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陀與初期的佛教思想

我們所說的“佛”,是“佛陀”(Buddha)一詞的簡稱。

印度語境中的佛陀(Buddha),對應的漢語意思是“覺者”、“覺醒者”。

作為覺醒的人,佛陀既自覺(智慧),也能覺他(慈悲)。

我們通常所說的佛,指的是釋迦牟尼。

釋迦牟尼這個名字是什麼意思?“釋迦”為釋迦族的簡稱,“牟尼”指珍寶。用“釋迦牟尼”稱呼佛陀,是因為他“來自釋迦族、在世間如珍寶一樣尊貴”。

在成為覺醒者(佛陀)之前,釋迦牟尼被稱作“喬達摩 悉達多”,約於公元前562——前552年間出生於印度的迦毗羅衛國(今尼泊爾境內)。

悉達多出身於王族,為淨飯王的王子,他曾納三妃,生一子羅睺羅。在青春期,他就悟到塵世苦惱,有尋求解脫的追求。十九歲那年,他離家出走,遁入森林,追尋隱修的大師們尋求解脫之路。他曾在雪山中修了六年苦行(一說三年),在三十五歲時,覺悟成佛,被稱為“釋迦牟尼”。成佛之後,他在印度河、恆河流域雲遊說法傳道,八十歲去世。

在佛陀生活的時代,印度的社會階層分為四大種姓:第一等為婆羅門族,即擁有宗教祭祀權(不一定是出家獨身的僧侶);第二等為王族;第三等為農民、手工業者、商人;第四等為賤民。種姓之間,等級森嚴,不可逾越。

佛陀組建的僧團,打破了以婆羅門教為主的種姓制度,提倡四大種姓的人只要修行,都平等地擁有覺悟成佛的可能。佛教之外的、當時印度存在的婆羅門教等宗教,被稱為“外道”。

佛陀僧團弟子眾多,最著名的有十大弟子,他們是:舍利弗、目犍連、大迦葉、阿那律、須菩提、富樓那、迦旃延、優婆離、羅睺羅、阿難陀。

當時,追隨佛陀的在家信徒,多為工商業界的富人、各國的王族,以及婆羅門教中的異見者。

在佛陀去世後一百年內,佛弟子內部因對佛法的理解不同,分為上座部、大眾部二派。

在佛陀去世後二百年間,佛教的主要傳播區域,仍在恆河、印度河流域之間。

學術界認為,在公元前350年至公元150年(對應中國歷史時期的東周顯王十九年至東漢桓帝和平元年)之間,是原始佛教思想生長時期。當時的印度社會,正從奴隸制向封建制過渡。

在原始佛教時期,具有代表性的佛教經典是《阿含經》。

《阿含經》思想繁雜,除了佛教的解脫哲學外,還夾雜著萬有靈魂論、圖騰主義、祖先崇拜等原始宗教的因素。

下面,來看一下原始佛教的解脫哲學主要講什麼。

首先,生存充滿了痛苦(又稱“苦諦”),人生的目的是尋求解脫,進入“無老死、無憂戚、無穢汙、無上安穩”的涅槃境界。涅槃,指永寂不動的精神境界。

第二,注重宗教實踐,透過持戒、禪定,開發人的智慧,而不是單純地進行形而上學的哲學思辨。

第三,理論主體:“諸行無常”(一切存在的事物都有生滅變遷)、“諸法無我”(一切存在的事物都沒有永遠,也不存在永遠存在的實體我)、“因愛生苦”(愛是鞏固自我慾望的根源),“無我(無愛)即無苦”。

第四,斷滅無明,解脫煩惱,到達無上安穩的涅槃。為此,佛陀講說了貫穿三世因果的“十二因緣”,從“無明”(無知)到“老死”,人生的旅途填滿了無數的苦惱。

第五,佛教與其他宗教最根本的區別,在於佛陀提出“諸法無我”的思想。按佛陀的教導來說,對於現實生活中的人來說,並不存在一個恆常主宰的“靈魂”,不持戒、禪修提升自我素質的人,要進入下一次生命輪迴;持戒、禪修的人,會脫離輪迴,進入沒有煩惱的涅槃境界。

學術界認為,原始佛教思想,是主觀唯心論(認定精神的我可以永存),同時又摻雜了物心二元論(諸法也為實有)的成分。

TAG: 佛陀佛教解脫釋迦牟尼涅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