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甘肅,邂逅異域粟特人文化

連線歐亞大陸的古絲綢之路,是我國通往歐洲的商業通道。甘肅,作為我國古代東中部腹地通往西方各國的天然走廊和必經之路,是古代東西方交流、最活躍的地區之一,為絲綢之路黃金段,被譽為“絲路孔道”。

這條路上,曾經駝鈴聲聲,各路人馬在此風雲際會……遺存下眾多別具異域特色的文物珍寶,見證著絲綢之路開通後古代中國與歐亞各國貿易往來。每一件文物的背後都有著不能被時間淹沒的絲路故事,即日起,奔流新聞推出“絲路孔道·異域風情”系列稿件,重溫發生在文物身上的故事,感受文化遺存的魅力,邂逅不一樣的甘肅。位於甘肅省東南部的天水,有著悠久而燦爛的文明史,盛唐時期,天水是西出長安的第一重鎮,被稱為“千秋聚散地”,史書載“富庶者無如隴右”……這座絲路重鎮見證著絲路商貿的繁榮。

1982年,天水市秦州區石馬坪發現一座古墓,出土了一具圍屏石榻和一組隨葬品。當時因墓誌不清,無法辨析墓主及年代,就此沉寂。近20年來,隨著西安安伽墓、史君石槨墓、太原虞弘墓等粟特貴族墓葬的相繼發掘,粟特人成為絲綢之路歷史文化研究的熱點,收藏於天水市博物館的隋貼金彩繪屏風式石棺床因與上述石棺高度相似性,也備受關注。

(一)

在甘肅,邂逅異域粟特人文化

天水市博物館的這件“鎮館之寶”——隋貼金彩繪屏風式石棺床,正是反映粟特人文化的圍屏石榻,也因具有粟特文化的特點,後來被國家文物鑑定委員會定為“國寶級”文物。

墓室正中置屏風式石棺床。石棺床為沙頁岩,通高1。23米、寬1。15米、長2。18米。由大小不等的17方畫像石和8方素面石條組成床座、床板和屏風。屏風由11方高均為87、寬30—46釐米的彩繪畫像石組成,床左右首各3方,正面5方。11方畫像石的底部鑲嵌在床板邊沿的凹槽內。屏風背面拼縫之間有長8釐米、寬3—4釐米、深1釐米的凹槽一個,凹槽內有鐵質鉚接痕跡。屏風采用平地減底的雕刻技法,雕工精湛,部分畫像石飾以紅彩,彩上又用墨線勾勒出衣紋,建築構件貼金,十分華麗。

屏風正面五面,中間為墓主夫婦宴飲圖,兩邊依次為曲尺形迴廊圖、車馬出行圖、牛車出行圖、水榭圖。右側屏風三面,分別為釀酒圖、紅日水榭圖和狩獵圖。左側屏風三面,分別為樓閣遠望圖、朗月圖和騎馬出行圖。

長方形床座由8方高33釐米,長短不等的素面石條和2方畫像石組成。正面床座由2方畫像石拼成,凹雕六組壼門,分上下兩層。上層壼門為圜底蓮瓣形,內有六個男性樂伎,下層為雙手託舉的神獸。石棺床正面左右兩腳下各有一鎮墓獸,右邊的獸通高55釐米,張口獠牙。左獸通高54。5釐米,閉目凝視。兩獸均作獅面,頸部和兩肋鬃毛豎起,昂首蹲坐,前後爪撐在石墩上,後背鑿成平面,支撐在床板左右兩腳下。

石棺床上及床下附近遺存器物有坐部樂伎俑5件、雞首瓶1件、燭臺1件、金釵1件、石枕1件、銅鏡1面等實物,此外,還有墓誌1件。其縱橫各刻方格9行,志文不清,隱約可見硃砂痕跡。

經專家確認,天水市博物館藏的石棺床墓主人應是粟特人,其地位較高,此石棺清晰顯示出祆教文化的要素。

(二)

在甘肅,邂逅異域粟特人文化

仔細端詳石棺床上及坐部樂伎俑、雞首瓶……它們構成了怎樣的場景呢?

有學者比對其他粟特貴族墓葬,分析得出結論:墓室地面的隨葬品和石棺床前檔構成了一幅宴樂場景,似乎把我們引入到那個胡風東漸、胡漢同華的繁華時代。

唐代白居易有詩云:“胡旋女,胡旋女,心應弦,手應鼓。弦鼓一聲雙袖舉,迴雪飄颻轉蓬舞。左旋右旋不知疲,千匝萬周無已時。人間物類無可比,奔車輪緩旋風遲。”

上元夜,長安城中燈樓齊明,風情萬種的“胡旋女”裙襬飛揚,極速旋轉,吸引著眾人的目光……這歌舞昇平的盛世景象還被一位畫匠永久地留在記憶裡,並在多年後將其畫在敦煌莫高窟220窟的壁畫上。

也許正是因為與中原禮樂迥然不同的西域特點,疾如風焉的舞步,才讓胡旋舞在盛世大唐有了無數擁躉。

這種來自西域,節拍鮮明,奔騰歡快,多旋轉蹬踏的民間舞蹈被稱為胡旋舞,經絲綢之路傳入中原。

要說胡旋舞最大的鐵粉,那非楊玉環莫屬。

在唐朝,上流社會對胡旋舞喜愛有加,唐玄宗皇帝李隆基就是個藝術發燒友,耽聲色,好歌舞,胡旋舞便日漸興盛。上有所好,下必附焉,以至於到天寶年間,長安城裡貴婦們“臣妾人人學圜轉”。

楊玉環本就精通音律,胡旋舞跳得更是非常出色。

試想,貴妃領著一群美貌的異域胡姬,身著飄逸的衣裳,為玄宗跳著胡旋舞,玄宗一旁擊鼓伴奏,必是看得如痴如醉。

據說,那個與胡姬同鄉的粟特胡人安祿山,雖大腹便便,卻極擅長跳胡旋舞。據記載:“玄宗每令作胡旋舞,其疾如風。”

胡旋舞不僅在上流社會被推崇,在民間也依舊風靡。李白也曾在《少年行》中寫到“落花踏盡遊何處,笑入胡姬酒肆中。”

那時,一陣“胡風”悄然吹進來長安城,中古時代的中原王朝吸引著眾多的“唐漂胡人”,他們不僅帶來了商品的交易,更成為宗教、藝術的傳播者。

(三)

在甘肅,邂逅異域粟特人文化

粟特人,作為古代穿行於絲綢之路上著名的商業民族,有著“東方腓尼基人(Phoenician)”的美譽。

粟特民族是古代內陸亞洲一個歷史悠久的民族,操印歐語系東伊朗語支。他們生活在中亞阿姆河、錫爾河之間的河中地區。粟特地區是中西陸路交通要道的樞紐,天然優越的地理位置,使得這裡成為古代伊朗、印度、希臘羅馬、中國等多種文明匯聚之地,在中亞文明史及古代東西方交流史上都書寫了輝煌的一頁。自公元5世紀開始,在這裡出現了一些城鎮,逐漸形成為康、安、史、何、曹、米、石等城邦國家。粟特人舊居祁連山北昭武城,所以七國和火尋、戊地也被稱為“昭武九國”。其中康國和安國經濟文化最為發達。

這些粟特人在古代中西文化交流史上曾扮演過重要的角色,粟特人進入中國,在中古中國的歷史上也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唐代是粟特胡人在中國歷史上最為活躍的時代,在政治、經濟、文化、軍事諸方面都佔據了重要的地位。粟特人信仰祆教,唐朝在東西兩京都建立祆祠,還設有管理祆教的祀官薩寶府官,主持祭祀。此外,在絲綢之路上的諸州也隨地都有祆祠。

在古老的絲綢之路上,曾經來往著眾多西域國家的商隊。這些商隊不僅帶來了異域琳琅滿目的商品和各種各樣的農作物,也帶來了神秘的宗教文化。這其中,久已消失在歷史煙塵中的粟特人和他們信奉的祆教是其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天水發現的這具石棺床正是這些絲路商胡散落在古絲綢之路上的珍寶。

如今,曾風行一時的胡旋舞,早已失傳,所留下的也只是史書和文學作品的記載,然而諸如隋貼金彩繪屏風式石棺床,這些散落在古絲綢之路上的來自異域的珍寶,卻依舊閃爍著歷史的光芒,並向世人展示著中原王朝開放包容的胸懷,印證著中原文化與絲綢之路沿線國家歷史悠久的文明互鑑。

TAG: 胡旋舞石棺粟特人絲綢之路屏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