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肉和尚的成佛之路

摘要:極品渣男節操無下限,遁入空門粗魯不堪遭排擠;歷練紅塵鬧市好藏身,遇見林沖平地起波瀾;流落江湖,遇山而富,三山聚義,遇水而興;重回五臺,正果將臨,遇臘而執,聽潮圓寂。

酒肉和尚就是“花和尚”,但是“花和尚”卻不是喝“花酒”的和尚,而是指身上的花繡刺青。宋代流行刺青,尤其是在軍中廣為盛行,連岳飛都不能免俗,刺了個“精忠報國”。魯智深是軍人出身,身上有紋身很正常,不能理解的是他一個粗獷的漢子居然紋的是花繡圖案,想想這個畫面感還真是相當的違和。

酒肉和尚的故事要卻從一個美女說起,這個美女就是金翠蓮,也是書中第一個出場的美女。金翠蓮是一個十九歲的花季少女,投親不遇,流落渭州。肉鋪老闆鄭屠貪圖金翠蓮的美色,一分錢沒花就把她強娶為妾,玩膩之後再把人趕出來。最離譜的是他反過來向對方索要三千貫的典身錢。三千貫可不是一個小數目,以金翠蓮的收入水平,不吃不喝工作一輩子也還不上。鄭屠吃幹抹淨後還要榨取最後的“剩餘價值”。可見這個鄭屠不僅是個惡霸,還是個節操沒有下限的極品渣男。

對於這種渣男,身為正義的化身的魯達當然不會手軟。魯達解救金翠蓮父女脫困有兩個細節值得注意。第一,天還沒亮他就來到客店,幫助金翠蓮父女離開渭州。為了防止店小二趕去攔截,他在店門口坐了兩個時辰;第二,魯達拳打鎮關西時,眼看著鄭屠沒氣了,他愣是說人家裝死,然後從容退走。這些細節都表明魯達雖然性急粗魯,但是粗中有細,而且對於救人的事情是很有耐心的。

酒肉和尚的成佛之路

“欠債還錢,殺人償命”,這是自古不變的道理,魯達當然也不例外。這個時候他的身份多少幫了一點小忙。渭州府尹查明案情,不敢擅自抓人,先向渭州經略府請示,因為魯達的身份是經略府的提轄官。

提轄是地方武官,其職能是“按練軍旅,督捕盜賊”。這個官職與現在的武警職能有些相似,和平時期操練部隊,遇突發情況督捕暴徒和恐怖分子。經略的全稱是經略安撫使。宋仁宗寶元年間,為防西夏騷擾,於沿邊諸路置經略安撫使,掌管一路兵民大政,行政級別在州、府之上。

“相公”是民間對有聲譽高官的尊稱,如“經略相公”、“樞密相公”。這裡引出了一個很重要的人物,他在書中沒有登場,但是很多好漢經常提到他的名號,頗有些“神龍見首不見尾”的味道。這個人就是老種[chóng]經略相公种師道,還有一個是小種經略相公种師中,書中二人是父子關係,實際上應該是兄弟關係。种師道是北宋名將種世衡的孫子,他在西北邊境出任經略安撫使,因抵禦西夏有功且年事已高,被尊稱為“老種”。這是一個有上將之姿的國之柱石。

北宋末年,金兵南下,种師道臨危被召進京。當時种師道已老邁高壽,卻多有良策奇謀,如果北宋政府採納他的建議,很有可能扭轉乾坤,改變歷史。金國使者在宋廷態度強硬,氣勢囂張,只有看到种師道才稍微收斂。由此可見,外交從來不是低頭求和,敵人只會尊重真正有本事的人。在《宋史》中,種家軍比楊家將的名氣大,比楊家將的作用大,只不過楊家將走上了舞臺,被渲染得出了彩,而種家軍卻走進了線裝書,被文字湮沒了。

魯達逃亡時經過代州雁門縣,就是大名鼎鼎的雁門關所在地,這裡還有一座了不得的佛教名山——文殊菩薩的道場五臺山。五臺山的住持智真長老是一位真正的高僧,不但慈悲為懷而且佛法精深。他看出魯達有慧根,日後必成正果,於是收了魯達做徒弟,賜名智深。

酒肉和尚的成佛之路

魯智深是一個十分粗魯的人,粗魯到什麼程度呢?隨地大小便,這就是魯智深的日常生活習慣。以他的性格當然無法適應佛門的清規戒律,也不屑於應付職場規則,幾個月後就被眾僧排擠邊緣化。智真長老難違眾意,也考慮到魯智深確實還沒開竅,難以適應枯燥的佛門生活,於是打發他下山去歷練紅塵。臨別之際長老贈了四句偈言:“遇林而起,遇山而富,遇水而興,遇江而止。”

花和尚下山,帶著他的獨門兵器渾鐵水磨禪杖,開啟了“升級打怪”模式。所謂水磨禪杖就是用細功夫打磨出來的鐵禪杖。禪杖原本是佛門坐禪時用以警睡之具。簡單點說就是僧人在入定冥想的時候如果昏昏欲睡,就用一個竹杖敲一下頭。我十分好奇,一個竹杖是怎麼演變為月牙鏟一樣的奇門兵器?

閒話少說,且說魯智深來到青州地面,在桃花村戲打小霸王周通,接著又見到了在渭州失散的李忠。因為嫌棄二人太過慳吝,他偷了銀器“滾”下山,好一條莽和尚。李忠和周通這兩個人也有意思,一個“打虎將”,一個“小霸王”,沒有一個是名副其實的。兩個小氣的人卻相互看對了眼,成為一對好“基友”。

離開桃花山,繼續上路,在瓦罐寺遇到了勁敵——崔道成和丘小乙。這個崔道成把我驚豔到了,面對魯智深的盤問不假思索、對答如流。當魯智深問到旁邊的婦人時,崔道成隨口就編了她的來歷,而且有名有姓。這真是一個名副其實的“機智哥”,當然最終也免不了給魯智深送經驗的命運。

酒肉和尚的成佛之路

大相國寺不在名山,身在鬧市卻成為一座寶剎,隱隱執佛教之牛耳。其實它對佛教的發揚光大和貢獻遠遠比不上五臺山,但是由於近水樓臺,獲得皇室的支援,成為皇家寺院,發展成為一個龐大而臃腫的機構。大相國寺的和尚也普遍比其他寺廟的和尚過得滋潤。書中有詳細描寫寺中各項職位安排。上等職事:都寺、監寺、提點、院主;中等職事:管藏的藏主,管殿的殿主,管閣的閣主,管化緣的化主,管浴堂的浴主;末等職事:管塔的塔頭,管飯的飯頭,管茶的茶頭,管菜園的菜頭,管東廁的淨頭。看到了吧,連廁所都是一個團隊來管理,可見大相國寺到底有多龐大。

智清禪師整日裡迎來送往,業務繁忙,估計也沒多少時間修行,反正道行比起他的師兄差遠了。他也沒有智真長老的“火眼金睛”,能看出魯智深是一尊大佛,所以安排魯智深去管菜園。魯智深是個心直口快的人,直接反對說:“我是來當高管的,你讓我管菜園是什麼道理。”首座是好說歹說,連哄帶騙地把魯智深哄的同意了。我每次看到這裡,都想起了西遊記。孫悟空接受招安,玉皇大帝與群臣商量給個什麼官做,結果也是連哄帶騙地讓孫悟空做了弼馬溫,情節是多麼的相似。

這個菜園的地理位置很巧妙,它在東京內城的酸棗門外,旁邊就是岳廟。這個岳廟當然不是嶽王廟,而是東嶽廟。這個岳廟發生了很多故事,比如前文中王進逃離東京就是藉口去岳廟燒香還願。也由於這個岳廟,魯智深和林沖相遇了。菜園的辦公地點是在一個退居廨宇內,也就是已經捨棄的政府辦公樓。

大相國寺僧人眾多,菜園肯定不會小,既要供應寺裡僧人食用,一幫潑皮破落戶也要靠此為生,所以有一個單獨的糞窖是完全有必要的。且不說古代,在上世紀八十年代的農村,糞窖也是隨處可見的。那個時候種地都不會用化肥,就用糞窖的肥料,主要是以牛糞為主。很有意思的一個事情,最髒的東西可以種出最好吃的菜,鮮花總是在牛糞上長的格外嬌豔。

“遇林而起”,從遇見林沖的一刻起,魯智深的命運又發生了變化。林沖被高俅陷害獲罪,此時一件小事引起魯智深的懷疑。魯智深在街上看見酒保來請董超、薛霸,而且聽到一句話:“店裡有位官人請兩位有事面談。”就是這麼一個小細節,魯智深一路跟隨三人到野豬林,關鍵時刻及時救下林沖。為了保證林沖的安全,一路護送他到滄州。無獨有偶,史進因為救人失陷在華州城裡,魯智深知道後單槍匹馬、義無反顧的前去救人。這些看似“愚蠢”的行為,梁山好漢中除了拼命三郎石秀之外再也找不出第三個人。生活中誰要是有魯智深這樣的朋友,那絕對是上輩子拯救了銀河系。

魯智深救了林沖等於間接得罪了高俅,大相國寺是回不去了,於是再次流落江湖。不久之後他輾轉到了青州二龍山,這不是一座普通的山,而是一座可以藏龍臥虎的寶山,也是智真長老口中的“遇山而富”。魯智深和楊志毫無疑問是兩條龍,然而二虎尚且相爭,何況二龍乎?老施對此早有安排。首先魯、楊二人都是關西人,是同鄉。然而僅此還不夠,這個時候遠在濟州梁山泊的林沖就發揮了作用。魯、楊二人與林沖都是舊友,林沖就是兩個人結合的紐帶,所以林沖的徒弟操刀鬼曹正的出現就恰到好處。二龍山發展的步伐並沒有到此結束,一年之後又迎來了一條龍,就是行者武松。魯、楊二龍得以相安,皆賴林沖遙遙鎮壓之功。魯、武二龍又是靠什麼維繫的呢?這個就是張青、孫二孃夫婦的功勞了,作者寫人際關係實在是匠心獨具啊。

酒肉和尚的成佛之路

略數一下,魯智深的朋友還是相當多的,但是他卻與武松形成一個組合,儼然是焦不離孟。除了性情相投之外,他們有很多的共同點。比如職業相同,都是半路出家的假和尚,最後卻修成正果。他們兩個的結局也差不多,征討方臘結束後一同在杭州六和寺出家,魯智深是頓悟圓寂,武松是壽終正寢,結局都很圓滿。魯智深上應天孤星,武松上應天傷星,對應的星神也是連在一起,梁山排名分別是第十三位和第十四位。

小小的二龍山卻藏了三條龍,就連堂堂五虎上將呼延灼也感嘆自己生不逢時,本以為山野草寇,還不是摧枯拉朽,手到擒來,沒想到個個都是難啃的骨頭。三山聚義時,魯智深與桃花山的李忠以及白虎山的孔明等人一同加入梁山泊,追隨宋江左右。這就是“遇水而興,遇江而止”。

直裰[duō],這個詞彙出現的頻率相當高,而且總是伴隨著魯智深出現,所以稍微解釋下。這是漢服的一種款式,外衣,長衣,衣長過膝,是直筒的,很方便脫下來。宋朝大多是僧侶穿的,所以魯智深經常穿這一身。宋江要招安時,魯智深說了一句話,“只今滿朝文武,俱是奸邪,矇蔽聖聰。就比俺的直裰,染做皂了,洗殺怎得乾淨,招安不濟事,便拜辭了,明日一個個各去尋趁罷。”這句話很重要,不僅是魯智深和眾多好漢的心裡話,也是作者和全天下百姓的心聲。大意是:朝廷上下,奸臣當道,政治黑暗,就好像我穿的直裰一樣,已經染黑了,再怎麼洗,再怎麼殺,也是洗不乾淨,殺不完的。

魯智深是個出家人,在梁山既不拉幫結派,也不爭權奪利,所以宋江對他還是比較容忍和尊敬的,總是用敬語“吾師”來稱呼他。作為僅有的三個宗教信徒之一,他的地位雖然沒有公孫勝那麼超然,但也是很特殊的一位存在,也只有他敢直接懟宋江,而宋江也對他無可奈何。這就是魯智深,心中自有一杆秤,不會因為外界的因素改變自己的主見和立場。

徵遼結束後,魯智深向宋江提出要重回五臺山。他的理由有兩個:一者看望師父,二者求問前程。注意第二個理由很關鍵,人只有在迷茫和有疑惑的時候才會求問前程,說明魯智深已經慢慢開竅了,開始思考人生的意義卻又得不到答案。

到了五臺山,智真長老第一句話就問:“徒弟一去數年,殺人放火不易。”這裡的“易”是改變,意思是你一去數年,還是像以前一樣殺人放火嗎?“魯智深默默無言。”魯智深一句話也沒有說,無言以對。按照他以往的性格,不可能一句話也不說,他的沉默恰恰說明他的心裡是有觸動和轉變的。

臨別之際智真老和尚再次發揮特異功能,又贈了四句偈語:“逢夏而擒,遇臘而執。聽潮而圓,見信而寂。”魯智深跟隨宋江南征北戰,立功無數,其中最大的功勞便是活捉方臘。至於在活捉方臘時出現的老僧的真實身份就沒必要追究了,這明顯是唯心主義的東西,只是用來增加神秘和傳奇色彩的。

魯智深憑藉活捉方臘的不世軍功完全可以還俗為官,封妻廕子,或者選一個名山寶剎當個住持,光顯宗風。可惜此時他已慢慢向四大皆空靠攏,全然沒有名利之心。按他自己的話說就是:“只得個囫圇屍首,便是強了”。當時宋江聽了這句不吉利的話就不高興,沒想到卻真的一語成讖,這個讖正是應在他自己身上。

酒肉和尚的成佛之路

征討方臘結束後,諸將暫時在杭州六和寺休整。梁山好漢的最後一次集合地就在杭州,之後就各奔東西,生死相隔。杭州就是南宋的都城臨安,這是不是暗示北宋離滅亡已經不遠了?魯智深在寺中安歇時聽見錢塘江潮來臨的聲音而頓悟,從此諸德圓滿,諸惡寂滅。圓寂當然不是簡單的死,只有真正高僧的死才能稱為圓寂,這是佛教修行理想的最終目的。

“平生不修善果,只愛殺人放火。忽地頓開金枷,這裡扯斷玉鎖。咦!錢塘江上潮信來,今日方知我是我。”這是魯智深在圓寂前寫的頌偈。很多人奇怪魯智深根本不識字啊,怎麼還寫上詩詞了?對此魯活佛不高興了,“呸,都過去十一年了,灑家連屠刀都放下了,難道還學不會寫字。”

TAG: 魯智深林沖魯達金翠蓮經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