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維的這首詩只有28字,卻語短情長,感動了一代又一代的人

離別向來是詩人們喜愛的題材,無論是李白的“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還是李賀的“衰蘭送客咸陽道,天若有情天亦老”,亦或是李商隱的“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這一首首關於離別的美麗詩篇,無不將心中的離情別緒化作了無盡的思念,穿過歷史的長河,感動了一代又一代的人。

王維的這首詩只有28字,卻語短情長,感動了一代又一代的人

本文就讓我們透過唐代詩人王維筆下的《送沈子歸江東》,一起來感受一下古典詩歌中動人的別情。它是王維創作的一首七言絕句,大約寫於公元740年,也就是開元二十八年,王維知南選期間。根據詩題和詩意,可以得知這首詩是王維在長江上游送沈子順流而下歸江東之作。下面我們便來具體看看這首詩:

楊柳渡頭行客稀,罟師蕩槳向臨圻。

唯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歸。

詩的開篇兩句“楊柳渡頭行客稀,罟師蕩槳向臨圻”,王維便開門見山,直接描寫了送別的情形。它的意思是說,楊柳飄拂的渡口旅客稀稀疏疏,船伕搖盪著船槳駛向臨圻。“渡頭”,點明送別之地。“楊柳”,即送別之景。唐人有折柳送行的習俗,取“柳”與“留”同音,表示不忍離別,希望遠行的人留下來之意。

王維的這首詩只有28字,卻語短情長,感動了一代又一代的人

由此可見,王維在這裡寫楊柳,不僅是寫現成之景,也是為了烘托送別氣氛,景中含情,表達出王維送別友人時的依依不捨。“罟師”,本是漁人的意思,這裡借指漁夫。“臨圻”,據明嘉靖本洪邁《萬首唐人絕句》記載:應作臨沂,為東晉僑置的縣名,在今江蘇省南京市東北。

所以“向臨圻”,既點出題中“歸江東”之意,也寫出了王維佇立渡口目送友人所乘的船順水而下,離自己越來越遠的情形。李白詩中的“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描寫的也是這種情形。所不同的是,李白是站在高處,遠眺孤舟,寫的是遠景。王維這裡則是透過船伕蕩槳的細節,寫的是近景。

王維的這首詩只有28字,卻語短情長,感動了一代又一代的人

但無論是遠景,還是近景,所表現出來的都是友人漸行漸遠,不知何時才能重新相逢的無限依戀惜別之情。故王維在詩的後兩句中,便抒發了自己在友人離別後的相思之情。“唯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歸”,即只有相思像那無邊無際的春色,不論是江南還是江北,都會跟隨著你,送你迴歸。

王維的這首詩只有28字,卻語短情長,感動了一代又一代的人

以春色比喻相思之情,言其如影隨形,無處不到,無疑這是王維的一個美麗的想象。它可以理解為,只要有春色的地方,就有我對你的牽掛。可見這兩句具有無比蘊藉而深厚的感情。因為它描寫的是最具普遍性的離別,所以它也很容易引起離別之人的共鳴,無疑感動了一代又一代的人。

綜觀王維的這首詩,雖然篇幅不長,只有28字,但語短情長,具有動人的藝術魅力。試想一下,你和朋友從此天各一方,不知何時能夠再相見,這時朋友說著“唯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歸”類似的話,該有多麼感人。

圖片來自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TAG: 王維春色臨圻相思離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