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三丰為何一生未娶?金庸:將他七個弟子之名連起來,你就明白了

“縱死俠骨香,不慚世上英。”李白的《俠客行》聞名於世,對俠客的仰慕古來有之。俠客不僅有高超的武藝,還不圖錢財、不為名利,與英雄人物相比,也值得擁有姓名。俠客有自己的抱負,他們的俠義之心流芳後世,值得被人讚頌。李白也有俠客夢,希望透過俠客的身份實現自己的理想抱負,救危扶難於事件。

張三丰為何一生未娶?金庸:將他七個弟子之名連起來,你就明白了

金庸是著名的武俠小說作家,出生於浙江的一個書香世家,也是清朝的官宦之家。金庸8歲就開始接觸武俠小說,書中的內容讓金庸記憶猶新,裡面的武俠人物也成為他的夢想。兒時的夢為金庸的文學創作產生深深的影響,1955年以金庸為筆名的武俠小說《書劍恩仇錄》出版。其它著名的武俠小說也在後期陸續出版,並被改編為電視劇,引起廣泛的關注。

金庸筆下的人物各有特色,很容易給讀者和觀眾留下深刻的印象。在金庸眾多的小說之中,有一個人非主線人物,但仍然讓人印象深刻。書中對張三丰的描寫都不多,但他手中的功夫不淺,是一名武林高手。張三丰是一個正派人物,自創太極拳法,從一個默默無聞的人成為武當派的創始人,並將其發揚光大。

張三丰為何一生未娶?金庸:將他七個弟子之名連起來,你就明白了

金庸的武俠江湖有愛有恨、有情有義,但是張三丰在他的小說中卻終身未娶。張三丰為何終身不娶?你仔細看金庸的小說,將張三丰的七個弟子名字連起來就知道了。張三丰也遇見過愛情,他喜歡的人名為郭襄。張三丰16歲的時候和郭襄初次相遇,當時他正在被偷書賊打。為了保護寶典,張三丰頑強抵抗。郭襄看見眼前的場景並沒有害怕,還說要幫張三丰。

最後的結果是兩人都被打傷,郭襄事後還為張三丰進行包紮。郭襄的溫柔貼心讓張三丰深受感動,這是他從小到大沒有感受過的,張三丰對郭襄的感情從初見開始萌生。兩人的相遇隨著郭襄的離開分道揚鑣。郭襄再次回來已經是2年之後,但他並不是回來找張三丰,而是為找楊過。郭襄下山的時候,張三丰隔著很遠的距離送她,她走他也走,她回頭他就不走。

張三丰為何一生未娶?金庸:將他七個弟子之名連起來,你就明白了

郭襄也是真性情,將手中的羅漢拳法送給了張三丰。張三丰少年時期就是仙風道骨,習得九陰真經,內功深厚,不過他並不會操作。張三丰在練習羅漢拳法之後,功力大增。郭襄早在16歲遇見楊過的時候就心有所屬,她完全看不見張三丰對她的情感。張三丰在郭襄面前總會顯得自卑,他鼓足勇氣問郭襄要去哪裡,自己又應該去哪裡,對方的回答是讓他去找父母。這樣的答案雖然不明顯,但的確是委婉地拒絕了。

張三丰明白對方的心思之後,自覺不會再有希望,於是瀟灑地放手。張三丰心有所悟,於是自立門派闖蕩江湖,名為武當派;郭襄覓楊過數年無果,沮喪的她出家為尼,創立峨眉派。張三丰有弟子七人,是大名鼎鼎的武當七俠。他們的武藝、品德都不可挑剔,在江湖上威名遠揚。張無忌的父親張翠山也是張三丰的弟子之一。張三丰在自立門派之後,心中仍然會掛念郭襄。

張三丰為何一生未娶?金庸:將他七個弟子之名連起來,你就明白了

張三丰別有用心取的名字都是為紀念郭襄和郭襄經歷過的場景。張三丰為紀念郭襄,將他們相識之地少林寺的景色作為弟子的名字,他的感情雖沒有驚天動地,當時卻在細節之處。武當七俠名字是張三丰對少林寺的記憶,也是她對郭襄的記憶。七人的名字正好組成詩句,“遠橋之下泛蓮舟”,是宋遠橋和俞蓮舟;“岱岩石上溪松流”,是俞岱巖、張松溪;“萬仞翠山梨亭在”,是張翠山、殷梨亭;“莫問聲谷空悠悠”,是莫聲谷。好一個空悠悠,張三丰和郭襄的結局他早已心如明鏡。

張三丰將深情藏在心底,終身未娶,他的愛很真誠。張三丰愛慕郭襄,郭襄對楊過一見鍾情,楊過痴情於小龍女。金庸筆下的人物感情總是十分糾葛。郭襄初見張三丰就出手相助,他的父親郭靖初見黃蓉也是熱心地幫助她。雖素未謀面,但是打動人心的是真誠。不知你是誰,還是會出手相助,這就是武俠們的俠骨忠腸。

張三丰為何一生未娶?金庸:將他七個弟子之名連起來,你就明白了

愛情是一件美妙的事情,愛一個人並不是據為己有的霸佔,有時候灑脫一點未嘗不是另一種選擇。在錯誤的時間遇見一個喜歡的人,時機不對,只有空蕩蕩的回憶。

參考資料:

《俠客行》

TAG: 張三丰郭襄金庸楊過俠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