僧格僧相僧用僧味 ▍等個人·聽語堂第26期

僧格僧相僧用僧味 ▍等個人·聽語堂第26期

在我國“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大好形勢下,政府高度重視佛教教風建設、教規落實以及教德的培養。教風教規教德建設的推進,必然離不開對僧人綜合素質的要求。那麼綜合素質要從哪些方面體現呢?仙遊龍華寺妙訓法師依照《地藏菩薩本願經》(以下簡稱《地藏經》),從僧格、僧相、僧用、僧味四個角度來闡述現代佛教中國化教風教規教德建設之要義。

僧格的建立是教風建設的內在因素

《地藏經》是佛教界人士耳熟能詳的一部經典,大家都知道這是佛教的孝經之一。妙訓法師認為,《地藏經》所宣講的義理,同樣在暢佛本懷。整部《地藏經》由孝行引入,再以菩提心為導歸。“地藏”者,即是我們每個人心地中,本自具足的寶藏。大地眾生皆有如來智慧之寶藏,只因妄想分別而不證得。

《地藏經》雲:“時長者子,見佛相好,千福莊嚴。因問彼佛,作何行願,而得此相?時師子奮迅具足萬行如來,告長者子:欲證此身,當須久遠劫來,度脫一切受苦眾生。時長者子因發願言:我今盡未來際,不可計劫,為是罪苦六道眾生,廣設方便,盡令解脫,而我自身方成佛道。” 僧人的綜合素質,首先表現在建立完美的僧格。想要建立和佛一樣的格局,地藏菩薩就已經教我們了,即是依教奉行,跟隨覺悟者的腳步。一是要聽佛的話,依教奉行,如法而住,讀誦經典,體悟佛的境界。二是要聽師長正知見的話,接受師長的教導,也就是要有法的傳承。

僧格僧相僧用僧味 ▍等個人·聽語堂第26期

《地藏經》中所詮釋的兩種心,一是孝心,一是菩提心,即是僧人所應具備的僧格。從古到今,數不勝數的高僧大德,因孝念感發,而激起心中精進修行的大行。比如虛雲老和尚,為報母恩,一心發願朝拜五臺。本煥長老,為母守孝,雙膝跪地燃臂供佛。這些大德都在無形當中,為佛教帶來了行孝之風,也使得佛教擁有“人間至孝”的教風。如何透過孝行從而引發我們的菩提心,去普利一切眾生,使得修行人的發心更加圓滿,即是這部經所宣示的第二個法門:“菩提本願”。這個菩提本願有二個含義,一是本來常持不失之願。即是菩薩從初發心直到成佛,一直持守此願,而且始終腳踏實地去做。二是根本之願,是為令眾生了生死、成佛道的究竟大願。地藏菩薩發願,要讓眾生了脫生死,真正脫離三界火宅,還要令眾生成佛,到達聖人的境地。這樣的本願,地藏菩薩前後發了七次,其中兩次是在救母時發的誓願。所以,地藏菩薩發心是從度自己的親人開始,再擴大為度一切眾生。地藏菩薩因為具備了完美的僧格,也因此發出了“孝事父母,普度眾生”的大願,這正是佛教一直持守的思想,也是佛教所弘揚的教風。

針對當前佛教界出現的追名求利,違規破戒,排斥異己等世俗化、庸俗化傾向,妙訓法師認為,產生這種狀況的根本原因是一些僧人發心不純,願力不堅。僧人是佛子,是代佛宣教之人,所以要以法界為身,以太虛為量,以覺悟為目標。地藏菩薩“地獄不空,誓不成佛”的大願,包太虛而周沙界, 其寬廣的胸懷,非常人所能及。作為佛子,要臨摹地藏菩薩的品格,發起菩提願心,發揚孝敬眾生、普度有情的教風,以覺悟、擔當的僧格,來感化無明、苦難的世人。教風是佛教的風貌、風氣、風尚,它是由每一個僧人的形象、氣質、涵養所呈現出來的。所以,高尚的僧格,自然能展現出良好的教風。僧人在初發心時,就要培養起良好的僧格,日後才能對佛法有所作為。

僧相的鑄造為教規落實的具體顯現

大乘佛教中,一些大菩薩,在這個世界方便度化眾生,有的會現在家相,也有像地藏菩薩一樣示現出家相的。那麼,出家相具體是什麼含義呢?

妙訓法師以釋迦摩尼佛發願修行的故事為例。釋迦摩尼佛在做太子的時候,總是想要脫離皇宮的束縛,想要出去看一看,於是有了遊四門的故事。在遊四門的時候,儘管淨飯王巧妙的安排,悉達多太子還是在東門遇到了老人,南門碰到了病人,西門見到了死人。所以每一次回去都是憂愁不樂的。唯獨最後一次出遊北門時,遇見一位天人化作出家人,手持錫杖,徐步而行,形貌端嚴,威儀整肅。太子遠遠的看到了,就被他獨特的氣質所吸引。我們可以試想一下,假如天人示現的出家人神形散漫、吊兒郎當,靠著牆根,翹著二郎腿。悉達多太子還能否馬上下車,向比丘作禮,併發願修行呢?

可見,僧相併不單單是剃髮染衣這種粗淺的變化,而是內在的氣質,外在的言行,都有別於世俗人。一個僧人有好的形象,自然能讓眾生得以度化。一個修行有素、內心安然淡定的人,所傳遞的氣息,也是安詳而有攝受力的。因此僧相的鑄造,對於出家人來講,特別的重要。

僧格僧相僧用僧味 ▍等個人·聽語堂第26期

那麼,這種清淨莊嚴、忍辱柔和、自在脫俗的相狀,如何得來的呢?妙訓法師認為,首先要嚴持戒律,得清淨莊嚴之相。佛陀示寂前囑咐弟子們“以戒為師”,可謂殷勤叮嚀、語重心長。一個內心真正調柔的人,行為必然是如法的。但是在沒有完全調伏之前,則一定要嚴格按照戒律來行持。戒律是每一位出家人的基礎課與必修課,如果基礎薄弱,出家人就很容易喪失靈魂。《地藏經》舉出違背戒律而感得無量苦果的例子, 其實,比地獄更深的,是眾生的執念。如果我們知道,戒律是從佛的大悲心中流出的,是為了幫助我們尋求解脫的,那我們一定會無條件的遵守佛戒。同時,要處理好國法與教風教規教德的關係,進一步梳理教規、戒律、宗教制度等不適應社會發展和時代進步的內容,傳承與完善佛教的文化精髓,這也是真正的釋迦弟子“修習正道”之所在。二要精進苦修,得忍辱柔和之相。《地藏經》雲:“如是人等,聞地藏名,見地藏形,至心恭敬,念滿萬遍,是諸不如意事,漸漸消滅,即得安樂。”經中講到:至心恭敬,持菩薩名號萬遍,即是一個內化熏習的過程。也就是透過精進修行,讓自己的念頭純而不雜,於六塵中,通用無滯。雖然我們一開始沒有玄奘大師“小兒戲不止,云何天人師”的覺悟,但是我們可以透過每天做定量的功課:拜佛、唸佛、誦經、打坐等等,漸漸的就可以調伏那顆妄念紛飛的心。精進苦修的苦,並不是來自於讓自己吃不飽、穿不暖,而是可以耐得住寂寞、受得了調伏,精進用功,讓自己漸漸變得調柔,從而得到忍辱柔和之相。三要有系統的修學計劃。修行,並非一朝一夕。面對浩瀚的經典,我們不光是為了學得一些知識。佛法重視聞思而後修,得聞之後,更要加以思維和修證。所以,要對僧人進行系統的培養。要經過戒律的規範、正法的熏習、心性的沉澱,這樣,才會有清淨莊嚴、忍辱柔和、禪定智慧的僧相,才能從俗人蛻變成一個僧相具足的出家人,以清淨莊嚴、自在脫俗的僧相,來教化煩惱、不安的眾生。

僧格僧相僧用僧味 ▍等個人·聽語堂第26期

那麼,僧相的鑄造如何顯現教規?妙訓法師認為,佛教的發展離不開教規制度的建立。而這些教規制度,也自然是圍繞僧人的行持來進行開展。僧人的形象,不外乎成為了教規制度的外在彰顯。隨著時代的進步,有一些具體規定,已經遠遠不能滿足當代佛教發展的需求。因此,對於教規的制定,要在汲取前人智慧的基礎上,與時俱進地進行調整與創新。現代佛教的教規,包含了戒律和法律的雙重規範。而教規的生命力在於實施,只有透過僧人切實的落實,才使得教規不會變成一個空洞的框架。

僧用的明瞭、僧味的體證是教德的彰顯

芸芸眾生中為什麼要有僧人存在?妙訓法師認為,僧人必須要明瞭自己在這個社會中的作用和價值。僧人以慈悲為懷,給予眾生智慧與快樂,是每一個出家人的本分和義務。

僧格僧相僧用僧味 ▍等個人·聽語堂第26期

《地藏經》雲:“若遇殺生者、說宿殃短命報。若遇竊盜者、說貧窮苦楚報。若遇邪淫者、說雀鴿鴛鴦報”。地藏菩薩度化眾生的方式之一,是孜孜不倦的對眾生善說因果,使得眾生明達事理,棄惡從善。想要讓眾生不再愚昧造業,想要讓眾生離苦得樂,僧人就應該以慈悲心,廣為一切眾生宣講佛法,讓佛法的義理廣為流傳。中國佛教在歷史上經歷了大大小小的滅佛運動,卻依然能堅韌地延續下來,所憑藉的,正是深植在僧人心中的慈悲、無爭、自利利他的菩提心。曹魏時期,朱士行開啟了講經之始。姚秦時代,鳩摩羅什大師開啟了講論之端。

此後,無數僧人將自己的一生的光陰,投注到講經說法的事業中來,為的是用佛法的智慧,去化解眾生無量的煩惱,去安撫那些日益焦灼的內心,要在五濁惡世當中,為眾生守得一片清涼地。

“若能了達僧家事,從此回頭不算遲。”當代的僧人不該只是停留於傳統僧人晨鐘暮鼓、避世清修的形象,需要充分體現出僧人更高的價值,即是僧用。同時,要呈現出良好的教風與教規,彰顯出優秀的教德。

何為僧味?妙訓法師指出,僧人在不斷修學的過程中,總是會得到相應的利益,比如品嚐到清淨味、寂靜味、法喜味、覺了味、解脫味等等,我們統稱它為僧味。身心常能得到僧味的滋養,這是修學能夠精進的動力,長久的燻修過程,便是一個善性的迴圈。每天看似很小的功課累積,實際上卻能體會到無限的僧味。體會寂靜、法喜的僧味,發揮莊嚴國土、利樂有情的僧用,才能更好地利益眾生,更好地踐行人間佛教的精神。

僧格僧相僧用僧味 ▍等個人·聽語堂第26期

TAG: 眾生僧人教規教風地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