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尋歷史遺存感受文明之光,東莞考古工作成果豐碩

探尋歷史遺存感受文明之光,東莞考古工作成果豐碩

新石器時代,文明的曙光已在東莞初現:距今5000多年的蠔崗遺址被譽為“珠江三角洲第一村”,距今約4000年的村頭遺址為廣東已發現同期遺存中發掘面積最大、出土遺物最為豐富的貝丘遺址,東城區柏洲邊村豬牯嶺發現了“廣東第一井”……伴隨著大量考古發現,掩埋於地下的東莞歷史遺蹟褪去層層面紗,跨越千年來到世人面前,與今人展開“對話”。

據悉,經過60年的考古調查,東莞發現型別豐富、數量眾多的地下文物遺存,其中古遺址20多處,建立了東莞市域內的東江史前文化序列。數十年東莞考古工作的開展不僅成功搶救了一批文物遺存,儲存了珍貴的本土考古歷史資料,還極大豐富了東莞考古出土資料和文物藏品數量,構建了東莞考古文化序列。連日來,羊城晚報記者走訪蠔崗遺址、村頭遺址、東莞市博物館基本陳列《古代東莞》及東莞考古工作者,以期瞭解東莞源遠流長的歷史文脈。

發現首個沙丘遺址,豐富古文化遺址型別

沙丘遺址作為具有明顯海洋文化特質的古代文化遺存,因其分佈在沿海沙灘、沙堤和沙洲上而得名。沙丘遺址在我國東南沿海如珠江口兩岸的珠海、中山等地均有發現,是構成廣東先秦時期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

去年年底,東莞市聯合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在虎門鎮沙角社群開展考古調查勘探。這是東莞市配合大型基建工程開展的考古調查勘探,在勘探過程中發現1處沙丘遺址,存在先秦時期文化層堆積與活動面遺蹟。在此基礎上,經報國家文物局批准同意,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於2021年11月至2022年1月對該遺址進行考古發掘。發掘面積300平方米,出土了大量陶片、石器和玉器,這是在東莞發現的首個沙丘型別古文化遺址,根據出土遺物特徵及堆積狀態判斷,遺址年代為新石器時代末期至商時期,推測可能是聚落的生產生活垃圾傾倒場所。

探尋歷史遺存感受文明之光,東莞考古工作成果豐碩

東莞首個沙丘遺址 (東莞市博物館供圖)

東莞市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相關工作人員表示,在東莞以往發現的古文化遺址中,主要是貝丘遺址和臺地遺址,如南城蠔崗、企石萬福庵、石排龍眼崗和虎門村頭等遺址。此次東莞首次發現沙丘遺址,在300平方米的面積內發掘出陶片以及磨製精緻的石器,對豐富東莞古文化遺址型別、延伸東莞歷史軸線、增強東莞歷史信度、豐富東莞歷史內涵具有重要意義,是東莞作為嶺南文明重要發源地的又一例證。

該沙丘遺址早期文化層堆積呈東北高西南低的坡狀堆積,可分為兩層,上層為灰褐色沙土層,厚約25釐米,含大量角礫、紅燒土塊、陶片等,下層為黃褐色沙層,厚約20釐米,沙質較純淨,角礫減少,陶片個體較大。

今年年初,記者在該考古現場注意到,出土遺物中,有玉質精美的玉環、紋飾繁多的陶片,以及石錛、石鏃、礪石等石器。

據考古工作人員介紹,出土的陶片以夾砂陶為主,有少量泥質陶,紋飾種類繁多,有繩紋、曲折紋、菱格紋、方格紋等十多種紋飾,可辨識器形有罐、釜、豆等,推測當時的人們已經具有一定的審美水平,且當地的製陶工藝更為成熟。夾砂陶因在陶土中摻入一定數量的砂粒和其他碎末而得名,在受熱時不易裂開,多作炊器,在新石器時代開始出現。它對改進人們的生存環境、由茹毛飲血的生食習慣改為熟食起到巨大作用。泥質陶是用經過淘洗、不摻砂的黏土燒製而成,多作盛具。石錛、石鏃等磨製石器是新石器時代的重要特徵,在珠三角的使用年代延續至商周時期。

60年考古調查,理清考古文化脈絡

“20世紀60年代,廣東省博物館的文物考古工作隊對東莞進行了文物普查,那次普查中發現了企石萬福庵遺址,萬福庵遺址的發現成為東莞考古的序幕。萬福庵遺址發現後,東莞考古就陸續有了新發現。20世紀80年代末開始的全國第二次文物普查,發現了龍眼崗、廟邊王、圓洲、村頭遺址等東江流域貝丘遺址;2005年謝崗榕樹嶺、竹頭角、打鼓嶺系列臺地遺址的發現,則實現了東莞東部崗地丘陵片鎮區先秦遺址‘0’的突破,之前認為東莞的早期文明以東江母親河為紐帶,濱海臨江繁衍生息,山地丘陵片區未見有發現,謝崗系列臺地遺址的發現打破了這種觀點,山海文明交相輝映。從此,東莞的先秦遺址有了兩部分,一邊在江海邊,一邊在崗丘上,從新石器時代到夏商周春秋戰國各個時期的遺存都有發現。”在東莞市博物館基本陳列《古代東莞》展廳,東莞市博物館考古與研究室副主任張海成如是介紹。《古代東莞》“文明曙光”部分以東莞歷年來考古發掘的萬福庵遺址、蠔崗遺址、圓洲遺址、村頭遺址等古代貝丘遺址及其豐富的出土文物,展示了東莞早期文明的悠久燦爛。

探尋歷史遺存感受文明之光,東莞考古工作成果豐碩

工作人員正在提取出土物(東莞市博物館供圖)

據瞭解,經過60年的考古調查,東莞發現了型別豐富、數量眾多的地下文物遺存,其中古遺址20多處,建立了東莞市域內的東江史前文化序列;此外,還有古墓葬108處、古窯址12處,理清了東莞考古文化脈絡。古遺址中,村頭遺址為廣東已發現同期遺存中發掘面積最大,遺存最為豐富,出土文物種類最多、數量最大的先秦時期貝丘遺址,該遺址在2019年被公佈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探尋歷史遺存感受文明之光,東莞考古工作成果豐碩

萬福庵遺址出土的彩陶圈足盤

村頭遺址位於珠江虎門入海口東岸,在珠江三角洲平原的東南部。1987年冬,廣東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配合廣深高速公路建設而進行的考古調查勘探時發現村頭遺址,隨後,廣東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廣東省博物館和東莞市博物館的專家及工作人員聯合組成發掘隊,分別於1989年8月至1990年5月和1993年3月至7月,先後兩次對該遺址進行了搶救性發掘。村頭遺址面積約1。7萬平方米,現已發掘3000多平方米,出土遺物豐富,是各類定居要素齊全、功能區規劃合理、規模較大的先秦時期人類聚落。

探尋歷史遺存感受文明之光,東莞考古工作成果豐碩

村頭遺址

“村頭遺址出土遺物可以噸來計算,遺物主要型別有石器、陶器、骨器、貝器等。”2005—2008年,由廣東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東莞市博物館組成村頭遺址出土文物整理小組,對村頭遺址進行系統整理研究並完成了遺址發掘報告編寫,張海成作為小組成員之一參與了此次整理研究及報告編寫。

在市博物館一樓的村頭遺址考古整理室,存放有村頭遺址出土的石器、陶器、骨器、貝器、晚期小件、雜項及殘陶器紅燒土塊標本、陶片標本等共12799件(袋)。記者注意到,出土遺物中有大量的蠔殼。對此,張海成解釋,這正是貝丘遺址的主要特徵,該遺址多位於海、湖泊和河流的沿岸,以古代人類大量食剩拋棄的貝殼為特徵。

探尋歷史遺存感受文明之光,東莞考古工作成果豐碩

村頭遺址發掘現場(虎門宣傳教育文旅辦供圖)

考古原址上建博物館,打造文物保護典範

“蠔崗遺址發現於20世紀80年代,屬新石器時代晚期貝丘遺址,距今5000多年,現存面積約600平方米。2003年4至7月,廣東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對遺址進行考古發掘。基於對遺址保護和後續科學研究考慮,考古揭露面積僅272平方米,其中發掘到底的為72平方米。就是這裡展示的部分,其餘遺址部分仍原地保護或作回填處理。”在東莞蠔崗遺址博物館的遺址展廳,灰坑、墓葬、排水溝、房址、紅燒土活動面等遺蹟一一呈現,該館工作人員羅斌解釋,遺址雖然發掘面積有限,但其文化內涵比較豐富,出土了一批陶器、石器、骨器、蚌器等殘件及兩具完整的新石器時代史前人類遺骸,因而被譽為“珠三角第一村”和“東莞的歷史文化基石”。

探尋歷史遺存感受文明之光,東莞考古工作成果豐碩

蠔崗遺址博物館內模擬的蠔崗人生活場景

蠔崗遺址博物館的建設正是基於對遺址的合理保護和利用,該館於2007年6月正式開館,成為廣東省第一座建於遺址之上的史前遺址博物館。博物館建築設計以紅砂岩的紅色和蠔殼的白色為主色調,分為展館、辦公樓和園林景觀三部分。其中,展館共分三層,由“時光隧道”、遺址展廳、衣食住行展廳、三江流域彩陶文化展廳、臨時展廳、互動展廳和陶藝體驗室等組成,生動再現了5000多年前“蠔崗人”的衣食住行等生活情景和遺址發掘過程。同時,匯聚了珠江、長江和黃河三大流域的彩陶,集中展現中國多姿多彩的彩陶文化。透過博物館的玻璃牆面,記者看到,被保護起來的未開發區域橫截面仍留有清晰的蠔殼層。

探尋歷史遺存感受文明之光,東莞考古工作成果豐碩

根據骨骼還原出的蠔崗人頭像

“博物館在對遺址進行永久保護的同時,使古代文化遺產得到合理的利用和展示,充分發揮文物的社會效益。蠔崗遺址也於2013年被公佈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東莞蠔崗遺址博物館館長吳孝斌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在“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強管理”的文物保護工作方針指導下,蠔崗遺址博物館得以在遺址原址上建成,是東莞市打造博物館之城的一個豐碩成果,也是文物保護和利用的一個成功典範,在全國範圍內都具有示範意義。

探尋歷史遺存感受文明之光,東莞考古工作成果豐碩

蠔崗遺址博物館為廣東省第一座建於遺址之上的史前遺址博物館

據吳孝斌介紹,為充分發揮博物館的宣傳教育功能以及其作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和科普教育基地的作用,該館利用現有資源,以互動展廳為場地,開展模擬考古活動,讓學生動手“考古”、修復“文物”。透過這些活動,讓廣大中小學生體驗到考古發掘的樂趣,也感受到考古工作的艱辛。“走進東莞文明”主題活動之“小小考古學家探寶”活動也成為該館的品牌活動。該館“走出去,引進來”之“蠔叔講古”進校園系列活動將於今年5月啟動,與學校展開深度合作。

【文脈連結】

幾代考古人共同推動遺址保護

諸多遺址能夠被發現和保護,背後離不開幾代省市考古人的共同努力。東莞市博物館考古與研究室副主任張海成便是其中的一位。

張海成2003年畢業於中山大學人類學系,當年入職東莞市博物館。“2005年,我參加第一個考古專案即謝崗先秦遺址群的調查勘探,勘探結束後,高速公路改線,榕樹嶺、竹頭角、金滿湖、打鼓嶺等幾處遺址予以保留,沒有進行發掘。”

2005年,東莞市博物館依託廣東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有關村頭遺址出土文物整理專案設定了考古部,東莞市博物館考古業務則以田野調查和室內整理兩大項工作為主。田野調查分為配合基建進行考古調查發掘、主動開展專題性考古調查兩種。室內整理以東莞歷年考古出土文物的整理為主要任務,摸清東莞市博物館考古出土文物的家底,做好規範歸檔和研究。東莞市博物館考古部成立後,張海成加入該部門,如今,該部門也僅有兩位工作人員。

其實從20世紀70年代開始,東莞文物工作部門就有意識地配合基建工程進行考古調查發掘工作,積極搶救、保護地下遺蹟、遺存。從1972年至今,共開展了百餘次配合基建進行的考古調查發掘工作。為深度挖掘東莞文物考古資源,東莞市博物館考古部門根據工作需要,還主動開展專題性考古調查勘探工作,自2017年起主動開展東莞市域臺地遺址考古調查勘探,計劃完成10個山區丘陵片區鎮(街)考古調查勘探工作。2020年啟動謝崗鎮臺地遺址考古調查勘探工作。

探尋歷史遺存感受文明之光,東莞考古工作成果豐碩

張海成整理村頭遺址發掘的物件

“2021年,我們在謝崗駐留了120天,再加上2020年下半年,差不多超過半年時間,一座山頭一座山頭地毯式‘掃蕩’。最興奮的事情莫過於壙下山遺址的發現。”張海成說,該遺址位於謝崗鎮人民公園及環城路建設用地範圍內,當時工地已經在圍蔽施工,他和同事只能沿著圍擋找縫隙鑽進去,果不其然就撿到了陶片,他們特別興奮,當即向上級部門作了彙報,引起了高度重視和關注,“一定要快,工地已經在施工,如果我們慢了遺址有可能就沒了。”在後續的調查勘探中,該遺址發現了大量夔紋陶器碎片,填補了東莞西周至春秋時期的空白。張海成告訴記者,謝崗鎮多年來發現有商周時期的6處遺址,其集中程度在廣東省內較為少見,因此,這裡很可能是商周時期人類集中分佈的一處大型聚落遺址群,其規模可能與深圳屋背嶺、博羅橫嶺崗以及高明古椰等重要遺址相當。

而在此次謝崗鎮臺地遺址考古調查勘探中,因為張海成的職業敏感,一件夾砂陶器得以完整復原。“夾砂陶非常脆,經過幾千年的時光洗禮,幾乎很難提取到完整的器物,這次經上報和建議,我們採用了石膏整取的方式。如果現場清理提取,可能就碎掉了。”

2022年4月15日羊城晚報·東莞新聞A14版

文/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餘曉玲

圖、影片/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王俊偉

TAG: 遺址考古東莞博物館東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