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泉青瓷|龍泉各窯口標本賞讀:經典的鬲式爐

方面所包含的韻味是新仿器無法仿製的

鬲式爐,直口,斜折沿,直頸,扁圓腹,底周裝三足,底與足間有一小孔。肩

部飾凸弦紋一圈,腹與足背飾三角形凸稜,施青釉,足底無釉,呈灰胎色。

龍泉青瓷|龍泉各窯口標本賞讀:經典的鬲式爐

南宋 郊壇下官窯鬲式爐,上海博物館藏

鬲[lì]式爐一名系由仿周代銅鬲樣式而來。

以宋龍泉燒製的最為出名,造型上通常通體施粉青釉,明澈溫潤,蔥翠如玉,腹部至足突起三條稜線,釉薄處呈白色,俗稱“出筋”。

一般認為“出筋”是填白的傑作,在器型邊緣或足部,以及一些凸雕的牡丹等花飾上,往往會在突起的輪廓線上顯出胎骨的白痕,雖經雕琢而不露痕跡。

龍泉青瓷|龍泉各窯口標本賞讀:經典的鬲式爐

金代 鈞釉鬲式爐,河南省博物院藏

自兩晉南北朝佛教傳入中國後,爐這種器型便作為佛教禮器流行開來,到了宋代,瓷爐的品種已非常豐富,除了鬲式爐還有鼎式爐、樽式爐、簋式爐等等。

南宋官窯燒製的鬲式爐,便專為供皇帝祭祀或陳設之用。而南宋龍泉窯燒製的鬲式爐則很有可能也是官物,其收藏價值和觀賞價值並不在官窯之下。

龍泉青瓷|龍泉各窯口標本賞讀:經典的鬲式爐

龍泉青瓷|龍泉各窯口標本賞讀:經典的鬲式爐

南宋龍泉窯青釉鬲式爐

鬲式爐是南宋龍泉窯燒製的一件典型的器物,它是一件仿青銅器的造型。

龍泉窯鬲式爐新老判定主要是透過型、釉、胎色、腳線修足等方面,其中這些

大窯:

龍泉青瓷|龍泉各窯口標本賞讀:經典的鬲式爐

龍泉青瓷|龍泉各窯口標本賞讀:經典的鬲式爐

龍泉青瓷|龍泉各窯口標本賞讀:經典的鬲式爐

龍泉青瓷|龍泉各窯口標本賞讀:經典的鬲式爐

龍泉青瓷|龍泉各窯口標本賞讀:經典的鬲式爐

龍泉青瓷|龍泉各窯口標本賞讀:經典的鬲式爐

龍泉青瓷|龍泉各窯口標本賞讀:經典的鬲式爐

龍泉青瓷|龍泉各窯口標本賞讀:經典的鬲式爐

龍泉青瓷|龍泉各窯口標本賞讀:經典的鬲式爐

龍泉青瓷|龍泉各窯口標本賞讀:經典的鬲式爐

龍泉青瓷|龍泉各窯口標本賞讀:經典的鬲式爐

龍泉青瓷|龍泉各窯口標本賞讀:經典的鬲式爐

龍泉青瓷|龍泉各窯口標本賞讀:經典的鬲式爐

注意看斷面的胎釉、火石紅,修足特點。

溪口窯

龍泉青瓷|龍泉各窯口標本賞讀:經典的鬲式爐

龍泉青瓷|龍泉各窯口標本賞讀:經典的鬲式爐

龍泉青瓷|龍泉各窯口標本賞讀:經典的鬲式爐

龍泉青瓷|龍泉各窯口標本賞讀:經典的鬲式爐

龍泉青瓷|龍泉各窯口標本賞讀:經典的鬲式爐

大窯

龍泉青瓷|龍泉各窯口標本賞讀:經典的鬲式爐

龍泉青瓷|龍泉各窯口標本賞讀:經典的鬲式爐

龍泉青瓷|龍泉各窯口標本賞讀:經典的鬲式爐

龍泉青瓷|龍泉各窯口標本賞讀:經典的鬲式爐

龍泉青瓷|龍泉各窯口標本賞讀:經典的鬲式爐

龍泉青瓷|龍泉各窯口標本賞讀:經典的鬲式爐

龍泉青瓷|龍泉各窯口標本賞讀:經典的鬲式爐

大窯口燒製的釉水肥厚。

元代大窯三足爐套燒鬲式爐

龍泉青瓷|龍泉各窯口標本賞讀:經典的鬲式爐

龍泉青瓷|龍泉各窯口標本賞讀:經典的鬲式爐

龍泉青瓷|龍泉各窯口標本賞讀:經典的鬲式爐

龍泉青瓷|龍泉各窯口標本賞讀:經典的鬲式爐

龍泉青瓷|龍泉各窯口標本賞讀:經典的鬲式爐

龍泉青瓷|龍泉各窯口標本賞讀:經典的鬲式爐

龍泉青瓷|龍泉各窯口標本賞讀:經典的鬲式爐

龍泉青瓷|龍泉各窯口標本賞讀:經典的鬲式爐

空管三足爐,鬲爐的一種

龍泉青瓷|龍泉各窯口標本賞讀:經典的鬲式爐

龍泉青瓷|龍泉各窯口標本賞讀:經典的鬲式爐

溪口窯黑胎

龍泉青瓷|龍泉各窯口標本賞讀:經典的鬲式爐

龍泉青瓷|龍泉各窯口標本賞讀:經典的鬲式爐

從目前各大博物館收藏及公開出版物所出版標註的資料以及筆者在龍泉考察調查所採錄的標本資料而言,南宋龍泉青瓷鬲式爐,不管其具體燒造的窯口是金村大窯、溪口窯還是小梅窯、瓦窯垟窯,其基本造型統一而一致,均為敞口、折沿、束頸、扁鼓腹、三錐形足,但是大小差異很大,最小者不足10釐米,最大者達33釐米。

溪口爐足

龍泉青瓷|龍泉各窯口標本賞讀:經典的鬲式爐

龍泉青瓷|龍泉各窯口標本賞讀:經典的鬲式爐

溪口

龍泉青瓷|龍泉各窯口標本賞讀:經典的鬲式爐

龍泉青瓷|龍泉各窯口標本賞讀:經典的鬲式爐

龍泉青瓷|龍泉各窯口標本賞讀:經典的鬲式爐

龍泉青瓷|龍泉各窯口標本賞讀:經典的鬲式爐

龍泉青瓷|龍泉各窯口標本賞讀:經典的鬲式爐

龍泉青瓷|龍泉各窯口標本賞讀:經典的鬲式爐

龍泉青瓷|龍泉各窯口標本賞讀:經典的鬲式爐

龍泉青瓷|龍泉各窯口標本賞讀:經典的鬲式爐

龍泉青瓷|龍泉各窯口標本賞讀:經典的鬲式爐

龍泉青瓷|龍泉各窯口標本賞讀:經典的鬲式爐

龍泉青瓷|龍泉各窯口標本賞讀:經典的鬲式爐

龍泉青瓷|龍泉各窯口標本賞讀:經典的鬲式爐

龍泉青瓷|龍泉各窯口標本賞讀:經典的鬲式爐

龍泉青瓷|龍泉各窯口標本賞讀:經典的鬲式爐

龍泉青瓷|龍泉各窯口標本賞讀:經典的鬲式爐

龍泉青瓷|龍泉各窯口標本賞讀:經典的鬲式爐

龍泉青瓷|龍泉各窯口標本賞讀:經典的鬲式爐

南宋時期龍泉青瓷鬲式爐的生產與製作正是迎合南宋這一用香制度的變化才出現上面所提及的小、中、大三種形制規模格局。

結合南宋時期的用香制度特點,綜合時代社會生活的實際,筆者就南宋時期龍泉青瓷爐具經典代表鬲式爐小、中、大三類爐的使用功能提出這樣一種觀點:

口徑在10釐米以下可一手把握的鬲爐,是為提供南宋時期文人流行的品香之用的“品香爐”;

口徑在雙手一捧10-15釐米之間的鬲爐應為提供當時廣為流行的焚燒“印香”所用的香爐——即“篆香爐”;

口徑超過15釐米的超大型鬲爐則是為方便禮佛、敬祖所用的祭祀爐——“承香爐”。

這類近一市尺的巨型鬲式爐則是為便於禮佛、敬祖祭祀、時焚燒香品時以承納香灰。

TAG: 鬲式南宋溪口龍泉燒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