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永平|從臘日到臘八:本土文化與外來文化的結合

作者:王永平

原文刊載於《文史知識》2019年第1期

王永平|從臘日到臘八:本土文化與外來文化的結合

農曆十二月八日是我國的傳統節日臘八節,俗稱“臘八”。

關於臘八節的起源雖然眾說紛紜,但考其源流,應是遠承先秦時期的臘日祭祀習俗,近受晉唐以來佛教紀念佛祖成道傳說的影響,而到宋明時期又結合了臘月辭舊迎新的祈年習俗,最終形成了以喝臘八粥為主要標誌性節俗的民間節日。從臘日發展到臘八節,生動地反映了本土文化對外來文化的吸收與改造過程。

一 歲末大祭:蠟賽百神與臘享先祖

先秦時期,由於人們受到“萬物有靈”觀念的影響,於是產生了很多神靈崇拜,如對祖先的崇拜,對天神地祇、日月星辰以及動植物等自然神的崇拜,並且根據季節和時間的不同安排各種祭祀活動。其中冬季有兩個重要的祭祀:蜡祭和臘祭。

在古代,蜡祭之蠟,音zhà,同“”,是年終祭祀之名;另有“蠟”,音là,後簡化為“蠟”,是指動植物分泌的脂質,也作為蠟燭的簡稱。而臘祭之臘則應作“臘”,音là,同“臈”,亦祭祀名,後簡化為“臘”;另外也有“臘”字,音xī,是指乾肉。

蜡祭和臘祭最初是兩個既有所區別,又有所關聯的祭祀,即蜡祭百神和臘祭先祖。

蜡祭是年終大祭,傳說始於伊耆氏。據《禮記·郊特牲》記載:

天子大蜡八。伊耆氏始為蠟。蠟也者,索也,歲十二月,合聚萬物而索饗之也。蠟之祭也,主先嗇而祭司嗇也,祭百種以報嗇也。……既蠟而收,民息已。

東漢大儒鄭玄注曰:“蜡祭有八神,先嗇一,司嗇二,農三,郵表畷四,貓、虎五,坊六,水庸七,昆蟲八。”(《禮記正義》卷二六)先嗇、司嗇分別是指發明農業和掌管農業的神,如神農氏、后稷;農是指勤勉督理農事與田法的官員之神,如“古之田畯,有功於民”;郵表畷是指督農官在田間的辦公處所,亦有神靈;貓、虎是指貓神和虎神,因為貓吃損害莊稼的田鼠,虎食糟塌莊稼的野豬,所以要迎來它們的神靈加以祭享;坊同防,指堤防,庸指水溝,都與農田水利有關,故祭其神靈,以防洪澇災害;祭昆蟲,則是為了避免蟲害。伊耆氏,據說是上古天子號,或曰神農,或曰帝堯,也都對原始農業的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可見,蜡祭的物件都是與農業生產密切相關的神祇,故有蜡祭百神之說。

由於蜡祭是對保佑農業生產諸神的答謝,所以場面非常熱鬧,形同狂歡。

孔子曾以嘉賓的身份參加了魯國的蜡祭(《禮記·禮運》)。子貢在觀看過蜡祭後,孔子問他是否快樂。子貢回答:“一國之人皆若狂,我不知道這有什麼好快樂的。”孔子說:“人民辛苦了一年,才有這一天的享樂,其中的道理不是你所能明白的。所謂一張一馳,文武之道也。”(《禮記·雜記下》)因此可以看出,這實際上是一個慶祝豐收的日子。

臘祭也是歲末大祭,主要是祭祀祖先和與住宅出行有關的神靈,但不知其始於何時,至晚到周代即已有臘祭。據《禮記·月令》記載:

孟冬之月,……天子乃祈來年於天宗,大割祠於公社及門閭,臘先祖、五祀,勞農以休息之。

鄭玄注曰:“此《周禮》所謂蜡祭也。天宗,謂日月星辰也。大割,大殺群牲割之也。臘,謂以田獵所得禽祭也。五祀:門、戶、中霤、灶、行也。或言祈年,或言大割,或言臘,互文。”(《禮記正義》卷一七)按照鄭玄的解釋,祈天宗是指祭祀日月星辰,大割祠是指大殺群牲以祭祀公社和門閭,臘祭是指獵取禽獸以祭祀先祖及五祀。這些祭祀活動,總稱為蠟。但是唐初大儒孔穎達則認為,這樣的解釋太過籠統,其實可以仔細區分而言,即祭天宗、公社、門閭等屬於蜡祭百神的範疇,而祭先祖、五祀才是臘祭。五祀中,門、戶、中霤(主家土神)、灶都與住宅有關,行則是指出行時的道路神。可見臘祭的物件主要是祖先和與人們生活密切相關的神靈。

由於臘祭祖先事關社稷興廢,所以古人將其視作國家存亡的象徵。公元前665年,晉國向虞國借道攻打虢國,虞國大夫宮之奇以唇亡齒寒的道理勸說虞國國君,虞君不聽,宮之奇預言虞國將過不了年終臘祭的日子,果然晉國在滅虢國後的回師途中,又順道滅掉虞國(參《左傳·僖公五年》)。從這個故事可知,臘祭主要是年終祭祀祖先的一個重要日子。

臘祭雖然有孟冬之月,也即十月舉行的說法,但它和蜡祭其實都是在歲末舉行,只是由於歷代使用的歷法不同而已。周以十月為歲終之月,而商和夏則分別為十一月和十二月。孔穎達就說:“十二月者,據周言之,若以夏正言之,則十月,以殷言之,則十一月,謂建亥之月也。以萬物功成報之。”(《禮記正義》卷二一《禮運》)所以,無論是蜡祭,還是臘祭,按照後代通行的歷法,都是在十二月舉行,故又稱此月為臘月,標誌著辛勤勞作一年的人們要開始休息,迎接新的一年的到來了。

二 臘日為節:蠟、臘的合流與消亡

秦漢以後,國家祭祀基本上沿襲了先秦時期臘月祭祀的舊制,而又有所改革。蜡祭和臘祭雖然有時還分別舉行,但已出現蠟、臘不分,逐漸混同的現象。

秦國在秦惠文君十二年(前326)才效仿前代,開始臘祭。秦始皇為了追求長生之術,又於三十一年(前216)十二月,恢復夏代祭號,“更名臘曰‘嘉平’”(《史記·秦本紀》)。漢代又改為臘。所以東漢應劭在《風俗通義·祀典》中說:“謹按《禮傳》:‘夏曰嘉平,殷曰清祀,周曰大蜡,漢改為臘。’”按:曹魏張揖《廣雅·釋天》的說法則是:“臘,索也。夏曰清祀,殷曰嘉平,周曰大,秦曰臘。”根據湖北荊州關沮秦墓出土簡牘《歷譜》記載,秦始皇三十四年十二月辛酉下標註曰“嘉平”(《關沮秦漢墓簡牘》,中華書局,2001,94頁)。可見應劭的引證是正確的。不過,從《風俗通義》和《廣雅》的記載可以看出,漢魏時人已經開始將蠟(、臘(臈)混為一談了。因此,隋朝杜臺卿在《玉燭寶典》卷一二中說:“舊解蠟得兼臈,臈不兼蠟。今謂枝而折之,蠟報八神,臈主先祖。總而言之,蠟即是臈(臘),臈亦是蠟。”到盛唐中重定禮儀時,乾脆將蜡祭併入了臘祭,唐代杜佑《通典·禮典四》在“吉禮·大”下說:“開元中,制儀:季冬臘日,百神於南郊之壇。”

在蠟、臘逐漸混同為臘的過程中,臘日最終為節,並融入到歲時節日體系中,成為重要的民俗節日。

從漢代開始,臘日就成為一個宗族團聚、祭祀祖先、休息宴飲的節日。東漢蔡邕在《獨斷》中說:“臘者,歲終大祭,縱吏民宴飲。”漢代民眾已有“臘日休家作”(劉向《列女傳·魯之母師》)的傳統。鄭玄十二歲時,隨母回家,趕上“正臘宴會,同列十數人,皆美服盛飾,語言閒通”,場面熱鬧(《藝文類聚·歲時部下》引《鄭玄別傳》)。漢代臘日,朝廷還有賜錢、賜食的慣例,如賜羊,寓意吉祥如意,賜牛肉、粳米等,則皆為貴重食料。

到唐宋時臘日,更是規定放假三天,與民休息,歡會娛樂。臘日除了傳統的祭祖、祭百神和打獵活動,朝廷還要賜宴、賜食,賜衣,賜新曆,賜中和尺,賜金花,賜頭膏、面脂、口脂、澡豆等清潔用品和紅雪、紫雪、香藥等藥物。唐代武平一《景龍文館記》卷二載:“三年臘日,帝(唐中宗)於苑中召學士、近臣,賜獵……晚自北門入,於內殿賜食,加口脂、臘脂,盛以翠碧鏤牙筒。”唐代大詩人杜甫《臘日》詩云:“口脂面藥隨恩澤,翠管銀罌下九霄。”宋代饋贈之風漫延到民間,宋人孟元老《東京夢華錄》卷十記載北宋都城開封,“臘日,寺院送面油與門徒”“閭巷家家互相遺送”。南宋周密《武林舊事》卷三記載南宋都城臨安,臘日賜百官“臘藥,系和劑局造進及御藥院特旨製造”。

民間還有制臘酒、臘肉的風俗。唐人韓鄂《四時纂要》卷五記載了制臘酒、臘肉的方法:“造臘酒:臘日取水一石,置不津器中,浸曲末三鬥,便下四鬥米飯。至來年正月十五日,又下三鬥米飯。又至二月二日,又下三鬥米飯。至四月二十八日外開之。其甕但露著,不用穰草,則三伏停之,不敗。”唐代詩人韓翃詩有“開甕臘酒熟”句(《褚主簿宅會畢庶子、錢員外、郎使君》),宋代詩人陸游詩有“莫笑農家臘酒渾”句(《遊山西村》),反映的都是唐宋時人制臘酒、喝臘酒的風俗。幹臘肉的製作方法則是:“取牛、羊、獐、鹿肉,五味淹二宿;又以蔥、椒、鹽湯中猛火煮之,令熟後,掛著陰處。經暑不敗。”這樣製作出來的臘肉就成為旅行和居家烹飪的美味。

此外,驅儺也是一項重要的臘節民俗活動。驅儺是從先秦時期流傳下來的一種歲末驅疫逐鬼、送陰(寒)迎陽(溫)儀式。《禮記·月令》載:“季冬之月……命有司大難(儺),旁磔,出土牛,以送寒氣。”《論語·鄉黨》提到“鄉人儺”。漢代驅儺在臘日前一天舉行,稱為臘除或逐疫。據《後漢書·禮儀志》記載:“先臘一日,大儺,謂之逐疫。”其儀式是:選中黃門子弟年十歲以上,十二歲以下一百二十人為侲子,皆赤幘皂制,執大鼗。有人扮成方相氏,黃金四目,蒙熊皮,玄衣朱裳,執戈揚盾。還有人衣毛角扮十二獸,逐惡鬼于禁中。中黃門領歌,侲子和。方相氏和十二獸不斷跳躍舞蹈,眾人齊聲吶喊鼓譟,四周前後搜尋三遍,然後手持火把,將疫鬼驅趕出端門;門外騶騎將火把傳遞出宮,司馬闕門外五營騎士又接傳火把,最後將其扔於雒水之中。“百官官府各以木面獸能為儺人師訖,設桃梗、鬱櫑、葦茭畢,執事陛者罷。”葦戟、桃杖以賜公、卿、將軍、特侯、諸侯。後代驅儺又在此基礎上不斷演變,如南北朝時荊楚一帶民間驅儺,戴胡頭,扮金剛、力士逐疫;唐宋時期,又出現了源於驅逐野狐的“打夜狐(胡)”習俗,同時還加入了鍾馗打鬼的內容;後來由儺儀又衍變發展出儺戲,在酬神的同時,娛人戲樂的成分也越來越濃厚。

臘日日期由於受曆法變更以及陰陽五行、五德終始學說的影響,歷代並不固定。《魏臺訪議》說:“王者各以其行,盛日為祖,衰日為臘。”故水德辰臘,火德戌臘,木德未臘,金德醜臘,土德辰臘。《初學記·歲時部下》說:“漢以戌日為臘,魏以辰,晉以醜。”漢火德,火衰於戌,故以戌日為臘。具體而言,漢代臘日在冬至後的第三個戌日,東漢許慎《說文解字》就說:“冬至後三戌,臘祭百神。”三國時期,曹魏自認為是土德,本應以辰日為臘,但卻採用了丑日為臘,魏文帝解釋說:“朕承唐、虞之美……但臘日用醜耳,此亦聖人之制也。”(《宋書·禮志一》)晉金德,以丑日為臘。之後,劉宋和北魏都自認為是水德,以辰日為臘;隋又是火德,以戌日為臘;唐為土德,即以辰日為臘;宋又是火德,也以戌日為臘。由於漢、隋、宋皆以戌日為臘,而宋以後臘節又逐漸衰微,所以民間誤以為臘日就在戌日。

正因為歷代臘日日期不固定,所以容易引起混亂,這是造成宋以後臘節衰微的主要原因之一。元明時期官方已不再舉行蜡祭,到清乾隆十年(1745),“詔罷蜡祭”(《清史稿·禮志三》),從此臘日節也隨著蜡祭百神的廢除而消失了。

三 臘八勝出:從佛教傳說到民俗節日

在臘日節逐漸走向衰落的時候,臘八作為一個新興節日正在慢慢形成,並且吸收了一些臘日節俗,最終取代臘日成為臘月裡的一個重要節日。

臘八節,是一個宗教節日,又名成道節。佛教傳說佛祖釋迦牟尼在此日成道,故名。佛教大約是在兩漢之際傳入中國的,佛教在傳播過程中,對中國文化產生了巨大影響。臘八節就是以佛教傳說為基礎,在唐宋時期形成的。

關於臘八成節,論者多引南朝梁宗懍《荊楚歲時記》載:“十二月八日為臘日。諺雲:‘臘鼓鳴,春草生。’村人並擊細腰鼓,戴胡頭,及作金剛、力士以逐疫。”其實這段話講的是臘日節俗,因為臘日日期一直並未固定,所以有學者指出這段文字開頭應是“十二月為臘月”,“八日”是在傳抄過程中混入的,“臘月”又被誤改成“臘日”,從而導致混亂(〔日本〕守屋美都雄《中國古歲時記の研究:資料復元を中心として》,東京帝國書院,1963,122頁)。但從戴胡頭、扮金剛、力士以逐疫的情形來看,與漢魏時方相氏“黃金四目,蒙熊皮”的形象明顯不同,這說明在傳統臘除節俗中已經滲透進外來佛教文化的元素。另據《太平御覽·時序部》引《荊楚歲時記》載:“十二月八日,沐浴,轉除罪障。”似乎顯示出在南朝時,臘八已形成沐浴習俗。

臘八沐浴習俗來自佛教關於佛祖降伏六師外道的傳說。據唐初僧人道世在《諸經要集》卷八和《法苑珠林》卷三三引《譬喻經》雲:“佛以臘月八日神通,降伏六師。六師不如,投水而死。仍廣說法,度諸外道,外道伏化。白佛言:佛以法水洗我心垢,我今請僧洗浴,以除身穢,仍為常緣也。”夾註曰:“今臘月八日洗僧,唯出此經文。”《譬喻經》從漢魏以來就有譯本在社會上廣為流傳,而在南朝佛教大盛的時代背景下,臘八最早出現了沐浴習俗。

臘八沐浴習俗包括浴僧和浴佛。關於浴僧,《玉燭寶典》卷一二記載:“十二月八日沐浴,已具內典《溫室經》。”溫室即浴室。唐代敦煌地區即已流行臘八溫室浴僧,據敦煌文書P。3671、S。4663、S。5658等卷說:“十二月八日何謂?其日沐浴,轉障除萬病,名為溫室,於今不絕。”S。2832卷也說:“臘月八日,時屬風寒月,景在八辰。如來說《溫室》之時,祇試(域)浴眾僧之日。故得諸垢已盡,無復煩惱之痕;虛淨法身,皆沾功德之水。”(譚蟬雪《敦煌民俗—絲路明珠傳風情》,甘肅教育出版社,2006,125頁)佛教認為在臘八這天沐浴,有祛病除垢之奇效,故曰法水、功德水。唐代詩人孟浩然《臘月八日於郯縣石城寺禮拜》詩曰:“講席邀談柄,泉堂施浴衣。願承功德水,從此濯塵機。”講得就是臘八佛寺沐浴習俗。

關於浴佛,來自佛成道日的傳說。佛教傳說釋迦牟尼在野外修煉六年,受盡各種磨難,終於在臘月八日成道。南北朝後期高僧南嶽慧思《立誓願文》就明確說:釋迦牟尼“是臘月月八日得成道”。但在敦煌文書S。2832卷卻說:“臘月:嘉平應節,惜(蠟)臘居辰。良詞(祠)貴(黃)石之時,野折如來之日。”嘉平是臘日別稱之一,夏、秦都曾以之為名。“野折如來之日”,即指佛祖成道之事。看來佛教最初曾有意將佛成道日附會到臘日。據S。4191卷曰:“厥冬類季月,如來沐浴之神辰。”P。3103卷也曰:“方今三冬季序,八葉初辰。……爰當浴佛佳辰,洗僧良節。”(《敦煌民俗—絲路明珠傳風情》,125頁)可見唐代臘日即有浴佛、洗僧習俗,反映了佛教文化向傳統臘節的滲透。到宋代,“京師士大夫,臘日多就僧寺澡浴。因飲宴,或賦詩。不知其所起也”(陳元靚《歲時廣記》卷三九《臘日》引《歲時雜記》)。其實這應是唐代臘日寺院沐浴習俗之流風。但在宋代,浴佛已變成臘八習俗,《東京夢華錄》卷十載:“初八日,街巷中有僧尼三五人,作隊唸佛,以銀銅沙羅或好盆器,坐一金銅或木佛像,浸以香水,楊枝灑浴,排門教化,諸大寺作浴佛會。”所以,臘八節又名浴佛節。不過,早在唐宋之前,漢魏以來就形成了以四月八日為佛誕日的浴佛節俗,所以臘八沐浴習俗在宋元以後就逐漸式微。

唐宋時期,臘八節還有炒“藥食”和制“臘藥”之俗。唐末五代時期的敦煌寺院就有製作“藥食”的風俗。“藥食”應是用油、酥、面等為原料炒制而成。據敦煌文書S。1519卷《寺院賬目》:庚戌年(890)“十二月八日面伍升、油半升,祭拜吳和尚及炙藥食用”;辛亥年(891)“十二月七日直歲法勝所破油麵歷:油半升、蘇(酥)半升,八日炙藥食用”;P。3234卷五代《寺院算會賬》:“十二月八日抄(炒)藥食,油半斤。”(《敦煌民俗—絲路明珠傳風情》,128頁)到宋代,又有制“臘藥”之俗,據《武林舊事》卷三記載:南宋都城臨安在臘八節,“醫家亦多合藥劑,侑以虎頭丹、八神、屠蘇,貯以絳囊,饋遺大家,謂之‘臘藥’”。此俗應是受到佛教牧女獻“和蜜乳糜”傳說故事的影響,同時又結合了中土臘日贈藥習俗而形成的。

此外,唐宋時期,寺院還有臘八燃燈習俗。在敦煌莫高窟第192窟主室東壁門上書寫於唐鹹通八年(867)《發願功德贊文》雲:“又年歲至正月十五日、□七日、臘八日,悉就窟燃燈,年年供養不絕。”(賀世哲《莫高窟第192窟〈發願功德贊文〉重錄及有關問題》,《敦煌研究》1993年第2期)敦煌研究院藏0322號《臘八燃燈分配窟龕名數》曰:“庚戌年(950)十二月八日夜,□□□社人遍窟燃燈分配窟龕名數。”(《敦煌民俗—絲路明珠傳風情》,126頁)但是,由於正月十五燃燈習俗久負盛名,相比之下臘八燃燈黯然失色,從而導致此俗逐漸被人們所淡忘。

臘八節最重要的節俗是臘八粥。

此俗也與佛教傳說有關,據說佛祖釋迦牟尼在臘月八日成道之前的六年苦修中,每日僅食一麻一米,導致身體極度虛弱。於是喝了牧女奉獻的乳糜粥,恢復了體力,終於悟道成佛。後世佛門子弟為了紀念此事,就效法牧女獻糜的傳說,在臘八成道節這天,選取精米雜糧和各種乾果,造粥供佛,稱為“佛粥”或“臘八粥”。各地佛寺還要在此日誦經、施粥,救貧賑濟。此俗從宋代開始流行,據《東京夢華錄》卷十記載:十二月初八日,“諸大寺作浴佛會,並送七寶五味粥與門徒,謂之‘臘八粥’。都人是日各家亦以果子雜料煮粥而食也”。《武林舊事》卷三亦載:“八日,則寺院及人家用胡桃、松子、乳蕈、柿、慄之類作粥,謂之‘臘八粥’。”到明清時期,臘八粥已經成為臘八節的一項重要的民間習俗,各地還結合當地的物產情況,發展出來了具有地方風味的臘八粥。根據明代劉侗、於奕正合著的《帝京景物略》卷二記載:“是日,家效庵寺,豆果雜米為粥,供而朝食,曰‘臘八粥’。”清人顧祿《清嘉錄》卷一二也記載:“八日為臘八,居民以菜果入米煮粥,謂之‘臘八粥’。或有饋自僧尼者,名曰‘佛粥’。”這種風俗相沿至今,長盛不衰,已經成為臘八祝節的標配。

此外,各地臘八節還形成了制“臘八醋”、醃“臘八蒜”、酸菜(又名“醃醋”)、釀“臘八酒”、吃“臘八面”、做“臘八豆腐”等習俗。從臘八節開始,各地還陸續拉開了過春節的序幕。人們忙著殺豬宰羊、醃雞醬鴨、燻魚臘腸、打掃房屋、製作新衣、採辦年貨,過年的氣氛越來越濃。因此,民諺有“過了臘八就是年”的說法,民歌也唱道:“小孩小孩你別饞,過了臘八就是年。臘八粥,喝幾天,瀝瀝拉拉二十三。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掃房子,二十五做豆腐,二十六煮煮肉,二十七殺年雞,二十八把面發,二十九蒸饅頭,三十晚上玩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

由此可見,臘八節已經從最初的宗教節日演變成為民間臘月年節習俗開始的象徵。

作者單位:首都師範大學歷史學院

編輯:湘 宇

校審:水 壽

中國歷史研究院官方訂閱號

歷史中國微信訂閱號

TAG: 臘日臘八八日臘八節為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