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大會上的康震,曾因解讀“野曠天低樹”引爭議,他真的錯了嗎?

在《中國詩詞大會》上,康震提到了孟浩然的《宿建德江》,把詩中名句“野曠天低樹”解釋為:因為視野特別開闊,感覺天比樹還要低,這樹反而到天上去了,月亮則離我們非常近。

詩詞大會上的康震,曾因解讀“野曠天低樹”引爭議,他真的錯了嗎?

最初得知這件事時,個人認為康震的解讀“雖不中,也不遠”。畢竟“詩無達詁”,中國古典詩詞的欣賞,主要靠激發讀者自身的聯想,達到感動的目的。所以你看到了什麼,它就是什麼。

《宿建德江》這首詩,是開元十八年(公元730年),孟浩然前往洛陽求官受挫之後,南遊浙中時寫下的作品。

《宿建德江》賞析

《宿建德江》——唐·孟浩然

移舟泊煙渚,日暮客愁新。

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

其實孟浩然在創作這首詩時,同時還寫下了一首《宿桐廬江寄廣陵舊遊》,詩云:

山暝聽猿愁,滄江急夜流。

風鳴兩岸葉,月照一孤舟。

建德非吾土,維揚憶舊遊。

還將兩行淚,遙寄海西頭。

從這首詩的內容我們可以看出,孟浩然當時的情緒是非常低落的。最初他因為王維,得到了一個機會同唐玄宗見面,以為可以出仕當官,一展長才。

詩詞大會上的康震,曾因解讀“野曠天低樹”引爭議,他真的錯了嗎?

卻不料因為寫了一首《歲暮歸南山》,得罪了唐玄宗,反而斷絕了仕途。本來是懷著豪情壯志來到長安的,失挫之後,孟浩然的情緒和思想都進入了一個迷茫、不知所措的狀態。

因此孟浩然沒有直接返回家鄉,而是獨自泛舟南遊。當他來到建德江時,就寫下了“野曠天低樹”的名句。其實這個句子對於經常進行戶外旅行的人來說,並不費解。

假如在某一個夜晚,你行走在一望無際的大草原上,遙望天邊的明月,就會發現它所處的位置,似乎比近處的樹要低。

所以看上去,“野曠天低樹”指的其實是因為平野曠莽,天穹低垂,所以顯得近處樹的位置反而比天還要高一些。

不過有人反駁說,

假如可以把“野曠天低樹”可以解釋成“樹比天還高”,那麼下一句“江清月近人”是不是要解釋成“江比月還要遠”呢?

詩詞大會上的康震,曾因解讀“野曠天低樹”引爭議,他真的錯了嗎?

答案是:可以。因為這就是孟浩然想要達到的藝術效果。天上的明月映照到水面上,作者看明月感覺離自己很近。

但是,為什麼會覺得“江”離自己很遠呢?有人會說,這是因為“江水清澈”,看不出水痕,所以孟浩然感覺“江”反而離自己更遠了。

事實上

,也有可能是因為孟浩然當時喝醉了。

孟浩然一生兩次在失意後南遊,先後寫下了至少三首詩歌。

除了《宿建德江》之外,《宿桐廬寄廣陵舊遊》、《早寒有懷》二首中都提到了思鄉流淚的場景

可見,孟浩然當時的情緒異常低落。

這裡需要說明的是——孟浩然是一個“酒鬼”。

李白在《寄孟浩然》的詩中曾提到,他“醉月頻中聖”,意思正是指他經常處於喝醉酒的狀態下。

詩詞大會上的康震,曾因解讀“野曠天低樹”引爭議,他真的錯了嗎?

一個感情豐富的人,在遭遇事業上的打擊後因情緒低落而“流淚”,此時還不借酒澆愁?如此一來,“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當中那些說不清楚的東西,還需要多作說明嗎?

一言以蔽之,孟浩然當時哭得稀里嘩啦,喝得一塌糊塗,所以當時他只是寫下了自己的“醉中所見”而已。

之所以說《宿建德江》後兩句是孟浩然喝高酒以後看到的,還有一個證據,那就是讓許多人困惑多年的詩中第一句——“移舟泊煙渚”。

我們都知道,“渚”指的是江中的小島。

而這個小島的位置是在如今浙江新安江的建德段,根據《宿桐廬寄廣陵舊遊》的標題判斷,更加確切的位置可能是“桐江”段。

新安江的江面寬度為100至350米左右,“桐江”作為其下游支流,江面更窄。那麼,孟浩然停舟的小島面積最大也不可能超過150平方米。

詩詞大會上的康震,曾因解讀“野曠天低樹”引爭議,他真的錯了嗎?

在如此一個巴掌小島上,是根本不可能看到“平野曠莽”,天穹低垂於地平線上的景象的。那麼,孟浩然是怎麼看到這樣的景象呢?自然是喝多了。

孟浩然之所以會寫下“野曠天低樹”二句,和李白寫“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是出於同一理由。如果認同這種解讀,那麼就很容易理解孟浩然在《宿建德江》中傳達的真意了。

因為失意、孤獨、寂寞,所以買舟南下,醉酒產生了幻覺。詩中寫“天”低於樹,是因為他想親近“天”;寫“月”近於“江”,是因為他想邀月作伴。

這是一首表現詩人寂寞孤獨,渴望與天、人相親的詩。它出彩的地方在於它,沒有像作者的另外兩首詩那樣,直接描寫內心的孤寂,全部透過外界景物的描寫傳達情感。

現在,讓我們再來回頭看一看康震的“樹反而到天上去了”的解讀,大家覺得到底有沒有問題呢?答案是:有一點。

詩詞大會上的康震,曾因解讀“野曠天低樹”引爭議,他真的錯了嗎?

首先,孟浩然在寫這句詩的時候,當時有可能真的看到——“樹反而到天上去了”的景象。

但是孟浩然寫的詩,並非是單純的醉酒後胡亂塗鴉。

他是藉著酒意激出靈感,再來進行創作。

酒醒之後,孟浩然還會進行修改。不然,他為什麼不直接寫“醉看天低樹”,非要在詩句前面加上“野曠”一詞呢?

有了“野曠”一詞,就可以拓展讀者對詩歌的想象空間,讓人自動聯想到身處於廣漠原野之上的感覺,這正是中國古典詩詞的絕妙之處。

如果照康震的解讀,這首詩就顯得過於淺露了。

另外,根據康震在《中國詩詞大會》節目中的解讀,看上去他也沒意識到:孟浩然後兩句詩寫的其實是自己的“醉中幻景”。

結語

趙昌平教授曾經說過:許多懂古典詩詞的專家,一般都不愛翻譯古詩,因為吃力不討好。古詩用詞精簡,內涵又過於豐富。一首詩往往可以有多種解讀,有的解讀還是南轅北轍的。

詩詞大會上的康震,曾因解讀“野曠天低樹”引爭議,他真的錯了嗎?

不過要想正確理解古詩想要傳達的內涵,也不是完全沒有辦法。學者們解讀古詩詞,通常會參考詩歌創作的時間、作者當時的經歷與情感狀態。這樣解讀古詩,比較有說服力。

“野曠天低樹”一般解讀為:因為平野遼闊,所以看上去天穹的位置比樹低。假如結合孟浩然當時失意孤獨的情緒狀態,把它解讀為作者“酒後產生幻覺,看到天比樹低”,也說得過去。

康震把它解讀為“樹反而到天上去了”,和第二種解讀有相似的地方。但他僅僅是從字面上在解讀古詩,並沒有結合作者當時所處的狀態去理解,所以很多網友聽了會覺得有點“荒唐”。

TAG: 孟浩然低樹解讀建德野曠天