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最殘忍的作家,他的書“不忍讀第二遍”

第一次讀餘華,是在中學時代,我爸給我買了一本文學集合,裡面收錄了國內外大師的優秀短篇作品,有一篇是餘華的《十八歲出門遠行》。

當時就令我驚歎:句式渾成,故事講述得極耐心,讀著讀著,森森然陰影林立——這種感覺很奇怪,就像有一隻龐大的怪獸在慢慢吞噬樹葉,同時目光灼然地盯著你。

後來才知道,在此之前餘華寫過二十多中短篇,《十八歲出門遠行》是他的成名作。

中國最殘忍的作家,他的書“不忍讀第二遍”

等到拿起餘華再讀的時候,是在大學。

學習到他是“中國先鋒派的代表人物”,拜讀了《在細雨中呼喊》《活著》《許三觀賣血記》三部曲。

中國最殘忍的作家,他的書“不忍讀第二遍”

餘華的名字取自於母親和父親的姓餘和華,1960年4月3日生於浙江杭州,在一歲的時候,父親離開杭州到一個叫海鹽的縣城,成了一名外科醫生。

從此,餘華在這個江南小城開始了漫長的童年生活。

餘華讀小學四年級的時候,全家搬到了醫院的職工宿舍,他家對面就是太平間。

差不多隔幾個晚上餘華就會聽到悽慘的哭聲,各種不同的哭聲,男女老少都聽了不少。最多的時候一個晚上能聽到兩三次。他常常在睡夢裡被吵醒;有時在白天也能看到死者親屬在太平間門口嚎啕大哭的情景。小余華搬一把小凳坐在自己門口,看著他們一邊哭一邊互相安慰。

家裡沒有衛生間,只能去醫院上衛生間。每次上廁所的時候,一定要經過太平間,太平間沒有門,男女廁所也沒有門。

餘華還常常跑去太平間睡午覺,一覺醒來,異常涼爽。後來他讀到海涅的一句詩:“死亡是涼爽的夜晚。”驚覺酷像自個在太平間睡午覺的感受。

餘華小學畢業時,適逢海鹽縣圖書館重新對外開放,父親為他辦了借書證,從那時起,餘華開始閱讀小說,尤其是長篇小說。

他幾乎將那個時代所有的作品都讀了一遍。

餘華是讀過他的童年和中學時代的,十年來他沒有好好學習過,所以等到1983年餘華開始寫小說時,認識的漢字也就四千個左右。以至於批評家們讚揚他語言簡潔,餘華毫不留情地告訴他們:“那是因為我認識的字不多。”

中國最殘忍的作家,他的書“不忍讀第二遍”

1977年,餘華中學畢業,參加了恢復的第一次高考,但是落榜了。便由父母安排,進入海鹽縣武原鎮衛生院當了牙科醫生。

餘華後來在自己的文章中寫到自己面對過不下幾千張開啟的嘴,我想這就是餘華早期文字總能讓我起一身雞皮疙瘩的原因——好的牙齒、壞的牙齒,好看的牙齒、難看的牙齒攪和在一起,牙齒表面的髒黃和牙床的暗沉磨合著發出瘮人的聲音,太像餘華的文字了。

餘華時常在拔完牙之後,站在視窗眺望,看著下面喧囂的街道,想著一眼望到頭的工作便心生悲涼。他不喜歡按部就班的生活,不喜歡每天八小時地工作,不喜歡每天都要去看別人的口腔。

從視窗望出去時,經常看見文化館裡面的工作人員在工作時間還能在外面閒逛,那是餘華最想要的工作。進入文化館只有三種方法:一是學會作曲;而是學會繪畫;三是寫作。對餘華來說,寫作是他當時唯一的選擇。

於是他開始了自己的寫作生涯,在工作之餘,把全部時間都投入到了寫作裡面,十幾歲的年齡,當同齡人都在享受生活的樂趣時,他忍受獨孤和寂寞,一個人默默地創作。

餘華一直說,是寫作拯救了他,

如果沒有寫作,他可能一輩子做著自己不喜歡的牙醫工作,每天看著別人的口腔。

中國最殘忍的作家,他的書“不忍讀第二遍”

醫學和文學,從某種意義上說是相通的

。它們均旨在治療、超拔人類,無論軀體還是精神。故此,很多作家都是棄醫從文,比如:契訶夫、魯迅、畢淑敏。

而棄醫從文的餘華,再度與生命、死亡為題,著力探尋人類精神世界的生死。

於是,他創作出了經典《活著》,一個又一個人死亡,苦難的波濤一波又一波接著湧來,全書壓抑著死的絕望,卻從每個字眼長出生的希望。

中國最殘忍的作家,他的書“不忍讀第二遍”

餘華說:“

沒有比活著更幸福的事,也沒有比活著更艱難的事。”

每個人能夠從億萬競爭者中脫穎而出,來到世間,迎接人生第一場高光時刻,便是最幸福的事。

但生而為人,眾生皆苦。生活不易,死亡並不可怕,活著本身才是最艱難的。我們應當知曉的是,“人是為活著本身活著,而不是為活著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著”。

中國最殘忍的作家,他的書“不忍讀第二遍”

生命是最寶貴的,也最值得珍惜的。活著本身就是世間最美好的事情,活著便是生命最大的詩意。

這不僅是《活著》的中心思想,也是生命的應有之義。

中國最殘忍的作家,他的書“不忍讀第二遍”

許多人說餘華的血管裡流的是冰碴子,

因為他講的故事都太殘忍了,他的筆觸太冷靜了,剖析人物內心、世相悲歡的時候,就猶如一架冰冷的攝像機洞若觀火,沒有情感、沒有修飾。

比如他不直接描寫福貴喪子的悲痛心情,只有平靜的一句

“月光照在路上,像是撒滿了鹽”

。這是一個絕佳的比喻句,月光照在福貴兒子跑過的路上,路就好像福貴的傷口,月光灑在路上,就像是鹽撒在他的傷口一樣。

中國最殘忍的作家,他的書“不忍讀第二遍”

全句只有12個字,沒有一個字在訴說悲痛,但你就是能感受到無限的痛楚。

就像一把鈍刀子,不鋒利,但正是因為這種不鋒利,一下一下磨著我們的神經的時候就會覺得格外痛苦,格外漫長,格外的疼。

餘華常說:“文字敘述語言不是供人觀賞的眼睛,長得美或者不美;文學敘述語言應該是目光,目光是為了看見了什麼,不是為了展示自身,目光存在的價值就是‘看見了’,敘述語言就像目光在生活的世界裡尋找著什麼,引導閱讀進入到故事人物的思想情感中。”

這也許就是餘華之所以成為餘華的原因。

今天朗讀者給大家推薦這套餘華全集,集齊了他最經典的四部作品:《活著》、《兄弟》、《許三觀賣血記》、《在細雨中呼喚》。餘華筆下大多是慘淡人生、大多是絕望的疼痛,但很奇異的,你能從那壓抑的悲劇中看到溫暖,能在漫漫黑暗中看到點點光芒,感受到人生無奈的同時也能堅強信念的力量。

他的文字是地裡長出來的,散發著一股土腥味的苦澀,卻生長出野蠻而強勁的生命力,綻放出對生命的熱愛之花。讀餘華,透過那些死的故事,讀出活著的希望。

TAG: 餘華活著太平間寫作牙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