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微塾】出句的技巧

走進詩摘詞選,品味詩意人生

【詩詞微塾】出句的技巧

詩詞微塾

出句的技巧

如果說對句是在出句有所提示的前提下前進行的一種應對式的創作,那麼出句就是一種沒有直接提示的創作。出句有些象小學生的造句,他要求根據你所看的或者所到的東西,加上自己的體味與感受,按對聯格律的要求把這個句句子表達出來。

一、出句是怎樣煉成的

“出句是怎樣煉成的”呢?我認為“來源”最重要。出句的“來源”又有哪些呢?結合自己的出句,我粗淺地談以下三個方面:

(一)景物

我們常說,文學來自於生活。我們這個美麗的世界給我們的文學創作帶來了取之不竭的“原材料”。對這些“原材料”,因加工的方式不同,會產生小說、散文、詩詞對聯等不同的作品。但相對於其他文學作品而言,則要求詩詞對聯的“加工”要更精細、更深刻,因為,它需要做到用盡可能少的字詞來表達儘可能豐富的內容。

面對千姿百態、形形色色的景物,我們應如何去“加工”呢。

1、無我之境

王國維《人間詞話》中說:“(境界)有有我之境,有無我之境。”為了配合這個材料,我們不妨把“境界”改為“寫景”,先來談談寫景的“無我之境”。所謂“無我之境”,按王國維的解釋是:“無我之境,以物觀物,故不知何者為我,何者為物”。說白了,就是寫景時不要讓景物帶著人的情感。

但寫景也分兩種,套著王國維話說,就是:“有造境,有寫境,此‘理想’與‘寫實’二派之所由分”。

所謂“寫境”,就是把真實客觀的東西寫出來。比如我們去遊玩,看了江河湖海,看了花草樹木,看了山石樓臺,我們把它原本的描述出來,這就是“寫境”。“寫境”一定要注意你觀察事物的幾個“點”,然後進行發揮。

先舉個“寫景”的例子:有一次我出外遊覽,看到一棟高樓立於山上,白雲在樓邊環繞。這時在我心中就有了這麼兩個點:“高樓”、“白雲”。但怎麼把這兩個點寫到一起去呢,我就開始思索。首先,我馬上想到的是李白《夜宿山寺》中“危樓高百尺,手可摘星辰”的句子,接著,又想起《明覺禪師語錄》中“雲掛角後如何”的句子,兩個句子經我一拼接後,便有了“白雲掛角危樓立”的句子。

所謂“造境”,就是在真實景物我基礎上,進行想象的發揮,造出一個本不存在但又讓人感到相對真實的景象來。

再舉個“造境”的例子:一日飯後散步,見樓前花壇中紅色的美人蕉盛開,一隻蝴蝶落在一朵花上。於是“美人蕉”“蝴蝶”兩點進入心中。但如果只簡單地寫蝴蝶落在花上,似乎過於平淡了。想著這兩個東西,我繼續散步,這時突然看見另外一棟樓上有一家把窗戶裝修的十分像古代的“畫屏”,我靈感突至,我能不能把美人蕉挪進“畫屏”中去呢?於是,一番“乾坤挪移”後,便有了“屏上紅蕉棲小蝶”的句子,意為畫屏上的美人蕉十分逼真,把蝴蝶也騙了,從而停在了畫屏上。

需要注意的是,不管是“寫境”還是“造境”,不能簡單的描述,一定也要“用心”去寫,不能寫得毫無生氣。取的物象之間要有合理性。王士源在《孟浩然集序》說過這麼一個故事:(浩然)閒遊秘省,秋月新霽,諸英華賦詩作會。浩然句曰:“微雲淡河漢,疏雨滴梧桐。”舉座嗟其清絕,鹹閣筆不復為繼。其實我們細看他這兩句,幾乎沒有什麼修飾,無非是寫微雲淡淡的飄浮在銀河邊,稀疏的幾滴雨掉在梧桐葉子上。但他的這兩句詩之所以能夠技壓群豪,就是因為他以“寫境”之筆,雅緻地表現出了他自己人生境界,正合了王國維所說“然二者(“寫境”、“造境”)頗難分別,因大詩人所造之境必合乎自然,所寫之境亦必鄰於理想故也”。

2、有我之境

什麼是“有我之境”,王國維也給瞭解釋:“有我之境,以我觀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這句話說白了,就是讓所寫的景象有了人的情感。

王國維說:“古人為詞,寫有我之境者為多”。的確如此,如:“淚眼問花花不語,亂紅飛過鞦韆去”、“可堪孤館閉春寒,杜鵑聲裡斜陽暮”、“紅杏枝頭春意鬧”、“雲破月來花弄影”等等均是此類句。在我的出句中,這樣的句子也很多。

記得有一次去張家界遊覽,在金鞭溪邊,聽到溪水潺潺,景色十分雅靜,我於是想到“溪聲”和“幽靜”兩個詞。因是循著金鞭溪走,於是我便賦予溪水於生命,把它當做“導遊”,讓它帶我遊覽,於是就有了“溪聲引我尋幽境”的句子。

再有一次北京香山看紅葉,看“萬山紅遍,層林盡染”,我也不由的有了創作的念頭。心裡琢磨著“秋天”、“紅葉”這兩個詞,想到了女孩因羞而臉紅,於是拼出了這麼一句“秋波一轉羞紅葉”,這樣一來,秋天、紅葉是不是也可愛起來了呢?

(二)詩詞

在應對版做版主時,要求自己每天至少出三至五個句子。剛開始時就是問景物要句子。可是,寫著寫著問題來了:一是我不可能天天在外瀏覽,處處找到靈感;二是在我日常生活的幾點幾線上,星星還是那顆星星,月亮還是那個月亮,那幾個景物寫的多了,自然就“難產”了。怎麼辦?

沒關係,“聯瘦詩書補”嘛,向詩書要句子呀!

有的聯友可能會說,寫句子應該真情實景呀,沒親眼見的,不能亂寫。這句話原則上我是同意的,我們寫東西應儘可能從真實中來。但說實話,我們每個人的的活動範圍畢竟是有限的,不可能什麼地方、什麼東西我們都能親自看到。我們雖然不能親見,但我們可以透過各類媒體間接去“見”呀!也就是說,沒見過大海、沙漠,但只要我們電視上、電影上看到,心裡有所感觸,並不妨礙我們寫大海和沙漠的句子。同理,詩詞看多了,把詩詞中寫的景象,合理轉化成自己的“所看”的,寫出來,並不算剽竊。

隨便舉個例子。孟浩然的《宿建德江》我們都很熟悉:

移舟泊煙渚,日暮客愁新。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

我們不妨就借“江清月近人”這一句,結合詩的意思,充分展開想象的翅膀!

既然離月亮近,就造一個:滿面風塵明月中。

適當演繹一下,還可變成:

心如止水且隨月

且縱詩心隨月遠

鄉愁駕月逐波去

明月逐人云讓路

一詩留月數千載

感覺不夠嗎,那麼結合原有江、月、人等這些東西,我們不防新增些舟呀、酒呀、曲呀什麼的,於是還能造出一大堆的句子:

一曲鄉愁明月裡

醉漾輕舟邀月飲

醉臥小舟明月裡

新月娟娟霜入酒

且掬江風清淚眼

小舟映月清如洗

輕舟伴月聽流水……

怎麼樣,是不是很多?這就叫:人有多大膽,“句”有大產!只要結合詩意,別跑了題,想象合理,那句子你想怎麼編你就怎麼編!

(三)思想

人是有思想的,隨著時間的推移以及生活的磨練,我們對看到、聽到、學到的東西,都會有感悟。那麼我們可以結合生活,寫一些性情聯。

比如,我(作者:我心飛揚)時常與朋友品茶聊天,圍繞這個,我寫了不少句子:

風雲幾句茶香裡

一壺盡煮浮名去

曉烹夜雨嘗秋意

挑燈對友多清話

煩愁一煮茶香起

淺壺煮雨斟冬夏

清香妙語如茶沏

一杯綠水清心府……

聊得高興,往往常有感受,於是把感受再化成句子。

先寫幾個世理的:

糊塗一悟聰明始

成儉敗奢千古事

雲成永珍終虛化

身有高低心自穩

世人多被浮名累……

再寫幾個修身的:

萬般輕看心方遠

漫卷煙雲長放眼

心田且守種蔬稻

我與春風拼散淡

且典浮名沽濁酒……

當然,出句的來源還有很多,大家可以自行總結。

二、寫出句的幾點體會

1、多讀詩詞,以培養“文氣”;多讀經典古文,以提升、開闊眼界,培養立意能力。

學會了對聯六要素、格律等方面的知識,只是讓你知道了對聯的形式,雄厚的古典文學積累,才是決定一個人對聯水平高低的關鍵。

3、要敢寫常練。

4、善於發揮想象。

4、善於總結。

三、學寫出句應注意的幾點事項

1、自然合理。出句的取象或著抒情一定要注意是指符合常規情理、容易引起人們共鳴的現象或事物。聯句要自然,句意要完整。

2、言之有物。不能空洞,用華麗的詞語堆藻,出句要使對句者能夠理解句意。

3、聯句流暢。用詞不能太生澀,更不要自造詞,要學會反覆練字詞。很多同學喜歡出分句,那麼在多分句中,分句間要一定要存在邏輯性,前分句為後分句的鋪墊。

4、貴在出新。能言自己心聲,切合自身實際,那麼都能有打動人的東西,能翻出新意。因為我們每個人經歷與眼光都是獨有的。

5、富有餘味。即所謂的“不著一字,盡得風流”。錢鍾書先生說的一段話“畫之寫景物,不尚工細,詩之道情事,不貴詳盡,皆須留有餘地,耐人玩味。俾由其所寫之景物而冥觀未寫之景物,據其所道之情事而默識未道之情事”,意在筆墨之外。

6、杜絕抄襲。前人已經創作了大量的詩詞、對聯作品,所以要出新句比較難的。學員們千萬不要把前人的句改幾個字就發出來,這可是聯品與人品的問題了哦。

本文轉載於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絡刪除

向下滑動檢視詳情

TAG: 句子出句之境寫境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