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懷|一雲承永珍·王友誼的書法藝術

緬懷|一雲承永珍·王友誼的書法藝術

緬懷|一雲承永珍·王友誼的書法藝術

緬懷|一雲承永珍·王友誼的書法藝術

訃告

著名書法家、中國書法家協會第五、六屆篆書委員會委員王友誼先生因病醫治無效,於2021年6月13日凌晨在北京平谷逝世,享年72歲。

王友誼先生1949年6月2日出生於北京平谷,畢業於首都師範大學書法專科。他自幼喜愛書法,拜師歐陽中石先生,矢志於大篆藝術創作與研究。50餘年來,創作作品近萬件,獲國家專業大展獎30餘次,2012年獲“第四屆中國書法蘭亭獎藝術獎”。先後出版《四書王友誼大篆寫本》《契文齋藏印》《王友誼篆書大系》等作品集和學術專著30餘部,為中國書法文化特別是篆書文化的傳承光大作出了貢獻。

王友誼先生在篆書創作和理論研究方面有深厚造詣,對當代篆書創作產生了重要影響。他的逝世,是書法界的巨大損失。中國書法家協會致以深切的哀悼。

中國書法家協會

2021年6月13日

/

集評

/

驚悉友誼兄遽然西去,不僅悲從心起,疾首痛心,盡日渾渾噩噩,哀毀骨立,兄之神情容顏時時交於睫前,念過去,同遊京華,寮於中國書協,己卯共辦21世紀書法大展,日理展事,夜寐同簷,投機處不覺達旦未闌,至乙未,你我勠力齊心,書寫創作了百幅沈鵬詩詞作品,沈鵬先生興筆題就“平常心”,平者平谷,常者常熟,你我所居之地,做平常人、行平常事、執平常藝、走平常路,眾謂志同道合!憶上月,你我數次電話傳情,你意氣自若、聲如洪鐘,堅定語氣無畏一切,竊思友誼老當益壯,志不減當年,孰料天有意外,今日遠聞溘然而逝,悲藝壇失一巨匠,哀我喪友誼之痛!

友誼兄一路走好。(張錫庚)

緬懷|一雲承永珍·王友誼的書法藝術

緬懷|一雲承永珍·王友誼的書法藝術

浮生寄若萍,奮鬥驅蕭索。我素來敬佩王友誼先生那一代藝術家,面對種種人生苦難與誘惑,從不冷漠,亦不迷失,始終做現實中的素心人。既不羨慕桃花島上的風景如畫,也不貪戀白駝山下的聲色犬馬,以郭靖式的腳踏實地,欣然接受生活的挑戰,悄然探索生命的底蘊。對於王友誼先生而言,寫出屬於自己的篆書筆墨,擁有自己的審美激情,才是該有的人生理想與歸宿。於是,沒有偽態與時尚,墨沈淋漓間,入古出新,篆書,成了具有獨立思想和精神追求的知識分子——王友誼先生獲得自我認知與社會認同的有益媒介。當代篆書大家,呼之欲出。譬如,關乎王友誼先生篆書的意義,如何一葉小舟能帶給整個水面以生動?胡抗美先生說:“王友誼寫篆法,這沒有什麼特殊,當今書壇寫篆書的大有人在。特殊的是他的篆書意義。其一,他的篆書中保留著篆籀氣,這不是所有寫篆書的人都具備的。其二,他在篆書教學中注重‘篆隸筆意’的教育。其三,他對書法史上‘篆隸筆意’衰減問題體現出自覺的責任感。”言之鑿鑿,縷析精準,胡抗美先生點出了在傳統文化對接過程中王友誼先生獨特的那一點筆墨情味:“婉於氣韻悠長,通於筋節雄渾。”譬如,關乎王友誼先生的篆書特色與審美氣質,如何人生豪情盡歸一襟晚照?傅德鋒先生認為,“舉凡甲骨、周金、石鼓、秦篆、漢篆、漢金、清篆,在其腕底左右逢源而信手拈來,古雅純正,氣象超絕,行筆自如,渾然天成。他的篆書創作在整體上基調統一,但不同之作品有不同之筆法和結構特點。各種經典碑帖之間如何融合,如何變通,揚棄什麼,吸收什麼,都以他精彩的表現給出了答案。無論大篆、小篆之創作,都能做到不臆造、不拘泥,下筆有源而靈活變通。在格調、品位和氣象上始終捍衛著古代經典的尊嚴,使其悠遠氣息,綿延不絕。這對當代篆書創作提供了一個系統而完整的藝術參照。”或者也可以說,王友誼先生篆書的參照系價值,是一種對傳統藝術形式變遷的歷史性總結、提煉、昇華和再創造。這堂廡極深的筆墨,來自用心處,經歷了似水磨巖的悠悠歲月,代表著這個時代裡同道中人難言的心聲。(郝永偉)

緬懷|一雲承永珍·王友誼的書法藝術

緬懷|一雲承永珍·王友誼的書法藝術

王友誼震撼當今書壇的是,他用一己之力透過文字的整理與系統研究,花費了十多年時間完成了“四書”的大篆寫本,甚至還同時完成了《道德經》《金剛經》《說文解字五百四十部首》《曾國藩挺經十八法》《孝經》《尚書》《周易》等大部頭著作,每一篇文學經典由王友誼先生變成書法中的經典。王友誼先生今年在平谷首次舉辦了自己的書法展,在這次展覽中王友誼先生將這些心血展示出來,每一位觀者無不感到震驚。王友誼先生在完成這些經典的同時,他還不斷臨摹經典碑刻,王友誼先生說:“臨摹是書法家的日課,無論創作多高階脫離臨摹永遠是走不長的。”因此,在王友誼先生的作品年代跨度中會發現,他不斷地用自己的實踐去加入每一時期的新的理解。

在最近兩年內,王友誼先生又致力於吳昌碩篆書體系的探索。我們知道,在前些年王友誼先生的篆書作品是受吳昌碩影響的,但是他在這個基礎上進行了深入地研究,形成一種全新的面目。王友誼先生看到《吳昌碩全集》後力圖將吳昌碩的所有篆書對聯進行重新書寫,且用硃砂演繹。我所看到的這批對聯,是對王友誼先生的敬仰,他寫出了完全“高階”的吳昌碩,甚至說是豐富的意象表現讓你感受到王友誼先生的氣息。我不禁感嘆,誰說今人不勝古人?(賀 進)

我的書法觀

王友誼

書法,這個筆墨揮灑的線條藝術,它彷彿世代吟誦的美妙樂歌,流淌在我的血液裡,滲透到我的骨髓中。成為我永生永世的夢想與追求。

近年來,我先後用篆書創作完成了《四書·王友誼大篆寫本》《說文解字敘·王友誼篆書寫本》《道德經·王友誼大篆寫本》等傳統經典的篆書寫本。

用篆書書寫“四書”,是我多年的夢想。開始只是一個音符,漸漸地,有了舒緩的節奏,再後來便形成了鏗鏘的樂章……甲申年,在因病住進醫院的時日裡,目睹了一些病友,或年齡長我者,或年齡小我者,帶著對未來的憧憬離開了人世。面對鮮活生命的遠逝,我曾陷入深深的苦惱。但是死者長已矣,還是珍愛生命,在有限的時間內做些有意義的事情。用篆書書寫“四書”,這個曾經的願望便成為我痛定思痛後的不容改易的答案。於是我開始查閱各類古文字書籍,與多種版本的“四書”、“四書”集註等。經過大量的前期準備,丁亥年中秋過後,我開始自信地動起筆來。至庚寅暮春之初,書篆完畢,屈指算來,已是寒暑三易。

緬懷|一雲承永珍·王友誼的書法藝術

庚寅年三月初九,用三載之時,終於將“四書”以風格有別的篆書抄錄在36本冊頁之上。當寫完最後一筆時,身心倍感輕鬆,如釋重負。

我以花甲之年傾心竭力完成“四書”大篆寫本是出於以下考慮:

首先,“四書”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經典。稱為“經典”是指蘊含了關乎天地人倫的常道常理,教化人生的常則常行。《論語》為孔子弟子所記先師廣告,不僅喻示了夫子的偉大品格,而且教給後人為政、治學與做人的道理。其微言大義為千秋萬代受用不盡。又如《孟子》說“仁”兼說“義”,辨析“義”“利”“性善”,論及“養浩然氣”,“至大至剛”“配義與道”等,都是人生修養最高境界的哲理。再如《大學》中,“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均為初學者入得的門經,是垂世立教的大典,尤其要求治國理政者務必以身作則,好惡與民同,物質生產不要違天時;不與民爭利等,都具有進步意義。《中庸》篇意在宣揚中庸之道:“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其倡導的以天地和、人人和、身心和為核心的理念,已成為我們建立和諧社會的思想武器。這些經典經歷了歷史風雨的激盪與洗滌,更加熠熠生輝,在無限的時空當中將充分展現其永恆的價值。故以篆書而記之,為光大古代先賢之思想,略盡綿薄之力。

緬懷|一雲承永珍·王友誼的書法藝術

其次是在篆錄“四書”的實踐中,增加自身修養。誠如梁啟超先生所說:“《論語》為二千年來國人思想之總源泉,《孟子》自宋以後勢力亦與相將。此二書可謂國人內的外的生活之支配者。故吾希望學者熟讀成誦,即不能,亦須翻閱多次,務略舉其辭,或摘記其身心踐履之言以資修養。”相對《論語》《孟子》答問形式的先賢語錄,《大學》《中庸》則以綜論的形式,闡述了上古以來中華傳統的核心理念。這些歷久彌新的哲學思想,其普世價值應成為我們的人生指南。

其三是為後人留下一部完整的篆書“四書”。“四書”成書於戰國,最遲不過漢初,當初的簡帛抄本,應為其時通行的古文或篆書。近年出土了大批戰國秦漢竹書,但迄今未見有“四書”遺簡面世。晚清吳大澂曾以大篆手書《論語》,民國李准以大篆抄錄了《大學》《中庸》。但是,一部完整的“四書”篆書寫本仍然付之缺如。今以我多年孜孜以求的書藝修為,利用不斷富積的古文字資料,創作一部全新的“四書”大篆寫本,藉以回饋先賢,留贈後彥,乃是我輩肩負的責任,也是錄寫本書的初衷。

緬懷|一雲承永珍·王友誼的書法藝術

用大篆錄寫“四書”,是一項大規模的工程。一些相關問題事先謀劃併成竹在胸是必須的:一、“四書”版本的遴選;二、“四書”用字在現存大篆資料未見文字的借用;三、“四書”各篇書法風格的統一與區分。我是一個視書法為生命的人,但就學養而言,我確實涉識未廣。幾十年間,我的功夫主要是在書論與書法實踐,有關經典文籍,雖曾用心研讀,卻未曾關注到版本的優劣。出於自學“四書”的需要,我便從新近出版的白話本、全譯本入手,而出於篆錄“四書”的考慮,又研讀了清人吳大澂篆書《論語》與民國李準大篆《中庸》《大學》。但最終沒能採用中華書局版“四書”作為書寫底本。為彌補這個缺憾,我採納朋友建議,用上海辭書出版社2007年刊出的皇家讀本張居正講評的《大學》《中庸》《論語》《孟子》,作為終校的第一版本。

緬懷|一雲承永珍·王友誼的書法藝術

留存至今的先秦大篆,漢代又稱“籀文”,主要是指西周,春秋至戰國初年的鐘鼎文字與少量秦人石刻文字,見於《說文》一書所存的籀文,字量很少。用大篆書寫“四書”,現有大篆資料篆字不足是主要障礙。必須下大力氣,費很多心思,力爭做到合理借字用字。業師歐陽中石曾多次叮嚀在用字上“不可出硬傷”,就是就這個問題對我的鞭策,面對這種現實,我只能在資料上做足功夫。廣泛置備上自商周甲骨文字,鐘鼎文字,下至戰國秦漢的陶石文字,古璽泉貨文字,簡牘縑帛文字等出土資料以及基於這些資料編纂的字典、字彙、詞典、詁林等,用心學習研讀,務在辨明字形結構、篆法、筆法併力求爛熟於心,然後再提筆抄錄。在用字借字方面,我秉持下述幾條原則:一、以兩週鐘鼎,秦人石鼓已有文字及篆法、筆法為首選;二、大篆資料不足則上覓商周甲骨,下取戰國古文而以大篆筆意成之;三、以上兩項資料仍然缺少的文字可採其時已經通行的假借之法,或以《說文》小篆進行偏旁部首移位,變其結構和筆法,使其轉換成與大篆風格相統一的篆字;四、《說文》亦無或少量無假借字可用者再採用偏旁部首配置造字的方法,作為不得已而為之的補充手法;五、同字異體一字多形者可用以變換行款章法。

緬懷|一雲承永珍·王友誼的書法藝術

這裡奉獻給讀者的“四書”,《論語》的篆法借鑑晚清吳大澂篆書《論語》,風格汲取《毛公鼎》的沉雄,《散氏盤》的恣肆,《頌鼎》的朴茂,吳昌碩《石鼓文》的蒼潤加以提煉、整理,使其有機地融合為一體,給讀者以氣象朴茂雄渾、韻致自然流暢的審美格局。

《大學》的篆法參照李準篆書《大學》,風格則參以春秋戰國時《楚王盦肯鉇鼎》銘文及秦漢簡牘筆意成之,以求疏放、自然、清逸、散淡,不激不厲的中和之美。

《中庸》的篆法亦參照李準篆書《中庸》。筆法圓厚遒勁,體勢沉靜古拙一氣貫之,章法則與其它三書有別,源於商《小臣俞尊》《葡亞角銘》等銘文有行無列重心貫穿式章法。“重心貫穿”即是上字與下字銜接時,以重心為準繩,將每行字貫穿在一箇中心線上,字與字之間形成一種承上啟下的銜接鏈,這種章法給人以勻稱規整、平和簡靜的視覺效果。這種章法商代銘文之中多有出現,而且均無生硬板滯、不和諧不統一的感受,可見商代書家的藝術天賦已達至臻至妙之境。

緬懷|一雲承永珍·王友誼的書法藝術

《孟子》,取西周《二式興鍾》《許子妝簠蓋》,春秋《王孫遺者鍾》等銘文簡靜靈和、蕭散超逸的氣象為創作法源。這類篆書的風格,即如清人王澍《竹雲題跋》所說的篆書三要:“一曰圓,二曰瘦,三曰參差。圓乃勁,瘦乃腴,參差乃整齊。”故泱泱近四萬言的大篆《孟子》,其總體風格不失空靈清逸、樸素淡雅的審美意味即得益於此。

儒家精神,是我安身立命的根本。多年來,我對國學經典寵愛有加,尤以“四書”為最。其千古永垂的至理名言,若《論語》的“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大學》的“三綱”——“明明德,親民,止於至善”;《中庸》的“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孟子》的“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成為我為人處世努力餞行的指南。沐浴先賢的思想,承受先賢的恩澤,使靈性受到陶冶,心智得到啟迪。

緬懷|一雲承永珍·王友誼的書法藝術

“書,心畫也。”這是西漢著名的文學家、哲學家揚雄在《法言·問神》中提出的經典論斷。這一論斷使書法成為了人們更樂於接受的一門藝術,為書法藝術的不斷髮展奠定了基礎。三國時期,魏國的書法家鍾繇曾說過:“筆跡者,界也;流美者,人也。”他把書法看做是人們審美情感的一種流露。同時,書法藝術又是人們道德情操的一種展現。書法藝術不同於人們用來交際的一般文字工具,它是一種意象的表情藝術。書法藝術以書法家及書法愛好者的抒情達意為特徵,滲透著人們豐富的情感,包含著人們不同的觀念。書法藝術不但是書者人文靈性的表現,更是書者人生情感的真實軌跡。一幅隸書中堂“寧靜致遠,淡泊明心”,既可供賞玩,又是對人處世之道的警醒;一卷魏碑橫幅“身無半畝心憂天下,讀書萬卷神交古人”,是敦厚君子的座右銘,更是感化人們、培養人們高尚情操的警世錄。

緬懷|一雲承永珍·王友誼的書法藝術

理能服人,情能感人,書能鼓人。書法藝術作品在創作過程中“寄以抒縱橫之志,託以散鬱結之懷”,是情感的神經因受到觸動而產生的藝術的共鳴。回首數十年來的硯邊生涯,我深深感觸到,正是眾多的師友同道們的支援和勉勵,時刻予我以慰藉心靈的溫暖和感動,更是我進取的動力之源;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書法藝術的無窮魅力又不由自主地引我進入到一種高尚的美的境界,給我以精神的振奮和性情的愉悅。

“退筆如山未足珍,讀書萬卷始通神。”我雖年過花甲,但在書法藝術的追求中,我依然在路上。(文章有刪節)

監製:楊超 朱中原

編輯:李徽

TAG: 篆書友誼四書大篆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