次色深一層,即“青出於藍”。

“我們染成一批布需要花一個月的時間,一天只能染一遍,因為布料在染缸裡面時間泡長了,會出現落灰還可能會褪色。”張模鳳說,染布的製作工序複雜,製作過程中不僅需要一份耐心,更需要幾十年如一日的恆心。

“這門手藝是我是從我老婆婆那裡學來的,到現在已經有十多年了,染布最需要的是時間和耐心,希望這門手藝能一直傳承下去。”張模鳳說。

哈尼族的服飾,不管是哪一種款型樣式,除了傳統織布、染色,刺繡圖案紋樣是少不了的,而且刺繡裡深蘊了豐富的傳統文化內涵。所刺的圖案和紋樣,折射出了哈尼人對傳統文化的記憶與思考。

晚清以後,在漢、彝、傣等民族文化影響下,用綵線在服飾中刺繡圖案,也被哈尼婦女視為時尚。哈尼族豪尼支系的姑娘八九歲起,就開始學著在小布上繡花。龍壩鎮石頭村今年已經57歲的村民張阿珍就是其中一位,從小跟著長輩學刺繡,耳濡目染下,她用手中的針線,創作出不少具有墨江哈尼特色、精美絕倫的繡製品。

“我們從小就開始學繡花了,哈尼族的花色各個支系的都不同,像碧約、卡多這些支系更較為接近、相似,而像我們布都支系就更不相似,繡得多的是細芽菜呀、樹呀、花呀等圖案。”張阿珍十年如一日精心研究哈尼族各支系的傳統刺繡技藝。

墨江縣龍壩鎮在繼承和發揚民族傳統文化的同時,還大力培養哈尼族非物質文化傳承人,為墨江哈尼族傳統文化的傳承奉獻著自己的力量。

“我現在是縣級傳承人,帶著好幾個徒弟,每年都對她們進行培訓,盡我的能力教給她們,讓她們把這門技藝好好地傳承下去。”張阿珍由衷地說。

在文化變遷的今天,傳統的民族服飾,承載著一代又一代哈尼兒女的文化記憶。在墨江縣龍壩鎮,民族服飾是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部分,在民俗活動、節慶活動、祭祀禮儀中扮演著十分重要的角色。屬於哈尼族的獨特文化,也在這一件件精美的民族服飾中得以傳承與發展。

TAG: 哈尼族墨江傳承哈尼織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