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手造丨傳統鋦補修復技藝——工匠之能事,魅力“老鋦補”

齊魯晚報記者 戚雲雷 通訊員 閆瑩

作為近代民族工業的發祥地,濟南市天橋區文化積澱厚重,葡萄軟月、洛口醋、侯氏社火臉譜、和聖文刀……種種精湛的手造作品擁有深厚的文化底蘊,記錄了時代的發展與社會的變遷。近日,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聯合天橋區委宣傳部、天橋區文旅局開啟“山東手造、天橋百工”系列報道,用光影帶您領略天橋手造魅力、物用之美。本期的要介紹的天橋手造作品是傳統鋦補修復技藝。

山東手造丨傳統鋦補修復技藝——工匠之能事,魅力“老鋦補”

鋦補是我國獨有的傳承了上千年的民間手藝。《現代漢語詞典》對“鋦”的解釋是:“用鋦子連和破裂的陶瓷器等,鋦盆、鋦鍋、鋦碗”。鋦器中的材質十分廣泛,但猶以瓷質器物最為常見,所以我國民間流傳著:“沒有金剛鑽,別攬瓷器活”的俗語。

山東手造丨傳統鋦補修復技藝——工匠之能事,魅力“老鋦補”

傳統鋦補修復技藝最主要特徵是鋦匠使用最簡單的工具,在最短的時間內完成破損瓷器的修復,而且修復後的瓷器滴水不漏可以繼續長期使用。鋦補是我國獨有的修復瓷器的技藝,在歷史上一直被外國人歎為觀止。

山東手造丨傳統鋦補修復技藝——工匠之能事,魅力“老鋦補”

歷史上人們鋦補修復破損器物的目的是為了繼續使用,今天人們請鋦匠鋦補器物是為了懷舊,為了把玩,為了追求鋦器獨有的缺陷美。

隨著歷史的發展,鋦匠行業早在上個世紀70年代消失,當前能夠掌握鋦補手藝的工匠已是鳳毛麟角,迫使很多鋦文化愛好者四處尋找鋦匠而難以如願。而山東省是個文化大省,又是鋦補手藝的發源之地,因此山東至今仍健在的鋦匠在全國擁有很高的知名度,陳榮新就是其中的一位。

山東手造丨傳統鋦補修復技藝——工匠之能事,魅力“老鋦補”

陳榮新自幼得到其祖父與父親真傳,是目前濟南市唯一傳承有序的鋦匠。“實用、美觀,兼而有之,不要被網路宣傳帶偏了”,技藝掌門人陳榮新如是說“鋦釘無論大小一定純手工製作。把玩雖然是現代人的需求,但工匠精神一再提醒我,實用、耐用仍不可偏廢,簡單、質樸仍是審美第一要素”。

山東手造丨傳統鋦補修復技藝——工匠之能事,魅力“老鋦補”

從鋦匠所使用的鑽具分析,鋦補手藝在漫長的發展過程中,至少經歷了三個重要階段:早期的鋦匠使用的是“砣鑽”,然後改良成“皮鑽”,最後發展成“弓鑽”。砣鑽具有鑽桿長、轉速慢、鑽孔精度低、更換鑽頭費時費力等缺點,很早就被棄之不用;皮鑽比砣鑽的轉速稍快,但其它缺點未能徹底改進;弓鑽是由鑽桿、鑽帽、鑽弓三個獨立的工具組合而成的,使用時只要把鑽桿在鑽弓的弓弦上繞上一圈,左手用鑽帽輕輕按住鑽桿,右手往返拉動鑽弓即可完成鑽孔。弓鑽的特點是轉速快、更換鑽頭快捷、鑽桿短、鑽孔精度高。陳氏家傳的鋦補手藝使用的是弓鑽。

山東手造丨傳統鋦補修復技藝——工匠之能事,魅力“老鋦補”

千百年來鋦補修復技藝使無以數計的破損瓷器得以重生,它在環境保護、資源利用、經濟發展、文化傳承等等方面作出的巨大貢獻,這在人類手工藝史上是絕無僅有的。2016年,傳統鋦補技藝列為濟南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專案,2017年,陳榮新被評為濟南市非遺專案傳統鋦補技藝傳承人。陳榮新的鋦補作品參加《中國匠器》專題展覽,並於2012年6月、2012年8月在北京的“前波畫廊”及美國紐約,展出了玻璃器皿與陶瓷製品的鋦補工藝。

山東手造丨傳統鋦補修復技藝——工匠之能事,魅力“老鋦補”

在陳榮新的工作室,有薄如蟬翼的瓷器鋦花,有精緻杯盞上的手工鑲銀;有傳承多少代人,帶著血脈溫情的清朝茶壺的銅鋦修復;還有一枚枚無法計數,比一粒芝麻還要小的手工鋦釘。望著陳先生博古架上別有洞天的物件,看著那雙靈巧到不可思憶的雙手,深邃明亮的眼睛,不禁讓人深深折服於千年古技的精妙——果真是工匠之能事,魅力“老鋦補”!

TAG: 陳榮修復鑽桿技藝手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