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有沒有覺得《論語》其實很膚淺?

知乎問題:你們有沒有覺得《論語》其實很膚淺?

你們有沒有覺得《論語》其實很膚淺?

其實,這個問題,實際上問的是應該怎麼讀《論語》!

不會讀《論語》,自然就很難讀的懂《論語》,也就自然很難體會到《論語》的精妙之處,最後自然就會有這樣的疑問:《論語》怎麼這麼膚淺?就好像喝茶,不會喝茶的人,哪怕經常喝茶,也品不出茶的餘韻悠長,久而久之自然就會有疑問:茶怎麼這麼難喝?

而事實上,茶自然是不難喝的,《論語》自然也是很精深的,那麼,我們究竟該怎麼去讀《論語》呢?當然是要像喝茶那樣去品才行!我們自古以來那些老先生在治學方面都特別強調一個悟字,不悟不足學,不悟不達道,就是這個道理!

首先,古代,尤其是漢代以前,由於造紙術

印刷術還未發明的緣故,書寫的成本相當高,這在一定程度上倒逼思想家惜墨如金,必須用最少的文字、最簡明的話語敘述自己的思想,甚至為此不惜省略思考過程而直接給出結論(每一則論語實際上都是一篇論文的題目),就像做高考數學卷大題,學霸不寫過程直接撂答案一樣,但是你看到了答案不代表你真的會做那道題,同理,你看到了或者總能聽到論語當中的那些話也不代表你真的懂,所以,必須要悟!非到你能自己寫出過程來不算完!

其次,漢字的發展有一個過程,最早是象形字

,然後指示、會意、假借,最後才有了數量眾多的、約佔漢字總數80%的形聲字

,而很不巧的是思想超級活躍的先秦時代

沒趕上形聲字的出現,這就導致那些思想巨人的表達受到了很大程度的限制。比如“悅”就是形聲字,然而先秦時代沒有這個“悅”字,只能假借“說”,類似的例子數不勝數。如果把說話比作做飯,那麼字就相當於米,先秦時代的人們就好像窮人家的孩子似的,一個字常常要掰成兩瓣,甚至四五六瓣用。試想,在這種情況下,我們該怎麼做才能正確理解人家說的話到底是什麼意思呢?我們所能做的,除了必要的訓詁之外,就只能靠悟!非到你跟對方默契到一定程度不算完!

然後,是當時的政治環境。俗話說,飯可以亂吃,話不能亂說,在當年那個禮崩樂壞、戰火頻仍的年代,更是如此。所以周文王解易經需要寫很多佔卜的內容作煙霧彈,所以孔子作春秋需要用含沙射影、以小見大的方法來罵人。論語也是如此!只不過因為論語是孔子死後才由他的徒子徒孫編輯出版的,所以相對春秋而言更直白一些,但仍然有部分隱晦的表達。比如“曾謂泰山不如林放乎”就間接表達了孔子對於季氏的強烈不滿乃至義憤!同時也表達了孔子對社會反“克己復禮

為仁”的無奈和鄙夷,堂堂的統治者、堂堂的封禪神山、堂堂的世道因此在孔子心中都不過爾爾!像這些弦外之音

讀起來才最有趣,怎麼讀呢?當然要靠悟!非讀到能和聖人神交的程度不算完!

此外,讀論語還有很多攔路虎,比如背景知識,人物關係,文化風俗等等,單單是想掃清這些就需要下一番功夫了,更別說“讀懂”了!

綜上,如果題主覺得《論語》很膚淺,那一定是因為題主只看了目錄和前幾頁。彆著急,慢慢看,看得多了自然就懂了,等到看懂那一天,就會覺得不是孔子太膚淺,原來小丑是自己!

TAG: 論語孔子膚淺自然形聲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